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校会计双语差异教学研究
2011-08-15江西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周俊卿江西理工大学建测学院温树杰
江西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周俊卿 江西理工大学建测学院 温树杰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校会计双语差异教学研究
江西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周俊卿 江西理工大学建测学院 温树杰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国际化已是必由之路。因而在会计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以适应会计国际化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我国目前高校会计双语教学的实践来看,虽然覆盖面日益提高,但会计双语教学的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会计双语教师针对所有学生“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是导致其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表明我国高校会计双语教学必须加以改革。而由霍华德·加德纳(美)于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改革会计双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有多种彼此相对独立的智能,这些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个体间的差异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为差异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通过对差异教学及多元智能理论的梳理,探索基于该理论的会计双语差异教学策略,为提高高校会计双语教学实效提供借鉴。
一、差异教学的内涵及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
(一)差异教学的内涵 关于差异教学东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下了定义。我国学者华国栋在他的《差异教学论》中提出:“差异教学就是在班级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笔者认为简单来说差异教学就是在考虑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而实施的有针对的教学。那么何谓学生差异?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包括个体内差异和个体间差异。个体内差异指同一个体系统内各因素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如某一学生数学逻辑智能强,但身体运动智能却相对较弱;个体间差异指人与人间的差异,如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效果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差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等,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促进其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差异教学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差异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看到学生的共性,更要看到差异,并且要善于利用这种差异,将其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采用立体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差异中得到提高,培养出不同个性的学生以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需求。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会计双语差异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但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却有着不同的组合及表现形式,因此,每个人的智力特点都各有不同。如演说家、主持人的语言智能比较强,而舞蹈家、外科医生的身体运动智能比较强。八大智能同等重要,它们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相对独特的表现形式。因此,不能说谁更聪明,或者谁更笨,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个方面有优势,在哪个方面处于弱势。换句话说,人各有智,智各有异,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的不是体现在智力的高低上,而只是学生智能优势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教育的责任不是去鉴别出哪些学生聪明,或哪些学生不聪明,而是要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从而采用适当的方法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只要为他们创造发展智能的机会,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一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这一理论为实施差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面对差异,教师应形成因内容而异和因人而异的“差异发展”的教学观。改变以“说教式灌输、单向性传授”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从差异出发,为了差异发展,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强势智能,提高其弱势智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会计双语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元智能法“互动式、多向性”的教学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激活、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会计双语的兴趣与动机,帮助学生发掘和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智能,为学生拓宽运用自己知识的方式,拓宽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渠道。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校会计双语差异教学策略
(一)学习形式分组化 传统教学基本上都是老师站在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这种方式无形中加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不利于同学间的互动。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智能优势与劣势,教师应当在对学生差异完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组,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就会计双语教学而言,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有的学生语言智能较差,英语基础薄弱,但可能其对会计专业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另外有些同学虽然英语基础较好,但学习专业课总觉得有点困难,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小组成员通过沟通交流,借助彼此的语言优势与专业优势,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双赢。再比如有些同学身体-运动智能较好,因此在会计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有的同学则自然观察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较强,但动手能力较差,这样的同学也可以组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小组内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强化自己的弱势智能,在互相帮助中增强学习的乐趣与信心,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也会促进学生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但应当知道,这种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
(二)教学目标层次化 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定的过高,大多数学生都难以达到,会造成学生的沮丧情绪,反之,目标制定的过低,又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教学目标不能仅考虑学习目标,更要考虑能力目标,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方面的智能。就学习目标而言,单一的目标无法满足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制定适合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真正发挥其作用。以会计循环的双语教学目标为例,可设置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1)基本层次:掌握会计核算的流程,并能用中文进行账务处理;(2)中间层次:要求学生不仅能用中文进行会计处理,同时要求掌握英文专业术语,能够看懂相关的会计专业英文资料;(3)最高层次:要求学生能用中英文进行会计处理,同时能用中英文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并了解中西方会计核算的异同。在这一教学目标体系中,对于基本层次,要求所有同学必须达到,中间层次,大多数同学也都可以达到,而最高层次,可能暂时只有少数同学可以达到,但老师要鼓励那些达不到的同学,不要气馁,虽然暂时无法达到,但只要努力就可以向那个目标靠拢。这种教学目标模式就好比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阶梯,有些人可能每次只能上一步,而有的却能一下子上两步或三步,但不管怎样最终都会达到终点。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差异教学策略强调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必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智能优势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以会计循环为例,教师要求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做有关会计循环中所涉及到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收集分类。教师通过该任务活动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这种真实的学习材料有些来自学生的真实经历,如购物的发票,坐车的车票这些都是原始凭证,是他们所熟悉的;有些来自于学生经过其他渠道如网上下载等分析获得的。这改变了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被动方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信息环境,从而也激发了他们对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播放会计人员在会计循环工作中真实的操作视频,再配以中英文双语的讲解,然后发给学生真实的凭证、账簿让学生亲手操作,这一过程既满足了那些身体-运动智能较好同学动手的需求,也使那些自然观察智能和语言智能较强的同学通过视频观看和教师讲解领会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模拟实物流程、小组观摩、讨论、中英文辩论等多种方式开发学生多种智能,激发学习动机,使任何一个学生都不会觉得学习枯燥,进而提高会计双语教学效果。
(四)作业布置差异化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能力扩展阶段。以往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考虑学生差异,从题目、要求、形式到答案都是统一的。这种“一视同仁”的作业造成了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要正视这种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可以把作业分为基础题、巩固题和扩展题。基础题主要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主要适用于学困生;巩固题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简单的运用,适用于大多数学生;扩展题,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和知识的综合运用,适用于少数优秀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做基础题、基础题+巩固题、基础题+巩固题+扩展题、巩固题+扩展题。这种自主选择的“弹性”作业对所有同学来说都易接受。但为了避免出现学生为了偷懒都只选择基础题或巩固题的现象,教师可以采取在考试中增加平时成绩等手段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扩展题。如在讲解完全部的会计流程后,老师可以要求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理解了英文教材后用中文进行会计处理;而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来说,要求其用英文做全套账务处理,并编制报表;而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用英语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组织学生用英语宣读财务报告、质疑讨论。通过这些针对性的练习,各层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可以有效地减少抄袭现象,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五)考评方式多元化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评价理论是在对传统的教育评价的分析、批判与改造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是一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新的多元评价方式。尊重差异的评价提倡不以成绩论优劣,不侧重评价学生的弱势智能,评价更为关注学生所具有的智能种类,强调识别学生智能的强项和弱项,以便依据评价结果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提出建议,根据评价的结果重新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智能强项,同时加强智能弱项。
然而,目前众多的会计双语教师由于认识上的缺陷或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课程测试中往往简单地以笔试或写论文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这种方式显然忽略了会计双语教学鲜明的综合智能培养特色,忽视了对学习者综合智能发展状况的检测,使多元化的智能发展趋向简单化,从而抑制了有着不同智能发展特点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此,就会计双语教学考评而言,可采用笔试+口试+实践三合一的方式进行考评。不同的学生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善于动手,这种三合一的考评能够综合考虑学生的差异,同时也能体现出会计双语教学对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当然在具体考核时教师有必要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考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另外,评价不应当只注重结果,还要重视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对在会计双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进行自我评价与互评,用多维度的评价标准来进行多维的评价。
总之,面对高校会计双语教学的改革,要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学生的差异,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探索差异教学,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系2009年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项目“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XJG-09-6-18)、2010年江西理工大学校级质量工程资助项目“财务会计双语课程”阶段性研究成果]
[1]刘树仁:《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8期。
[2]David Gardner&Lindsay M iller.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Howard Gardner.Framesof M 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编辑 熊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