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向
2011-08-15韩风春
韩风春
(福建省莆田市委党校;福建省莆田市行政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
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向
韩风春
(福建省莆田市委党校;福建省莆田市行政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
在建设库区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实现库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百万移民的安稳致富,是库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文章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方向,以期有助于构建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库区。
三峡库区;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建设
一、序 言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二)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库区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三峡工程运行及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功能的发挥,涉及三峡库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诸多领域,包括水库综合调度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环境质量与安全等各个方面。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库区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根本上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持续发挥。
2.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种种原因,历史欠账较多,目前经济发展较湖北省、重庆市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如何实现三峡库区跨越式发展,尽快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移民安稳致富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发展观,谋划好库区后续工作规划,构建移民安稳致富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合理的水电工程效益分享机制,建立移民利益表达、平等协商和矛盾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维护好广大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移民在经济上享受应有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平等地位,构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和谐稳定的新型库区。
3.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库区生态安全,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大自然整体运行的宏观视野全面审视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既要考虑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提高库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缓解水库上游及库区经济发展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的压力,保护水库水质及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确保库区生态安全、实现长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促进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建设的现实需要。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如重庆库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占重庆市的一半,可GDP总量仅占全市的30%。重庆市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库区。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优化库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库区城集镇建设,这将有利于加快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使之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并对加快湖北库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三峡库区生态压力严重
1.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薄弱。长期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忽略了对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的教育,导致人们普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至于为了经济发展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在全国屡见不鲜。在三峡库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绝大部分区县属于省级贫困县,有的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发展库区经济,增加人均收入,导致了库区生态环境破坏相当严重。库区公众生态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库区很多领导干部缺乏生态保护的执政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很少顾及库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二是库区民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难以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生态环境承载力压力大。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生态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库区较大的人口规模。截止2009年底,库区的平均人口密度为302人/平方公里,库区生态屏障区更是高达400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平均138人/平方公里的水平,而绝大部分人口都分布在沿江狭长地带上,给库区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由人口问题所产生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以及船舶污染尤其严重,其中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长期居高不下,致使库区水质遭到严重破坏,水华现象频繁发生。另外,过多的人口也导致了库区人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均耕地仅为0.85亩,其中25°以上的坡地又占了约64.1%的土地面积,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山区,由于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和库区蓄水,使库区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3.地质灾害频发,生态脆弱。长江三峡库区自然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容量有限,暴雨、洪水频繁,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三峡大坝的兴建和百万移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地质环境的平衡状态,,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由于水位的提高,进一步诱发了库岸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库区局部房屋、土地以及局部专业设施造成了损毁。2009年,仅重庆市奉节新县城的 23平方公里内,就有54处滑坡、300多处高边坡,全县已经调查的灾害点已经超过800处。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从小到大,我看过许多课外读物,有充满童真的《安徒生童话》,有百看不厌的《三毛流浪记》,有现代流行的玄幻小说《斗罗大陆》,还有科普类的《昆虫记》等等。从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了许多的乐趣!
4.消落带的治理工作压力大。三峡水库的重要目的在于防洪和发电,为了实现这两个目的,需要在冬季时蓄水达175米,在夏季是又将水位下降至145米,由此便会形成一条高30米,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的消落带。由于水位的下降,导致各种污染物滞留在库区两岸的消落带,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容易导致病菌、寄生虫和蚊蝇的滋生,诱发疾病的产生和流行。更为严重的,前一年沉淀下来的污染物,随着水位的回升,又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周而复始地破坏库区生态环境。
(二)三峡库区生态破坏严重
1.水质破坏严重。水安全和水的持续利用对库区,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三峡水库水体的流动性较差,污染物难以扩散降解,从而导致污染物大量、长期聚集在库区,使库区水质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库区支流回水区的水质大多属于轻度至中度富营养化水平,个别支流属于重营养化水平,危及到了附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10》显示,2009年,回水区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断面比例月平均值为35.16%,高出非回水区约22.1个百分点。巫山县境内3条主要一级支流在蓄水后都发生过“水华”;大宁河自2003年9月以来累计发生“水华”30多次。
2.农村面源污染严重。三峡库区的环境污染有一半以上是由农村面源污染造成的,主要表现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和农药、化肥污染,以及大量乡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2009年,三峡库区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23亿吨,比2008年增加了0.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增加了0.11万吨,氨氮排放量增加了0.37万吨。
3.水土流失严重。三峡库区土地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库区土地侵蚀区面积占总面积约88%,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约 82.9%,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库区年入江泥沙总量为 3826万吨,平均输沙模数为713吨/平方公里·年。[2](6-7)近年来,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库区森林覆盖率由1950年代的26%下降到17%,临江地带只有5%左右,更加剧了水土的流失。
4.一些物种在库区濒临灭绝。传统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使库区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而导致库区的野生动物种群由森林群落型演变为草灌群落型,一些野生动物,如虎、豹、鹰等在库区已濒于绝迹。同时,由于三峡水库蓄水的影响,一些珍稀植物,如荷叶铁线蕨、中华蚊母、川柿、南川木菠萝、金佛山兰等,也已在库区濒临灭绝。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是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是在批判和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在深入思考和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的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最终出路。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辩证统一的关系。(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自然界是先于人而存在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具有客观性。“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374-375)“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56-57)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即使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类通过劳动来改造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否则人就不能作为一种存在物而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言,“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5](42)但是,马克思恩格斯都反对将自然界作为人类的敌人来看待,人类必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同时,采用科学技术来处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恩格斯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能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6](519)(3)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马克思说“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7](541)尽管人类可以有意识的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但人类只能按照自然界的特有规律来指导这一创造,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人类都不可能脱离自然、超越自然、凌驾于自然界之上。正如恩格斯强调的:“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8](243)在历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和小亚细亚等地的先民为垦荒而滥发森林,从而使古文明遭受灾难的事实之后,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6](519)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19世纪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工业文明使整个世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界的无休止攫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反自然性,给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资本对自然界的统治征服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从而造成了对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制约。马克思根据西欧和北美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一个国家,例如北美合众国,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9](579-580)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惜动用一切手段毫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矛盾的加剧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使有限的自然资源更趋紧张。而自然资源的日趋紧张、短缺,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纷争,这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仅损害了当代人的利益,更影响到后代人的发展。
3.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最终出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认为生态问题实在是是社会制度问题,因此只有对社会制度进行彻底的变革,消灭私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消除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而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0](158)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是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他们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以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逻辑起点,从战略高度揭示了自然与人、人与人、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三峡库区生态问题的重要工具,是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为“把三峡库区建成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提供了哲学依据。2009年初《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三峡库区建成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对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明确定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库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须正确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对库区生态屏障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只有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正确、全面地认识和对待在工程建设、移民搬迁、库区建设和生态保护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的关系,正确定位人在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库区的可持续发展。
2.为缓解当前三峡库区的生态问题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第一次为人类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异化的、对立的,要实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必须改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显然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还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落后的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更为紧迫,从而导致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紧张。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出发,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以建设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为任务,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稳定的新库区。
3.为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三峡大坝建成、移民搬迁任务完成以后,库区面临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移民后期扶持问题。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过巨大牺牲的三峡移民能够实现由“搬得出”到“能致富”的转变,既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为实现库区移民“能致富”的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破除传统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调整现有产业布局,发展有利于库区生态和经济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方向
三峡库区特殊的地理、气候、人文环境和三峡水库的建成,使生态问题成了当前三峡库区最重要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出发,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库区当前的生态问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库区。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需以树立人们的科学生态观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人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人要不断变革自己的世界观,使之符合自然的发展。“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11](329)因此,进行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使之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和自然、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系统关联之中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人类如果割裂这种整体性和关联性,就会造成环境问题。强化生态文明意识的途径主要是靠广泛的媒介宣传,包括网络的宣传、电视广播传媒的宣传、有关的普及活动的影响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教育的宣传,要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可以开设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科目,从小学教育抓起,不断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强化。
(二)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需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
技术创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早有论述,他们认为技术创新不仅改变了商品的价值,而且也会改变对废弃物的处理,减少废物的排放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他们看来,“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肥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5](698-699)在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由于库区生态的脆弱性、敏感性和重要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是研发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污染物处理技术、生物医药加工技术以及清洁能源技术,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无污染、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
(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需加强社会制度的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为了榨取最大的剩余价值必然会加强对自然界的掠夺,从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异化。为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即是进行社会制度变革,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按照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表述,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为社会主义社会,而我国当前又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远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为此,生态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这种问题又多发在经济发展落后、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如三峡库区。因此,在像三峡库区这样的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社会制度方面的创新,加强立法制度建设。中央政府作为法律制度的创建者,在明确三峡库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地位的同时,需要制定有关库区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而库区地方政府则应该在国家大的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加强地方生态保护立法,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法律。
(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需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撑
政府部门需从政府职能的角度,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更周到的服务。
1.从移民的角度看,三峡库区因三峡工程建设产生的移民就多达百万余人,同时由于库区生态原因而需要迁移的人口还有五百万之众,[12]需要政府:第一,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建设,为移民创造生活空间;第二,加强库区产业发展,扶持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帮扶力度,为移民创造就业空间;第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增加对养老、医疗等的资金倾斜力度,为移民创造享受空间。
2.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三峡库区当前最大的产业问题莫过于产业空心化,需要政府:第一,继续加强对外交流,争取更多的外来企业来库区投资办厂,加大输血力度;第二,加强自身的造血能力,从资金扶持、人才培养、市场建设、配套服务等方面加强对本地区产业的扶持力度;第三,从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制定适当的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发展库区旅游业、生态农业和环保型工业等,拒绝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三高一低”企业在库区投资办厂。
[1]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建设研讨班上的讲话[C]//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梁福庆,段跃芳,朱艳群.运用循环经济促进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院士建议三峡库区生态移民500万[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09-12/03071863351 7.shtml.
The Theoretic and Practice Direction of the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ree Georges Reservoir Area
HAN Feng-chun
(CPC Putian Muniipal Party Committee School; Putian Administrative School, Putian 351100, Fujian)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Three Georges Reservoir Area shall fulfill the missions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millions of immigr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economic civilization. This article,within the concept of Marx and Engels’s Economic Civilization, expounds on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virtuous circle and dialectical unity of human and nature. Also within this concept, it proposes the direction of the ecologic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ree Georges Reservoir Area, with the hope of building a new resource-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reservoir area.
Three Georges Reservoir Area;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X506
A
1009-8135(2011)06-0001-06
2011-05-13
韩风春(1962-),男,福建莆田人,福建省莆田市委党校、莆田市行政学院理论研究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于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