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会制度探讨

2011-08-15邯郸市教育局张敬东

财会通讯 2011年13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核算人力资源

邯郸市教育局 张敬东

事业单位财会制度探讨

邯郸市教育局 张敬东

一、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一)事业单位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可操作性不强。部分预算单位不能严格按照上级批复的预算开展各项工作,究其原因都是预算批复与实际工作差距太大,无法按预算执行。二是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强,预算观念差。表现在工作中就是预算编制时不细致、不认真,敷衍了事;预算执行时不管有无计划,随意支配资金。三是预算批复时间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二)强化预算管理的途径 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的管理。严格按“二上二下”的流程编制预算,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必须提高对预算编制工作的认识,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所编制的预算是下年各项工作正常开展重要依据。要成立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预算管理编制小组,民主理财,确定预算建议草案,保证清晰地反映单位所有收支项目,做到预算内容完整准确、数据真实可靠。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单位领导应严格履行《预算法》赋予的权力和责任,提高对预算执行工作的认识,支持财务人员按上级批复的预算开展各项工作。财务人员应严格履行《预算法》、《会计法》赋予的职责,按照上级批复的预算办理各项开支。三是建立规范的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制度。健全经费使用检测、评估和奖惩制度。下文以各级学校为例说明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的有关问题。首先,对于高校而言,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是对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完成结果以及效果进行绩效考评,包括绩效目标合理性及目标完成情况的考评。学校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执行结果评估的重要环节,是反映学校事业资金投入而产出的效果、效率和效益评价,从而客观地评价学校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情况和产生的效益状况。其次,对于中小学来讲,也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使用综合分析法、专题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对生均事业支出、生均设备费、教学活动收入年增长率等教学绩效指标,科研绩效、资产绩效等资金投入绩效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各种方法的分析,可以了解预算执行状况和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学校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领导决策和加强预算管理提供依据。另外,学校还应建立预算执行考核机制,考核学校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科学性和效益性等,并将其与单位责任人的业绩考核和经费分配挂钩。

二、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主要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财务与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经费支出缺乏基本的控制意识。二是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如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单位将财务章和法人章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人,还有的单位将支票、财务章和法人章同时由出纳一人保管。三是内部控制方法体系不完善,业务流程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岗位设置问题较多,不合理兼岗现象较为普遍;授权审批的金额界限不明;流程控制体系不完善;财产盘点制度未能有效执行。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一是强化单位负责人内部控制意识,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成败取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控制意识和控制人行为,而单位负责人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又是其中的关键。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要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配,杜绝管理人员交叉任职。三是强化预算控制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功能作用,财政预算制度从过去的功能预算到现在的部门预算,是对事业单位预算控制的一次重要改革和重大进步。四是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各部门应对自身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自我评价,然后,由内审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审计。

三、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

(一)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固定资产价值得不到正确的反映,具体而言,首先,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且固定资产的账面数额与固定基金账面数额一致。但是当购入旧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净值;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随着已付款额增加而增加;这都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不等于固定基金数额,致使固定基金科目的设置失去了意义。其次,事业单位不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作为净资产的一部分。这种做法有两大缺陷:其一,固定资产的折旧数得不到反映,也就不能根据经营的需要科学地得出应补充的固定资产数;其二,折旧数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得以体现,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准确反映其净值,从而导致资产和净资产虚增,成本核算不完善。

(二)完善固定资产核算的建议 事业单位应借鉴企业的做法,将折旧引入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中,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调整科目,使固定资产净值在资产负债表上得到体现。这样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结余、资产、净资产等财务状况,也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意识,不仅要核算年度内单位的货币支出,还应当核算年度内单位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四、改进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

(一)增加编制现金流量表 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评价事业单位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提供事业单位一定时点财务状况,是静态财务信息,收入支出总表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期间的财务成果,提供结余的构成,是动态信息,二者都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现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期间现金流入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表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过程中现金的流入量和流出量,说明了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变动原因,是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的补充和说明。编制现金流量表还可以评价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也可以对单位的收益能力及资产的流动性进行评估。

(二)会计报表中应有审计鉴证 事业单位根据自己的业务编制的会计报表,社会公众、立法机构等各种使用者要使用会计报表中的财务信息,由于提供财务信息者与使用财务信息者的立场不一致,必须考虑财务报表的质量问题,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客观、公允地反映事业单位的业绩和受托责任。审计机关或其他鉴证机构以其公正、中立的身份,通过对事业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进行不偏不倚的审计,提供客观、公允的鉴证报告,使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准确评价事业单位的业绩。可以说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鉴证,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程序。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鉴证,也有利于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督促事业单位管理当局高效、廉政地开展工作,防止和杜绝官员贪污腐化和玩忽职守的现象,保证事业单位正确履行职责,并通过提高政绩来取得社会公众、立法机构和上级的信任。

五、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其他途径

(一)把人力资源会计列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范畴 人力资源会计,从总的轮廓上讲,就是通过单独计量人力资源的各种费用,确定有关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资本化形成人力资产。然后按受益期进行摊销,转作生产费用,待人力资产退出企业时,将摊销总额和人力资源的总额进行对比,以确定进行人力资产投资所创造的收益或带来的损失。人力资源会计具体包括:一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就是对取得、开发和重置人力资源所引起的成本计量和报告。主要是为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投资决策、宏观管理服务的。二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从投入角度出发,核算企业或社会对人力资产所花费的本钱。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则是从产出角度出发,核算人力资产所值的价值。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和生产经营决策服务。将人力资源产出价值同人力资源投入价值进行对比,可以分析人力资源投资的效益。

(二)推进战略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运用 战略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是利用会计资料和其它资料,采用会计的、统计的、数学的方法,对未来的经营管理进行预测决策,确定目标,以编制计划。作为决策支持系统,战略管理会计是外向型的综合信息系统。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经营投资决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会计从整体上去分析和评价单位效率的战略管理活动,着眼于单位整体资源的最优利用,以通过单位内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来促进单位的发展目标,单位局部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必须从属于整体资源利用的最优化,这也就是从“整体观”来观察和认识问题。战略管理会计的视野较之传统管理会计更加开阔。

(三)建立会计信息平台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广东等地已经建立了会计信息服务平台,内容包括政策法规、办事指南、代理记账、从业助手、查询服务等。尽管还不够完善,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会计信息平台应当为财政、审计、银行、税务、注册会计师等各方监督主体提供单一来源的企业财务报表体系。会计信息平台的应用实现了会计信息数出一门,建立单一来源报表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财务报表使用者信息不对称、监管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并从根本上杜绝企业出于不同目的编制多套报表的现象,也有利于降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按照财政部的要求,会计信息平台应当涵盖数据收集、传输、验证、存储、查询、分析等模块,具备会计等相关信息查询、分析、检查与评价等多种功能,为会计监管等有关方面预留接口,提供数据支持。

[1]王颖:《试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http://www.chinaacc.com/new/287_290_/2009_7_20_wa72372127102790025712.shtm l.

[2]刘宁:《浅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经济》2008年第5期。

[3]张敬东、刘沫行等:《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几点设想》,《河北财会》2002年第6期。

[4]徐彤:《浅谈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会计》,《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5期。

(编辑 余俊娟)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核算人力资源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