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奉承语的顺应性研究
2011-08-15李婧
李婧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汾阳,032200)
汉语奉承语的顺应性研究
李婧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汾阳,032200)
奉承是人际交往中频繁使用的一种言语行为,涉及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目前对奉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界,本文在明确给出奉承语的基础上,试图从语用学顺应理论的视角对汉语奉承语进行研究,认为汉语奉承语作为一种策略性的言语行为,是语言选择的结果,是顺应的产物。
汉语奉承语;顺应论;语言选择
奉承是人际交往中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言语行为。在众多的言语行为中,语言学家对诸如感谢、批评、抱怨、恭维、道歉等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但对奉承性言语行为,尤其是对汉语的奉承语的研究却为之甚少,虽然孔子两千多年前就对奉承大加批判,斥之为“巧言令色”,但奉承性言语行为是人们之间交往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比如同事之间、熟人之间,甚至是家人之间经常用好听的话来恭维彼此,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本文旨在对汉语奉承语的语料进行分析,从顺应论的视角深入考察汉语中的奉承语,以求从不同角度探讨奉承这一言语行为。
《现代汉语词典》定义奉承为:用好听的话恭维别人,向人讨好。奉承在中国民间的通俗话为“拍马屁”,意即阿谀奉承,吹捧他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违心地抬高他人,贬低自己;不惜卑躬屈膝,迎合他人。Michael Eldred认为奉承是过度或虚伪地称赞或恭维的一种行为,以满足某人的虚荣心或自尊心,使其达到自我满足,并使他感到受到别人的尊敬。[1]此解释基本概括英语词典中“flattery”的释义,都含有虚伪的意思。结合以上定义,笔者认为奉承语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怀有从其中得到某种好处或实现个人目的期望,而故意迎合听话人,对听话人做出的过度或虚伪的“积极的”评价。
一、汉语奉承语研究的不同方向
修辞学对奉承研究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奉承者有悖于卑躬屈膝者,前者有一定的动机,后者则没有,所以奉承是策略性的。英国作家培根(1983)的《论赞誉》中把对别人才德的表扬者看作是谄谀者,而虚荣是所有谄谀的根源所在。罗马作家普鲁塔克(1969)论述了五种区分朋友和奉承者的方法,但此方法有点绝对,从中否认了表扬的成分。修辞学对奉承的研究重在研究说话人的言语,而没有具体到说话人的心理世界。
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在1955年提出印象管理(又称自我呈现),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根据印象管理理论,Schlenker认为有两种主要的动机控制着自我呈现,其中之一是目的性的——我们尽力愉快地展示自己的好品质,以便别人喜欢我们,即所谓的奉承。[2]Jones and Pittman确认了五种自我呈现的策略,其中第一种也是奉迎。认为奉承是一种策略性行为,奉承者的目的是讨别人的喜欢,[3]这就涉及到诚实地恭维或奉承他人,也会涉及到赞同他人的观点,从而呈现令别人喜欢的自我形象。社会心理学认为奉承是印象管理的一种策略,为的是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理想的形象。
语用学方面近年内有学者在研究恭维语时涉及到奉承语,如王晓燕认为在中国文化中,故意的恭维别人即成奉承。在某种意义上表扬和恭维有一定的重叠,恭维肯定是表扬,但表扬不一定是恭维,而奉承也可看作是带有目的性的恭维。[4]叶慧认为阿谀奉承类虚假言语行为使用的显性言语功能是恭维言语功能,但我们不能因此将阿谀奉承行为与恭维言语行为等同起来,因为恭维言语行为所提供的是真实信息,表达的是发话者真实的感情,而阿谀奉承是一种虚假言语行为,其发话者通过恭维言语功能来输出假信息。[5]任立琴用礼貌原则,以和珅为例系统性的研究汉语的奉承语,重在分析了汉语奉承语的语言实现手段,并没有具体分析人们实施奉承言语行为的原因。[6]
本文通过搜集日常交际、电视和文学作品中的奉承语作为语料,研究奉承语是如何顺应语境融合下的语言结构语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从而实现这一动态过程的。具体分析了人们实施奉承言语行为的原因及不同策略,以及如何顺应各种语境因素进行奉承,以实现他们的交际目的。
二、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
Verschueren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语用学的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驱动下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的选择(Verschueren,2000:55)。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沟通过程中连续做出恰当的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的三个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这三个概念构建了整个顺应理论的框架。变异性指的是语言限定选择的可能范围。这一概念说明选择的可能范围不是静态的、稳定的现象,而总是变动着的。商讨性指的是选择不是机械的,也不是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形式——功能的关系做出的,而是根据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原则和策略做出的(Verschueren,2000:59)。顺应性指的是使人们得以从一系列范围不定的可能性中做出商讨性的语言选
择,以便逼近交际需要达到的满意微点(Verschueren,2000:61)。
三、奉承语研究的顺应性
正如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性理论中所讲的,使用语言必须包含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不论其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论是出于语言没补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这些选择可以出现在语言形式的任何一个层面上:语音的、形态的、句法的、词汇的和语义的(Verschueren,2000:55)。奉承语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结果,首先语言使用者选择一个语言或语言变体,然后进一步在已选择的语言或语言变体内选择具体的词或短语来构建句子或语篇。另外在口语中,交际者还必须选择恰当的语音语调。
说话人选择的除形式外,还选择策略,所以言语行为可以通过各种语言形式来实现。交际者在某些语境下选择奉承语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因此,奉承可看作是一种交际策略,体现着目的性和意识性。
四、汉语奉承语作为顺应的实现
根据语言顺应理论,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要进行语言选择是为了顺应语境相关成分,从而实现或接近某个具体的交际目的。其中交际语境的要素包括: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Verschueren,2000:87),在此我们主要讨论后两者。
(一)顺应心理世界
语言互动是心理与心理之间的交流,当交际者在进行语言选择时,他们或多或少会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Verschueren,2000:87)。正如话语需要和发话人的心理世界构成相互顺应一样,做出的选择要和发话人对释话人心理世界情形的评价构成顺应。对释话人的个性特征、情感投入、信念系统等都对发话人的语言选择有影响(Verschueren,2000:89)。所以发话人的话语选择也会受到释话人的心理世界的影响,汉语奉承语的选择大多是为了顺应以上所提到的心理因素。例如:
例1:(达尔文被邀赴宴,恰好和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士并排坐在一起)
“达尔文先生”,坐在旁边的这位美人带着戏谑的口吻向科学家提出疑问,“听说你断言,人类是由猴子变来的。我也是属于你的论断之列吗?”
“那当然喽!”达尔文看了她一眼,彬彬有礼地答道。“不过,您不是由普通猴子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迷人的猴子变来的。”
人人皆知猴子的相貌不怎么样,年轻美貌的女士一方面不相信自己是猴子变来的,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美貌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巧妙的回答既迎合了女士的心理,奉承了女士之美,又没有否认自己的论断。
例2:(狐狸在树下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狐狸馋涎欲滴,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狐狸: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
狐狸:(赔着笑脸)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乌鸦:(看了狐狸一眼)……
狐狸: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远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狐狸和乌鸦》狐狸为了顺应自己想得到乌鸦嘴里的那块肉的动机,它采取了奉承乌鸦的交际策略,乌鸦听了非常得意:“说我嗓子好,爱听我唱歌的惟独只有你狐狸”,就高兴地唱了起来。刚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狐狸当然是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
例3:(一位中年妇女在试穿一件时尚但不是很适合她的女装)
女店员:这件衣服是最新的款式,您穿上既显得您年轻时尚,又显您的身材,还很适合您的肤色。
女顾客:真的吗?我担心它太过时尚而不适合我,是不是有点孩子气?
女店员:怎么会呢?这件衣服穿在您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多有气质,再说打扮年轻点多好呢!
女顾客:那我就买了(乐滋滋的)。
女店员一方面顺应女性的心理——喜欢别人说自己年轻时尚,有气质;另一方面,尽管女店员也注意到了此款衣服不适合顾客穿,但为了顺应自己想出售衣服的心理动机,极力奉承女顾客,以说服她购买成功。
(二)顺应社交世界
从原则上来说,和语言选择构成相互适应的社会因素的范围是无限的。其中大多数因素和社会场景或公共制度存在性质上的联系。在这些场景和公共制度之内,许多语言选择都取决于从属与权威或者权位与亲和这类关系。社会场景和公共制度还给某些类型的语言性行为的实施方式或那些人有权实施这些行为规定了各种原则和规则,甚至规定了某些行为在某些情况下的“可实施性”(Verschueren,2000:91)。因此,当发话人在实施奉承策略时,必须把社会场景和公共制度考虑在内,比如说社会地位和权力等,因为这些因素在社会交际中十分重要。
1.顺应权力与社会地位
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社会地位决定着上下级之间的不同关系,从而影响着人们彼此之间的说话方式,尤其是下级,他们不得不考虑说什么合适、怎样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处于下级位置的说话人总是想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奉承上级,来表达他们的强烈情感,同时也显示自己对听话人的尊敬,所以奉承的目的是赢得对方的喜欢。
例4:(晋武帝登基时,测字摸到个“一”字,很不高兴,“点”太小了)
侍中裴楷进言道:“陛下,这个‘一’摸得好,是大吉兆。因为天得一则清,地得一则宁,君王得一则天下忠。”
此例中,侍中裴楷非常熟悉晋武帝的脾性,他的言语顺应新皇帝的权力,所以直拍得晋武帝转忧为喜,而这个侍中裴楷也在新皇帝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例5:(林黛玉到贾府时,王熙凤第一次亮相,王熙凤一出场就不同凡响,对林黛玉的亲热程度超过他人)
她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先把黛玉夸奖一番:“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红楼梦》第三回
王熙凤知道贾母“天天嘴里的心里的放不下”,是十分疼爱黛玉的,所以上面几句话,与其说是赞扬林黛玉,不如说是奉承老太太,顺应老太太的权力与社会地位,以赢得老太太的喜欢。
2.顺应中国传统文化
Verschueren(2000)认为文化及其生发出来的规范和价值观,一直都是语用学文献中最能反映社交世界与语言选择的关系的成分(Verschueren,2000:92)。中国传统文化中,奉承是生存的一种手段,是达到目的的一种谋略,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技巧。因为人总是喜欢别人奉承的,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于是,逢女夸气质,遇男赞有才,见官捧魄力,碰商说头脑便成了一种文化。
例6:(小王陪新任职不久的领导吃饭)
小王:……“主任,我这个人虽然平时话多,但是我从来不喜欢评人,但是我接触的干部也不少,远的就不说了,就说我们单位的干部,要说在办事能力和人际交往上面,没有几个能跟您比的!(敬酒)像我这样的员工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还多!以后还望您能多多指教……
例6中,小王顺应了中国文化传统,奉承新主任的办事能力,从而在新主任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今后能对自己“多多指教”。
例7:(甲和乙是两位熟人,他们好久没见)
甲:老X!总没见?
乙:我出趟门儿。
甲:发福啦!
乙:(用手摸脸)我没变化……
甲:胖多啦!
乙:我没觉出来。
甲:您气色也好啊,满面红光。今年三十几?
乙:三十几?我都快五十啦!
甲:嗬!照您这身体,再活五十岁没问题。
乙:瞧你说的。(笑模样)
马敬伯整理《奉承话》
此例是熟人见面的寒暄语,顺应了中国文化,人人都希望说自己脸色好、健康、年轻,甲对乙的奉承,表达了对听话人的注意和关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综上所述,根据对目前收集到的汉语语境中的奉承语的分析来看,汉语的奉承语是人们在交往中为了达到某种交际意图而选择的一种策略性的言语行为,是语言选择的结果,是顺应语境融合下的语言结构语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从而实现这一动态过程的并具体分析了人们实施奉承言语行为的原因。
通过研究发现人们不仅会选择各种语言策略来顺应语境,而且还会积极地利用各种语境因素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获得交际成功。
[1] Eldred,Michael.Lecture14:Flattery[EB/OL].(2003-04-08).http:/ /www.mitdasein.com/4116020682/Lecture14/DrMichaelEldred.
[2] Schlenker,Barry.Impression Management:The Self-Concept,Social Identity,andInterpersonal Relations[M].Californi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80.
[3] Jones E E,Pittman T S.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strategic selfpresentation[M]//In:Suls J.ed.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Hillsdle,New Jersey:Erlabaum,1982:231-263.
[4] 王晓燕.汉语恭维语的顺应性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5] 叶慧.汉语虚假言语行为语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3.
[6] 任立琴.汉语奉承语的语用学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0.
H030
A
李婧(1976-),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