欠发达地区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
2011-08-15陆远权何倩倩
陆远权 何倩倩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 400030)
欠发达地区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
陆远权 何倩倩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 400030)
鉴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与非均衡,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创新体系构建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中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区域创新产出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弱化、创新体系要素互动性不够等区域创新发展及体系上的诸多瓶颈与制约因素。基于对比分析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制度、创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吸收等方面提出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特征;路径;技术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中央与地方的科技力量有机结合,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这为加快推进我国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也使得我国的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成为热点。在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政府建设、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人才资源开发、中小企业发展、知识吸收能力等方面相对滞后,在区域创新产出、创新主体、创新体系要素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现状描述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西部欠发达地区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以期推动区域的创新与协调发展。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对于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国内外学者都有着自己的不同见解。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教授于 1992年最早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并与1996年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1]加拿大 Doloremx(2002,2003)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产生、利用和传播。[2]
国内对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一些观点仍具影响。顾新(2001)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3]王焕祥,孙斐(2008年)强调区域创新体系对区域内自主创新能力,竞争优势形成的推动作用。
笔者综合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国的某一区域内,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各有关主体(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并通过信息、技术等交流,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网络,合理配置地区资源,逐渐形成有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推动区域内各方面协调发展。
二、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与特征分析
(一)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虽然欠发达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体系还有诸多问题存在。
1.政府自身建设和社会管理落后
(1)政府自身建设方面:人员构成上,政府工作人员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还有待合理配置,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开发利用上,录用、选拔、培训、开发、激励等方面的措施还不成熟,尚未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效机制;决策方式上,“集中有余而民主不足”;工作设施上,办公自动化程度较低,电子政务建设滞后等。
(2)政府管理方式方法:法制化程度不足,人治现象突出;管理方法单一化,缺乏创新;对机关内部和社会的激励不足;政府与市场及社会的关系混乱,“错位”、“缺位”现象时有发生;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
(3)社会建设:城市失业人员和农村赋闲劳动力安置工作压力较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慢;惠及城乡的社会保障系统建设刚刚起步;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上相对滞后;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社会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社会矛盾突出。
(4)对外政策:许多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和现实管理过程中缺乏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存在盲目排外和地方保护的倾向。这种扶持应该迅速转化为对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否则盲目的排外将造成“诸侯经济”的形成,最终为市场潮流所抛弃。
2.高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较少
欠发达地区的科研院所数量上明显少于发达地区,分布上限于几个大中城市,科研人才断层现象凸显,科研体系不完备,设备更新不及时等;全员培训、终身培训、面向市场的技术培训等也尚未形成体系。高等学校呈现出数量少、层次低、发展慢、分散化、边缘化趋势等特点。
(1)地区分布: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分布呈现东多西少、大城市多小城市少等特点。据统计,截至2004年4月,全国普通高校共计719所,其中京沪苏鲁粤辽六省市高校总数为250所,占全国的 1/3,而西部地区除了四川高校数量较多(30所)之外,排在最后六位的全部为西部地区省市区,云贵渝陇琼青六省市区高校总数为71所,占全国比重尚不足1/10,且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内。
(2)办学层次:中西部地区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在 MBA、MPA、博士授予权,“211”,“985”建设序列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明显处于劣势。在2009年公布的112所“211”学校中,云贵甘等省区仅有 1所高校入围,而京沪两市共有34所高校获此殊荣,占全国总量的近三成。
另外,欠发达地区高校在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水平明显较低,人文与理工专业设置也存在失衡的问题。
3.人力资源短缺,且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人才培养方面:人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素质不高;当地高等学校在政策支持、队伍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困难较多,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艰巨;社会培训机构数量较少,培训开发体系尚未形成,技能培训无法适应社会需要;人才观念落后,保护人才、爱惜人才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2)人才吸收方面:首先,表现为本地人才严重外流。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出于现实利益和自我实现的考虑,不愿再回到贫困的家乡,而选择留在城市发展。其次,表现为外地人才不愿进入。欠发达地区规模型企业数量较少,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需求量少,而且各单位在工作条件、工作待遇、发展机遇等方面吸引力明显不足,缺少吸引外部人才进入的动力。
(3)人才开发利用:对人才的使用缺少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在录用、培训、考核、奖惩、开发等方面存在漏洞。地方政府和垄断性行业封闭性过强,有限的人才难以进入;论资排辈的奖励办法扼杀了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岗位内部、上下级之间关系不和谐,人才耗费现象突出;鼓励创新的制度不健全,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无法保证。
4.知识引进能力有所提升,但吸收能力不足
近年来,招商引资的浪潮席卷全国,上自国家经济特区、综合改革实验区、开放区,下到各省市的高新区,再到各县市的开发区,甚至乡镇级单位都纷纷圈地建设“开发区”。招商引资数量一度成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欠发达地区由于宽松的政策和较低的进入门槛,知识引进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但由于政府忽视了外来知识和本地企业之间的协调,当地吸收知识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仍然较低。在有利的发展环境下,不少企业获得了较快发展,而本地企业没有实现对创新知识的吸收,发展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外来知识对本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创新发展需建立在引进并吸收的基础之上。一味追求技术引进而忽视了消化吸收和转化,将难以实现“引进——模仿——追赶——超越”的发展要求,地方政府最终只能充当“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5.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滞后
各地区都重视对国有企业、规模企业的重点扶持,注重龙头企业、品牌产品的打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发展严重滞后,并随着政府政策的持续推行而面临日益边缘化的境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欠发达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却存在着政策支持力度不高、知识吸收能力不强、人力资源短缺、融资困难、与大型企业交流障碍等问题。因此,如何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保证弱势企业和弱势产业的跟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6.农村创新体系的构建尚未启动或水平很低
农村在欠发达地区的比重远远大于城镇,农村应成为欠发达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战场,农村创新发展的成绩是衡量构建成果的关键指标。
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主要集中于城镇地区,对于农村的重视程度不够,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后,我国的城乡统筹工作陆续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受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甚至有的地区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很多农村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教育水平的落后、人才的流失,更加阻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发展,更谈不上农村地区创新体系的建设。
(二)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的特征
综括现象与问题分析,中国欠发达区域的创新体系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投入与创新产出较低
欠发达地区的创新投入与发达地区差异较大。据统计,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投入强度超过1.00的有14个地区,多为经济发达的地区,而R&D投入强度最低的4个地区分别是广西、内蒙古、新疆、海南等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历史等原因,欠发达地区的很多省份的高等教育水平较低,而且相对较小的经济规模和较慢的经济发展速度使这些省份技术创新活动举步维艰,因此这些地区R&D投入规模都相对较弱。[4]
2.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欠发达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大中型企业,依然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技术开发机构,除少数较好的企业外,多数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不够,对研究开发还不够重视,技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缺少真正的自主创新。虽有一批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从总体上看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创新主体体系,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还不明显。
3.创新体系要素之间的互动机制尚未建立
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导向较弱,导致创新资源分散,系统要素运行效率低下。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尚未建立长期、稳定和紧密的合作和联系,系统要素之间的知识和技术的流动渠道不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有限的创新资源被大量浪费。政府各部门间面向创新系统的工作缺乏应有的协调。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发育不全、运行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引进外部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及科技管理咨询等服务的需求,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5]
三、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
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面临着:如何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压力下去“保护”好现有的创新能力?如何利用市场分割增加区域内创新行为更多的发生?如何逐步提高区域整体的创新层次以及如何使区域创新能力的改善持续化等问题?基于统筹考虑,欠发达地区应构建符合自身实际和区域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1.改善政府管理方式,提高其社会管理能力
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在区域战略制定、战略监控、战略调整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协调区域内各行为主体的活动,发挥纽带作用,体现其社会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带动当地实现以创新促发展。
政府要结合当地的综合情况,宏观上把握好具体区域的整体定位,微观上客观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整体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同时,欠发达地区政府必须要塑造守信的形象,吸引发达地区企业的投资与产业的转移,保障转入企业的合法权益。
2.结合本地实际,确立技术创新方向
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基础环境等方面和较为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盲目模仿其他地区既有的技术创新方式,而是要慎重确立技术创新方向,基于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适当的技术”,[6]而不能以高新技术为重点。通过不断积累和充实社会资本,为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创造条件。首先,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其次,对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的主导产业进行技术创新。
在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高等院校和行政部门之间构建长期合作的创新网络。首先,充分发挥地方区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建立;其次,通过地方政府公共科技政策的引导,实施地方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工程,改善地方区域科技创新条件;第三,促进生产企业研制开发应用型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形成地方区域特色和优势。
3.实施产业集群政策,重点发展中小型企业
为了提高产业集群的效用,在构建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欠发达地区应该结合城市群建设,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因势利导,发展以资源优势、主导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奠定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以培育“一地一品特色产业”[7]为突破口,重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在区域内部形成“块状”或“带状”经济。此外,还要做好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服务工作。
欠发达地区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重重。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欠发达地区应克服重“大”轻“小”,抓“大”放“小”的错误导向,在弄清本地各项资源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以强化本地优势企业的产业链为核心,利用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战略投资,有选择地加大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力度,[8]大力培养成长型企业和效益性企业,将大中小企业统筹起来。
4.建立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有利于创新的制度
首先,改革欠发达地区的科研体制与人事制度,促进欠发达地区现有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有利于地方区域科技人才成长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通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逐步形成开放、流动、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留住区域内人才,吸引区域外专家、学者。
其次,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与产权保护制度。将保护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有效手段,重点针对引进人才、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及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等方面,研究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措施,加强专利检索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手段促进技术创新。
5.保持欠发达地区现有知识引进能力,提升知识吸收能力
首先,对于处于区域创新体系核心地位的企业来说,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存量以奠定提升知识吸收能力的基础。同时,在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将提升吸收能力作为研发投资的一项主要目标,并增加R&D投入,以提高企业知识转换能力和利用能力。[9]其次,政府要创造良好的产业知识环境,通过建立工业园区,不断完善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为知识吸收能力战略的实施提供便利,并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学习和知识转移制度,引导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健康快速地发展。
6.注重农民在构建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我国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主体,既不是技术的投资者也不是研发者,而只是应用者。[10]农民只是被动获取信息,既无力也很少有可能去从事技术的研发和投资。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新知识、新经验,技术成果也难以推广到农村地区。
因此,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引导科技人才到农村,在科技、农民、农业和龙头企业之间建立一个直接联系的平台,建立起农民与市场的桥梁,提高农民创新的积极性和建立较好的客观环境,将农民纳入区域创新网络中。[11]
总之,欠发达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选择要建立在当地现实基础之上,对其他地区成功的模式不可盲目模仿。要真正构建出地方特色的创新体系,不仅要进行理论研究,而且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的重视与实际行动,因此要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的结合,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1]库克.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作用[M].伦敦:UCC出版社,1996.
[2]Doloreux: What we should know about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J].Technology in Society,2002,24(3):243-263.
[3]顾新.区域经济系统的内涵和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4]赵国党.关于我国区域 R&D投入规模的综合评价[J].技术与市场,2009(1).
[5]潘金刚.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及调整[J].商业时代,2009(1).
[6]蒋东仁.我国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方向、路径和战略重点[J].宏观管理,2005(4).
[7]林海平.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以内蒙古地区为例[J].科学社会主义,2007(2).
[8]张网成.区域创新体系建构中的西部中小企业创新[J].发展论坛,2008(3).
[9]陈瑜.ARMA模型在市域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应用——以泉州市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0]孟秋敏.论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J].甘肃金融,2007(3).
[11]刘源超,曹跃群,鲁皓.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责任编辑:朱 丹)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LU Yuan-quan HE Qian-qian
(The Trade and Administration School,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system’s construction in different areas has its own distinctiveness,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and unevennes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tween different areas. In the western underdeveloped region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bottlenecks and restraint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system, such as the low outpu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the weakening of enterprises’ subject status,the less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and so on. We can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system in the underdeveloped area,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he aspects including innovation subject, innovation institution,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cluster, knowledge assimilation.
underdeveloped area;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featur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knowledge assimilation
F127
A
1009-8135(2011)02-0048-04
2011-01-21
陆远权(1966-),男,重庆人,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教授,研究区域经济、人力资源。
何倩倩(1987-),女,山东临清人,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研究生,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