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诗谱》复音词札记

2011-08-15张起季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文句毛诗大词典

张起季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

东汉经学家郑玄一生著述颇丰,完整留存至今的尚有《毛诗笺》、“三礼注”等,已经亡佚的《六艺论》、《周易注》、《三礼目录》、《驳五经异议》、《箴膏肓》、《郑志》等多种著作也陆续有后世学者的辑本。《毛诗谱》是郑玄的重要《诗经》学著作,曾经深刻影响着历代一般阅读者和学者对于《诗经》篇章的理解与阐释。然郑玄《毛诗谱》原本三卷至迟在北宋时代已经亡佚,幸赖唐孔颖达采其文字部分入《毛诗正义》,故《毛诗谱》文字部分得以留存至今。近年,郑玄的《毛诗笺》、“三礼注”之注释语言作为研究汉末语言的重要语料逐渐为学界重视,并已经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但相对连贯,更能反映语言时代面貌的《毛诗谱》文字部分(按,以下简称《毛诗谱》为《谱》)的语言研究论文尚付阙如。《毛诗谱》自宋代以来曾有若干种辑本,然诸家之文字部分实际皆源于《毛诗正义》。本文所列《毛诗谱》文句遂以《正义》为准。

一、各于其党,则为法者彰显,为戒者著明。(《诗谱序》)

“彰显”一词《汉语大词典》有两个义项:1.指昭著的事实。《逸周书·克殷》:“殷末孙受德,迷先成汤之明,侮灭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彰显闻于昊天上帝。”2.显赫。明颜广烈《<颜氏家训>序》:“自是而后,历宋而元,仕籍虽不乏,彰显不逮前,岂非《家训》失传之故欤?”按:《汉语大词典》第二个义项书证偏晚。彰显作为形容词(或由形容词临时活用为动词)由汉代至于宋元皆有用例。上列《诗谱序》文句即其例。又《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孔颖达疏:“故君子慎其独也者,以其隐微之处,恐其罪恶彰显,故君子之人恒慎其独居。言虽曰独居,能谨慎守道也。”[1][3582]又《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伪孔传:“玄,天色。禹功尽加于四海,故尧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1][323]又洪迈《夷坚志》:“愿龙君慈仁,亟下甘泽,当肇建祠宇,岁时奉祀,以彰显大神之威灵。”[2][619]又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潜夫论”条:“隐居著书三十六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彰显其名,故号曰潜夫。”[3][440]

二、至于太王、王季,克堪顾天,文武之徳,光熙前绪。(《诗谱序》)

“光熙”一词《汉语大词典》有两个义项:1.光明。《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德教光熙,九服慕义。”2.光大。《南齐书·皇后传赞》:“缲盆献种,罔非耕织,佩管晨兴,与子同事,可以光熙阃业,作俪公侯。”按:《汉语大词典》第二个义项书证偏晚,上列《诗谱序》文句即其例。

三、本之,由此风雅而来,故皆録之,谓之诗之正经。(《诗谱序》)

“正经”本谓《国风》、《小雅》、《大雅》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即《国风》之中系属于文王和武王的篇章,《小雅》《大雅》中系属于文王、武王、成王的篇章。以上所列《诗谱序》文句即其例。又《周南召南谱》:“乃弃其余,谓此为风之正经。”又《周南召南谱》:“周南、召南之诗,为风之正经。”又《小大雅谱》:“传曰:‘文王基之,武王凿之,周公内之。’谓其道同,终始相成,比而合之,故《大雅》十八篇、《小雅》十六篇为正经。”按,《汉语大词典》“正经”计六个义项,其第一个义项为名词,“指儒家经典,以别于诸子百家之书”,引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和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凡此数事,语异正经,其书近出,世人多不信也”为例,其它五个义项皆为形容词。“指儒家经典,以别于诸子百家之书”实际上是“《诗经》《国风》、《小雅》与《大雅》的篇章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引申义。

四、今属右扶风美阳县,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周召南谱》)

“险阻”一词《汉语大词典》有三个义项,其第二个义项为“险要”,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霜那国》“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以险阻,两傍石壁,其色如铁”为例。按,“险阻”用作形容词,表示“险要”之意,在两汉文献中已见用例,以上《周召南谱》文句即其例。又《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嚣复上言白水险阻,栈阁絶败。”[4][526]又《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兵马掾严授谏曰:‘前道险阻,贼埶难量,宜且结营,先令轻骑侦视之。’”[4][2986]《汉语大词典》书证偏晚。

五、陈诸侯之诗者,将以知其缺失,省方设教为黜陟。(《周召南谱》)

“缺失”一词《汉语大词典》释为“缺陷,失误”,第一引例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大凡人情,专有一件古怪心理:热落时节,便有缺失之处,只管看出好来”。按,《汉语大词典》书证甚迟,“缺失”一词至迟在东汉已经出现,以上所列《周召南谱》文句即其例。又,《论衡·感类篇》:“圣人纯完,行无缺失矣,何自责有五过?”[5](786)

六、故作者各有所伤,从其国本而异之,为邶墉卫之诗焉。(《邶墉卫谱》)

“国本”,《汉语大词典》列有三个义项:1.立国的基础;2.古代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3.指国家藏本。核之《谱文》语境,俱扞格。按,此处“国本”疑当作“本国”。“本国”谓故国、本来之国。梳理《谱》文脉络,郑氏认为成王杀武庚后,于“三监”故地复建诸侯,本为邶、墉、卫三国,后邶、墉二国为卫国所兼并。[6](66-68)故邶、墉、卫之风虽皆系属于卫君,但编排和定名上还是有所区分。又,陆德明《毛诗音义》“柏舟第三”条引郑玄语:“作者各有所伤,从其本国而异之,故有邶墉卫之诗焉。”[7](129)陆氏所引当即《毛诗谱》文句,其“国本”正作“本国”。

七、君以成周之众奉辞罚罪无不克矣。(《郑谱》)

“奉辞”一词《汉语大词典》第一义项为“谓奉君主之正辞”,引三国魏钟会《檄蜀文》“今镇西奉辞衔命,摄统戎车”、晋卢谌《览古》诗“奉辞驰出境,伏轼径入关”和《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诸镇有不从者,请奉辞伐之”为例。按,《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奉辞作为偏正式复合词出现很早,至少在东汉时代已经使用。以上《郑谱》文句即其例。又《汉书·地理志》:“君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亡不克矣。”[5](1652)

八、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唐谱》)

“故墟”一词《汉语大词典》列义项二:1.遗址;废墟。《后汉书·冯衍传下》:“忠臣过故墟而歔欷,孝子入旧室而哀叹。”宋陈师道《秦少游字序》:“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効至计,以行天诛,回 幽夏之故墟,吊唐晋之遗人,流声无穷,为计不朽,岂不伟哉!”清刘大櫆《吴君墓志铭》:“经子推之故墟,吊公孙杵臼之遗躅。”2.荒芜的田地;休闲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麻》:“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石声汉注:“本书所谓‘故墟’,是指种植过而现在休闲的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地不厌良,故墟弥善。”今按,考《现代汉语词典》,“遗址,毁坏的年代较久的建筑物所在的地方”[8](1608),“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8](397)。以遗址、废墟释故墟于义未安。故有旧义。《楚辞·招魂》“酎饮尽欢,乐先故些”王逸注:“故,旧也。”[9][213]《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赵岐注:“故者,旧也。”[1][5827]《左传·昭公三年》“丰氏故主韩氏”杜预注:“故,犹旧也”。[1](4412)《左传·昭公十三年》“蔓成然故事蔡公”杜预注同前。[1](4492)墟有旧居义。《广雅·释诂二》:“墟,凥也。”[9](51)按,《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李善注引《广雅》作“居”。王念孙疏证:“居,《方言》、《说文》、《广雅》作凥,经传皆作居。古字假借耳。”[9](51)是墟有居义。王氏又云:“虚与墟同……丘、墟皆故所居之地,若传称帝邱、商邱、夏虚、殷虚、少皞之虚、祝融之虚、颛顼之虚之类,皆是也。”[9](51)故墟本为偏正式复合词,其义为旧时所居之地。以上所列《唐谱》文句之“故墟”即此义。而《汉语大词典》第一义项所引多例亦皆此义。又《齐谱》“齐者,古少皥之世爽鸠氏之墟”、《陈谱》“陈者,太皥虙戏氏之墟”、《桧谱》“桧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鲁颂谱》“鲁者,少昊挚之墟也”,此类“墟”字皆当释为“旧时所居”。

九、成侯曾孙僖侯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唐谱》)

“爱物”一词《汉语大词典》列义项二:1.爱护万物;2.心爱的东西。按,《汉语大词典》所列义项不全。爱除怜爱、爱护外,又有吝惜义。《国语·鲁语上》“人其以子为爱”韦昭注:“爱,吝也。”[10][173]《孟子·梁惠王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赵岐注:“爱,啬也。”[1](5808)物除指万物外,又指财物。《左传·宣公十四年》“聘而献物”杜预注:“物,玉帛皮币也。”[1](4094)《庄子·达生》“养形必先之以物”成玄英疏:“物者,谓资货衣食,旦夕所需。”[11](631)故爱物又谓吝惜财物,以上《秦谱》文句即其例。

[1]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宋]洪迈.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冯浩菲.郑氏诗谱订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唐]陆德明撰,黄焯汇校.经典释文汇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汉]王逸章句,[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猜你喜欢

文句毛诗大词典
安大简《诗经》虚词异文考略
用关键文句展示作文的思维层次——以“八省联考”卷作文“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为例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敦煌写本《文选》李善注引《毛诗》考异
用灿烂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毛诗》与三家《诗》异同研究综述
文本中心,深度解读
《新论》词语释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之义项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