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11-08-15王孔敬
王孔敬
(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重庆万州 404100;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王孔敬
(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重庆万州 404100;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三峡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该区域有着许多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采取合理对策,加强对该区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三峡地区地处鄂、渝、陕、川、滇、黔、湘六省(市)交接处,是巴文化的重要活动区域,由于该区域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与华中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和移民通道,各种文化在此相交相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历史文化,积淀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此外,历史上,三峡地区相对闭塞,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小,演变过程比较缓慢,因而保留了较多古朴、原始的文化风貌,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集体无意识”得以世代相传;奇山异水极大地丰富了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三峡人的情感世界,激发起遐想无限的艺术灵感;历代名人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着乡村社会的集体记忆,刺激了本地民间文化艺术的演进,这些都为各种传统文化的滋长和传习提供了天然的生态环境。
三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数量多、类型广,而且历史久、影响大。口传历史、表演艺术、风俗习惯以及工艺竞技等等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性格,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广泛影响和重大贡献。
《华阳国志·巴志》载:“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代纣,前歌后舞’也。”巴人是否参加了武王伐纣可以另作别论,但世代劳作生息于三峡地区的各族人民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形成了共同的审美情趣,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适应多种审美需求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无形文化.则是确凿无疑的。作为现有人类文化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与物质形式的文化遗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它们共同加强了文化的认同感、多样性和创新性。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因此,保护和利用好三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当下文化资源价值,对于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分布
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1]显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两大类,一类指各种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含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另一类则是文化空间,即按照民间传统习惯定期举行的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庙会、歌野、传统节日庆典等,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三峡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使得该区域几乎拥有上述标准的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
现在,国际国内有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文物保护单位。如联合国组织评定的自然遗产名录、文化遗产名录、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内有国家、省、州、县文物保护单位,各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名城,古村落,古镇等等。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一些地方开始积极申报各级文化遗产。
2006年6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严名录》,共计518项,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三峡区域由湖北、重庆两省市申报的有19项入选。其中,湖北省宜昌市有7项,重庆市占12项。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其分布的空间范围来看,几乎遍及该区域的各个地方。
1.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湖北辖区的分布
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湖北辖区的主要是集中在宜昌市,总共有7项,它们分别是:①下堡坪民间故事(宜昌市的夷陵区,国家编号16Ⅰ—16);②青林寺谜语(宜都市,国家编导 3lI—31);③兴山民歌(湖北省兴山县,国家编号40 Ⅱ—9);④宜昌丝竹(宜昌市的夷陵区,国家编号78Ⅱ—47),⑤枝江民间吹打乐(湖北省枝江市,国家编号 79Ⅱ—48);⑥土家族撒叶尔嗬(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国家编号121Ⅲ—18);⑦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宜昌市的秭归县,国家编号 451Ⅹ—3)。同时,宜昌市被列入全国物质文化资源保护的6个综合性试点之一。
2.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庆辖区的分布
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庆市辖区范围内的总共有12项,它们分别是:①走马镇民间故事(九龙披区,国家编号 17Ⅰ—17);②石柱土家啰儿调(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国家编号46Ⅱ—15);③川江号子(重庆市,国家编号55Ⅱ—24);④南溪号子(黔江区,国家编号 56Ⅱ—25);⑤木洞山歌(巴南区,国家编号57Ⅱ—26);⑥吹打(接龙吹打,巴南区、金桥吹打,万盛区,国家编号83Ⅱ—52);⑦梁平癞子锣鼓(梁平县,国家编号 84Ⅱ—53);⑧龙舞(铜梁县,国家编号107Ⅲ—4);⑨川剧(重庆市,国家编号156Ⅳ—12);⑩灯戏(梁山灯戏,梁平县,国家编号221Ⅳ—77);Ⅺ:梁平木版年画(梁平县,国家编号309Ⅶ—l0);Ⅻ秀山花灯(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家编号499Ⅹ—51)。
(二)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按照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两类。
1.第一类
这一类是指各种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含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三峡地区符合这类标准的主要有:下堡坪民间故事(宜昌市的夷陵区,国家编号 16Ⅰ—16);青林寺谜语(宜都市,国家编导 3lⅠ—31);兴山民歌(湖北省兴山县,国家编号40Ⅱ—9);宜昌丝竹(宜昌市的夷陵区,国家编号 78Ⅱ—47),枝江民间吹打乐(湖北省枝江市,国家编号 79Ⅱ—48);土家族撒叶尔嗬(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国家编号 121Ⅲ—18);走马镇民间故事(九龙披区,国家编号 17Ⅰ—17);石柱土家啰儿调(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国家编号46Ⅱ—15);川江号子(重庆市,国家编号55Ⅱ—24);南溪号子(黔江区,国家编号56Ⅱ—25);木洞山歌(巴南区,国家编号57Ⅱ—26);吹打(接龙吹打,巴南区、金桥吹打,万盛区,国家编号83Ⅱ—52);梁平癞子锣鼓(梁平县,国家编号 84Ⅱ—53);龙舞(铜梁县,国家编号107Ⅲ—4);川剧(重庆市,国家编号156Ⅳ—12);灯戏(梁山灯戏,梁平县,国家编号221Ⅳ—77);梁平木版年画(梁平县,国家编号309Ⅶ—l0);秀山花灯(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家编号499Ⅹ—51)等18项。
2.第二类
这一类是指文化空间,即按照民间传统习惯定期举行的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庙会、歌圩、传统节日庆典等,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三峡地区符合这类标准的主要有:土家族撒叶尔嗬(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国家编号121Ⅲ—18)、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宜昌市的秭归县,国家编号 451Ⅹ—3)、龙舞(铜梁县,国家编号 107Ⅲ—4)、灯戏(梁山灯戏,梁平县,国家编号221Ⅳ—77)、秀山花灯(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家编号499Ⅹ—51)等5项。
二、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
三峡地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三峡人审美心理、审美活动的历史积淀,直接产生于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民众心理结构的一种外化形态,承载着普通民众的情感愿望、生活态度和价值信念,展示了本地区的民间生活原貌。人们在这一文化区域和地理环境中,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参与共同活动的相似体验,构成了文化风格上的亲和性。这种亲和性体现出三峡文化的气质和品格,并在漫长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多种富有特色的共同特征。
具体来讲,三峡区域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一)历史性与多元性
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历史性与多元性,是指民族文化资源的密集与交融。三峡地区自古以来多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现实地存在着土家族文化、苗族文化、侗族文化、白族文化、汉族文化,等等。各民族及其文化互融互渗,形成了本地区各民族文化多元、三峡区域文化一体的格局。
流行于重庆市及蜀、滇、黔、鄂等部分地区的川剧,是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等五种声腔。明末清初,昆曲、弋阳腔、陕西梆子、湖北汉调、微调等声腔流入四川,乾隆年间与当地的薅秧调、川江号子、地方小调、宗教音乐等逐渐融合,基本完成了外来声腔本土化的演变过程。辛亥革命前后,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及本土灯戏在同台演出过程中形成“五腔共和”的川剧,一直延续至今。在川剧6 000余个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中,不少是宋元商戏、元杂剧、明传奇与各种古老声腔剧种留存下来的经典剧目,也折射出这一本土化历程的投影。
重庆市九龙地区的走马镇流传的以“走马”(赶马)为职业的人群口头创作并传承的走马故事,从走马场建立于明末清初来看,它的产生形成至少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走马”人群独特的生活阅历和生活方式,带来走马故事讲述场合的多样性、故事构成的多源性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存性,蕴藏着驳杂的文化信息。
(二)乡土性与独特性
三峡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乡土性与独特性,例如,最能体现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峡民间歌谣,以其古朴清新的旋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令百姓信口而歌,使众多乐坛名家流连忘返。
就其音乐本质而沦,有以“调”命名的曲牌体民歌,如开门调、喇叭调、莲花调、花鼓调等;有以“板”或“腔”命名的板腔体民歌,如起板、赶板、煞板、高腔、平腔、苦腔、呀火腔等。就民歌的曲体形式而论,其结构形态有单曲体和联曲体之分。单曲体民歌在结构上多为单段体,形式短小;联曲体民歌则是有选择地把数个单曲体民歌连缀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联曲休腔调,曲牌在十几至几十个之间。依歌谣的内容和功利目的,则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以及游戏歌、事物歌、知识歌、绕口令等在内的儿歌,还有宗教歌以及各式灯调等诸多个五花八门的杂歌。劳动号子粗犷高亢、纯真朴实,山歌悠扬深远、自由即兴,田歌火热严谨、细腻奔放,性曲小调深情含蓄、优美甜蜜、风情歌诺悲喜有别、情与景合等等,都是既有体式特点,又极富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
三峡山民歌以四句或五句为一首的居多,有独唱、说唱、对唱、穿唱、缀句联唱,以及领唱帮腔、领唱齐唱等多种形式,以穿唱最有特色。
传唱在三峡地区又称“穿号子”(或川号子、鸳鸯号子),它由一首五字句的歌与一首七字句的歌交错、穿插,唱起来如像“穿花”,一人引唱两人穿唱,或男女二人引,众人穿。五字句的称为“号”(副歌),其内容与七字句的“歌”(正歌)有一定联系,在演唱中起帮腔、衬词的作用,以烘托气氛和强化主题。有的“穿号子”除了两首主要的“歌”和“号”,还附加有一大段唱词作为插部,形成一首相当庞大的歌曲,甚为别致有趣。[2]在大众传播媒介向乡村深入的21世纪,这里还盛行“喊山歌”(唱山歌)的传统。
(三)原生性与原创性
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民间生活的产物,具有原生性和原创性,是区域文化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部分。三峡是巴文化的发样地,楚文化的插篮。历史上无论巴人还是楚人,他们在为自己民族求生存、求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具备很高审美价值的原生态味道浓郁的地域文化。
盛载民俗风情的三峡民间特别是在巴人后裔——土家家族聚居区遗存更多。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木洞山歌,1999年被命名为“巴渝优秀民间艺术”,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的主体是被称为薅秧歌的禾籁。禾籁只在木洞及其周边地区流传,主要有高腔禾籁、矮腔禾籁、平腔禾籁、花禾籁和连八句等样式。木洞山歌儿调的曲词体式和曲调特征与唐代以来巴渝民间流传的竹枝歌颇为相似。早在1990年,木洞地区即被重庆市命名为“山歌之乡”。
现今仍流传在土家族群居地区的跳丧舞所表现出来的狂热宣泄特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巴民族注重情感自由表现的文化精神。嘹亮豪放的川江号子、机智乐观的民间故事、动作奔放的巴山舞,激越诙谐的薅草锣鼓,还有流溢巴楚余韵的哭嫁歌丧和俚语小调,等等,这诸多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所以能超越政体域界而历久弥新,其深层原因在于巴、楚文化的孕育,具有鲜明的原生性和原创性。
(四)共生性与浑融性
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的共生性与浑融性特征,是指三峡地区诸多相对独立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都保持着综合性艺术特征,歌、舞、乐、剧等多种传统艺术形式往往融于一体。
例如土家族的毛古斯既有舞蹈、又有戏剧,小间还有歌唱,三种艺术形式兼而用之。许多歌谣都随器乐伴奏、随舞蹈表演而唱,是由歌词与乐曲结合而成的同—体,是文学与音乐交融的产物。[3]秀山花灯流传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自治县,是一种集歌、舞、剧和民间吹打于一体的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秀山花灯起源于唐宋,有两人表演的单花灯、四人表演的双花灯、多人表演的群花灯,曲调有“正调”、“杂调”之分,打击乐曲牌有四十余个。花灯戏又名单边戏,有《花子醉酒》等三十多个剧目。秀山花灯表演从正月初二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十六以后叫“厚脸灯”。在长时期的表演中,形成了舞蹈性、歌唱性、戏剧性等特征。
三、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峡地区也不例外。一些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随意滥用、过度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进一步的清理与抢救性保护的现状,应引起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该项文化资源保护的管理制度建设
三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建立起严格的评审标准和科学认定方法,逐步形成国家级和省、市、县级代表作名录体系,并向社会公布,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区域内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保护试点单位,并明确其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力,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分类建立档案和数据系统。通过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域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体系。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保护
三峡地区的许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都濒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该项文化资源进行积极的保护。
湖北省宜昌市的做法就值得很好的借鉴和推广。2003年湖北省宜昌市在三峡地区内率先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分类建立档案和数据系统。通过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域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目前,已完成12个大项、70个子项、62个民族民间艺术种类、128名民族民间文化代表、2 470名民族民间艺人的普查建档工作。现已成形的视频数据总量达2.5T,图片数据量达到500G,文字数据达到2G,各县(市、区)采集数据近1.8T,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起“三峡·宜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特色数据库”。宜昌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6年6月9日,在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了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
(三)进一步加强对该项文化资源的民间艺人的登记和文化传承的保护
三峡地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许多都是靠民间艺人的口授和行为来进行传承,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下,随着这批民间艺人的去世,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该项文化资源的民间艺人的登记和文化传承的工作。
重庆市的某些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重庆市九龙地区的走马镇已采录到的民间故事目录达l0 900余个,全镇登记的民间故事家300余人,他们在传承该项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为了加强三峡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可以考虑在该区域的中小学的乡土教程中专门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聘请这些民间艺人作为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同时,应与该区域的各种高等院校进行通力合作,积极进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科学研究。
(四)进一步加强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资本化运作,实现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承保护的良性互动发展
三峡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多产生于民间,就主体而言,它具有不特定性的特点,反映了民间文化形式是某一民族的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创作、世代流传的无形的智力劳动成果,为地域全体成员共同拥有,有着强烈的参与性。因此,把握游客心态,构建观赏性、体验性、参与性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可活跃旅游文化生活、扩大产品影响,促进更多的人自发地学习和喜爱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
例如,2003年,长阳县的资丘镇举办的“长阳土家族撒叶儿嗬竞技大赛”,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巴东县派队参加,有2万多人观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应。另外,三峡地区的其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诸如端午节、秀山花灯等可以考虑以长江三峡这个国际旅游资源为依托,建立机制化的花灯文化节、端午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并结合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大力进行旅游开发,真正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R].2005.
[2]曹诗图.三峡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
[3]李虎.重庆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及特征[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
(责任编辑:于开红)
On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WANG Kong-jing
(The Department of Ethnolog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Wanzhou 404100, Chongqing;Economics School,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eijing 100081, China )
The Three Gorges areas due to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region has a number of important state-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refore, to take reasonabl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region, state-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Three Gorges area;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of protection
A
1009-8135(2011)02-0027-05
2011-01-25
王孔敬(1973-),男,重庆奉节人,中央民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重庆三峡学院讲师。
本文系 2009年度重庆市哲学社会规划项目“重庆三峡库区社会问题综合治理与社会稳定建设研究”(2009WT1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