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文艺评论百年述评

2011-08-15乔世华

关键词:文艺文化

乔世华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从1899年建市至今,大连的文艺评论事业伴随着大连文艺的生长发展而坚实地成长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总结百年来大连文艺评论发展的得失,对未来大连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从20世纪初到1945年8月大连解放,大连的文艺评论是在很特殊的历史境遇下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大量现代媒体如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等相继诞生,像1905年《辽东新报》、1907年《满洲日日新闻》、1920年《满蒙之文化》等日文报刊,以及1908年《泰东日报》和1923年《新文化》(后更名为《青年翼》)等中文报刊先后创刊,1925年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广播电台"大连放送局"开播,都为大连文艺评论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温床;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更为大连文艺评论的良性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另一方面,因为殖民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重影响,大连文艺评论显现出错综复杂的发展态势,像上述日文报刊上的文艺评论往往限于报刊的主办方、写作者的文化身份及为殖民文化服务的写作宗旨,并不具有"大连"和"现代"的考察意义与价值.真正带有本土特色的大连文艺评论是产生于比较具有独立意识和反帝爱国倾向的《泰东日报》《青年翼》等进步中文报刊上的.

大连文艺评论甫一诞生,就和现代中国文艺的发展主流保持着同步的脉动,尤其是在遭遇殖民统治的几十年里,它是大连文化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同时兼容并包多元共存的有力证据.1924年,《青年翼》第3卷第12号有署名林根的评论文章《文艺复兴》,因为看到"五四"新文学、新文化"引起封建阶级---军阀官僚等---和国际帝国主义者的忌视与压迫"的情形,疾呼"有热血的青年们,目前正是一个天昏地暗的时候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思想革命'的曙光,正待你们的努力呢"[1].一篇署名元的《读小说》的文章谈到:"自从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的小说也渐渐从旧小说---无论内容与格式---慢慢的变为新的",原因在于"这是受着世界小说的洗礼",作家们"想在小说里发现一种新的人生".老孙的文艺评论《悲观与乐观》则呼吁文坛斗士们"切记着西谚有这么一句话:'不自由,毋宁死'"[2].在当时日本殖民统治的高压下,大连的第一代文艺评论家们仍然能保持着难能可贵的清醒,表达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日本殖民文化的反抗.《泰东日报》《青年翼》等报刊以介绍"普罗"文学为名,大量发表了"五四"以来的进步作家鲁迅、郭沫若、田汉、丁西林等具有反帝反封建倾向的文艺作品以及相关评论文章.像《泰东日报》1936年10月26日以专版刊登纪念鲁迅逝世的文章,具体介绍鲁迅生平和其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1935年到1936年,大连作家石军以《满洲报》《泰东日报》等为阵地,围绕"满洲文坛建设的问题"与王孟素等人展开一年多的文艺论争,石军署名文泉撰写的万余字文章《1935年满洲文坛之回顾》,形象地说明当时回避现实的满洲文坛"被涂抹上一层奇异的粉脂",是"忸怩在深谷中唏嘘","时代的东风被风驰电掣的怒潮追逐,进展到'五四'轰然一声,政治上起了波皱,坐在'太师椅'上歌功颂德吟花赞月的文士们这才震醒","文艺不仅是现实社会的热烈的直接的认识机关,还是文艺家对于现实社会的一定的见解及最期望的态度之宣传机关,不是无病呻吟,不是为艺术而艺术,更不是迎合社会的低级的通俗的东西了".[3]石军在后来创作了诸多揭露现实农村破产和社会黑暗的作品,就得益于这次论争.

大连文艺评论对戏剧戏曲活动保持着高度关注的热情,盖源于传统戏曲和新型戏剧的广泛受众面,反映出评论界对其时大众趣味的迎合.如《泰东日报》1918年8月1日、29日、30日先后发表《本埠一年来伶人小志》《新旧剧之比较论》《永善茶园时下之角色》等多篇文章,相继评述了汪笑侬、贵俊卿、杨瑞高等30余位艺人的戏剧演出;1919年10月28日、11月8日在《菊界消息》《歌场拾零》等栏目中分别载文介绍评析了刘汉臣、竹翠茹的表演以及刘波衡的《贵妃醉酒》.1934年,赵志新《评剧流毒布满了各地》对其时京剧接受的渐趋没落和评剧的流行表达了忧虑:"以这十年二十年,经济破产的时期,评剧竟推行得弥漫全满洲和华北,而且更能握有游艺界的牛耳,这真可以说神乎其神出乎意外了.现在华北和满洲的评剧热,看来是无可制止的.譬如在同一的地方若有一个评剧院和一个京剧院,则评剧院能无立锥之地方,而京剧院则门可罗雀……"[4]这一时期大连地区还出现了不少专门研究国剧的票房性质的民间社团,如1932年公余国剧研究社和1935年黎明国剧研究社的成立.它们的宗旨在于"培养国剧人才,提倡艺术精神,研究京剧的真诀、丝弦的巧变、喉咙的韵节以及场面击技的关键","启发人类智慧,增进人类的美感";希望通过研究国剧"冀其发展,而且有以光大之","组织国剧研究社,命名黎明,盖有待天之明,亦即深望前途日趋光明之意耳".[5]这些社团在对国粹的热衷提倡和研究中寓含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向心和认同,曲折表达出对帝国主义殖民文化的反抗.

这一时期大连文艺评论界不仅关注传统戏曲,对话剧及电影也尤为重视.1918年10月文明新剧社演出早期话剧,当时评论就颇看重新剧与旧剧的不同:"当晚演的开幕剧是《醉鬼捉奸》,观众为之捧腹.台上卧室等一切布景,视之与真实毫无差异.正剧为《青楼侠技》,共十余幕,布景新鲜别致,以为本埠人所未见.剧中情节离奇,悲欢离合,有卖艺者表演飞叉,周身旋舞,座客糜不惊奇道绝."[6]1922年8月16日《关东报》如是评述文明新剧社几年来的戏剧活动:"大连文明新剧社自开办以来,研精覃思,七载于滋,多次演出义务戏,颇蒙各界赞许.所排家庭社会时事新剧,举凡人间忠奸侠烈,礼义廉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绘景传情,无不毕肖.且特置五彩新色油画,舞台布景呈现出楼台旷野、林壑亭阁.花园、马路、洋房、山海水景、火车、轮船、厅堂内室、琴棋书画,以及各色电灯,五光十色,异样新奇,亦可谓别开生面."[7]1925年2月欧阳予倩来大连演出《人面桃花》《卧薪尝胆》等剧时,曾对大连戏剧界人士做了《中国戏剧改革之途径》的报告,《泰东日报》不但刊出这篇报告内容,还发表题为《欧阳予倩之人面桃花》的评介文章.1934年6月24日大连上映了蔡楚生编导的电影《渔光曲》,《泰东日报》很快就刊登了雁声影评《一阕〈渔光曲〉唱出了一幅流离惨变的生活》.

这一阶段大连文艺评论的文体自觉意识还不够强,往往依附于诸多的时事新闻甚至广告.目前最早见于报章上的对于东北地方戏"二人转"的称呼和命名正是来自《泰东日报》1934年4月27日的新闻报道;1935年4月28日《泰东日报》对著名导演孙瑜电影《大路》的评介就是以巨幅广告形式出现的,称《大路》"声势浩大风云为之变色,气冲牛斗天地为之动摇",是"劳苦群众的进行曲",是"开拓新生命的大路,建设新国家的大路".

1945年大连解放到1966年"文革"爆发,这是大连文艺评论发展的第二阶段.大连解放之初,一大批解放区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相继来到大连,文艺评论活动较之以往更加活跃.大连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文艺研究团体大连文艺研究会在1946年8月成立,由罗丹任会长.该研究会主编《青年文艺》,组织青年文艺创作小组,举办星期天文艺讲座,像柳青、罗烽、陈陇、方冰等知名作家、理论家都在讲座上做过报告,对当时大连的文艺创作产生了很多有益的影响.1949年1月关东文协即大连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更为大连文艺评论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这一阶段大连的文艺评论具有这样的特点:

一是主要围绕革命文艺宣传,积极评介新文学进步作家(如鲁迅等)和解放区革命文学以及苏俄文艺家如普希金、阿.托尔斯泰、高尔基等的作品,注重红色文艺观念的宣传和推广,为彻底肃清日伪殖民文化流毒影响与培养革命文艺人才做了足够的奠基工作.《人民呼声》《实话报》《学习生活》《民主青年》等报刊都有专栏刊登文艺评论.此间在大连工作的知名文艺理论家纷纷出版文艺理论著作,如刘雪苇的《文学的工农兵方向》、阿英的《工厂文娱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卢正义的《论鲁迅》、吕荧的《关于工人文艺》等书籍,对毛泽东文艺思想以及相关的革命文艺观念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宣传,澄清和引领了其时民众对中国新文学的认识,并指明了中国文艺未来的发展方向.此时大连文艺评论对革命作家作品为主导的主流文艺的评介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比如对鲁迅的阐释更多基于其革命文艺作家的身份塑造,更看重其作品对知识分子的批判.赵树理小说《孟祥英翻身》发表后,黄雨秋即写有《〈孟祥英翻身〉的艺术成就》,提醒进步的文艺工作者重视与学习这篇小说的艺术成就,认为"传统的人民艺术的遗产"在赵树理的作品中承继下来,这是赵树理"到群众中去,自群众中来的结果".[8]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问世后,《实话报》《学习生活》等均及时予以关注,认可这部小说"独到的发掘"[9].大连文艺评论还特别重视文艺创作经验的总结,如《负着光荣任务的新中国文艺》一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一年间的文坛现状,以诸多产生新变的作品为例,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中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打开了一条无限广阔的创作道路,中国人民的大宪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给中国的文学艺术带来了一个光荣的任务,并丰富了新中国的文学艺术的崇高主题"[10].

二是高度重视大连地区民间群众性的文艺创作活动,这主要体现在对戏剧、画展等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活动的重视上.如方冰《从盐滩村剧团看群众剧团发展的道路》认可旅顺盐滩村剧团是村剧团发展的正确路子;1948年8月"关东艺术活动周美展"上展出建新公司90余名工人的美术作品后,阿英写有《论新中国工人美术的诞生》,对这次画展予以积极评介;刘汝醴《大连工人的美术运动》在对此表示欢欣的同时,提醒人们对工人文化事业要着眼于"文化翻身的观察据点",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价来.[11]陈陇《从"为工农服务"说到写工人剧》呼唤出现更多的工人戏剧创作,并"真正塑造出工人生活的形象来"[12].阿英《谈戏剧中的秧歌舞》就是以当时大连几家工人剧社写作的剧本为例说明"在戏剧中插用秧歌舞,如果运用的适当,可以加强剧情的效能,要是不适当,往往会发生坏的影响,甚至妨碍剧情"[13].1948年《学习生活》以辽南民众剧团创编的《黄巢》讨论为契机,交流旧剧改造经验,寄望能对大连工人群众文艺活动有帮助和指导.东方《看〈血泪仇〉有感》肯定《血泪仇》这部采用了诸多旧形式又跳出旧形式束缚的大型秧歌剧具有"真正的大众口味,中国气派"[14].

三是重视大连本地的文艺创作.魏央批评当时围绕抗美援朝战争中大连文艺创作出现的几个偏向,希望写作者在表现新生活时"把日常生活中具体问题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大道理巧妙地有机地联系"[15].村晓《介绍〈旅大文艺〉第一期》对新创刊的《旅大文艺》加以关注,肯定这本杂志"将给旅大工农群众在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上提出新的丰富的养分,它将对旅大的群众文艺运动起推动和指导作用",也直言不讳"反映的生活面还不够广"、"形式还不够多样"等缺点.[16]再如旅大文协京剧团演出京剧《唇亡齿寒》后,方水撰文肯定了剧作的成功经验.

四是由于新的文艺理念和准则与创作实际情形之间会有差异罅隙,因此文艺论争繁多且激烈. 1954年8月《旅大文艺》发表青年业余作者汤凡的小说《一个女报务员的日记》,随后引发了热烈讨论.《旅大文艺》9期有文其人《这是什么样的爱情》,认为小说"宣扬了资产阶级的爱情至上主义观点","散布了涣散革命斗志、松懈组织纪律的资产阶级思想".自此,《旅大日报》《旅大文艺》《辽宁日报》《辽宁文艺》等均发文讨论,形成波及全国文艺界争鸣的大事件.不少人针对论争中简单化、粗暴化的否定意见,提出"需要有正确、健康、实事求是的文艺推荐和批评"[17].1957年,围绕着辽宁省职工文艺工作团演出的5幕历史话剧《清宫外史》,大连文艺界同样展开了热烈讨论.左思《这是怎么回事》对该剧把光绪皇帝写成了正面人物而提出否定性批评,高士奎《试谈〈清宫外史〉及其批评》、金石《〈清宫外史〉及其人物刻画》等文则肯定这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剧. "把《清宫外史》中的光绪当做一种进步的力量来写,那是符合历史的真实,并且也合乎艺术的要求的", "只要作者的立场正确,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人物给予正确的评价,那么,在不违背历史的真实情况下,可以根据艺术的要求,把某种事物夸大和缩小".[18]

当时的大连文艺评论还比较注重对上映的国内外优秀影片和各地方剧团的戏剧演出的艺术经验加以总结,并有比较犀利的见解.如林南枝《必须严肃对待民间传说的改编与演出》,认为天津和平剧团演出的话剧《蓝桥》没有很好研究和分析"蓝桥"的传说题材,"对人物思想性格也作了歪曲的非现实主义的描写",由此令优美传说"变成一个非常庸俗芜杂,不伦不类的东西了".[19]再如方冰《试谈〈十五贯〉的艺术成就及其现实主义》就高度评价了昆曲《十五贯》的成功改编.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大连的文艺评论从"文革"的低谷中走出,开始步入正轨.初始担当起大连文艺评论主力角色的是一批在连高校从事文史教育研究的教授们,诸如叶德浴、于植元、陆文采、邢富君、陈悦青、叶纪彬、刘长恒等.他们积极介入对文艺前沿方方面面问题的关注,先后出版有《艺术创作规律论》、《中西艺术典型理论发展史》(叶纪彬)、《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初探》、《中国现代女作家论》、《时代女性论稿》(陆文采)、《东北文学论》(邢富君)等著作.这种"学院派"的研究虽说并不直接评议大连文艺,但无一例外地厘清了作家创作中出现的种种思想困惑,引导着大连文艺创作向着更高的标的健康前行.紧随其后,一批在文化艺术单位从事文艺创作和艺术研究的中青年作家、学者也成长起来,他们积极评骘大连文艺,往往以本地作家作品为例,结合自身阅读感受来谈文论艺,较有影响的文艺批评著作有《在橘黄的灯光下》(高云、高挺之)、《文学创作论集》(张福高)、《剧作艺术论》(李振远、卢奕)、《作家与青年》、《小说的故事---一个文学编辑的手记》(毕馥华等)、《大连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评》(王旭升)、《王晓峰文谈》、《灯下偶记》(王晓峰)等,成为那一年代里众多文艺爱好者的指路明灯.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连文艺评论,具有这样几个特色:

一是在大连本土真正意义上出现了一大批在全国都富有影响力的文艺批评家和批评论著.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连文艺评论界即有"二杨" (杨锦峰、杨先华)、"二峰"(王晓峰、杨锦峰)之说,他们对大连文艺的影响深远,乃至于今天.大连文艺评论家们不但积极关注本土的文艺创作,为大连作家的文艺创作及时把脉,同时在权威报刊上撰文,剑指当下中国乃至海外文坛,发出自己有分量的声音,显现出大视野、厚积淀、专领域的批评特色.像王晓峰的小小说研究、余音的纪实文学研究、杨锦峰的戏剧研究、马明捷和卢全利的戏曲研究等都在国内文艺评论界首屈一指.大连市文联文研室主编的《汪国真---年轻的诗与思》一书是国内最早对汪国真现象进行中肯评价的批评著作.王晓峰的长篇文学评论《犁青的理想主义》在菲律宾华文报纸《世界日报》2001年10月25日以整版篇幅发表,并在东南亚华文文学界获得很大反响.这是新时期以来大连市文艺评论界首次在国外媒体发表作品.余音《纪实文学的丧钟》《纪实文学革命论》等文对纪实文学的困境和发展契机做了鞭辟入里的论说.王晓峰《当下小小说》一书,第一次对小小说兴起的前提和背景、文体建设、小小说作家、读者、杂志以及文化特质等进行了全面的、条分缕析的梳理和论说,为小小说研究提供了一块坚实的基石;他在《生活里的文学和艺术》一书中更发人深省地提出了文学在文坛之外的观点.文艺批评家们不但理论积淀扎实,批评风格也多种多样:形式短小的,不失睿智;内容厚重的,富于机趣.王晓峰等一以贯之的活泼睿智、富于人气的文风也在有力地证明着一个事实:每一篇文艺评论都应该是一种独立的文艺创作,并提醒人们要注意文艺评论健康文风的建立.这本身就反映着大连文艺评论家鲜明的文体革新意识和艺术探索精神.

二是较之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对本地文艺创作现象、经验的研究和总结.这一时期的大连文艺评论对大连文学、戏剧、电视、摄影、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杂技、曲艺、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的文艺成果都能进行及时的、全方位的且富有深度的研究和总结.此间较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对大连各文艺门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几部文艺评论集是董志正主编的《这是一方沃土---大连新时期文艺评论集》、张玉珠主编的《世纪之交的大连文艺》《走向世界的大连文艺》等.它们都集中收录了大连文艺评论家对大连重要文艺现象、作家作品的评述,有效地梳理和中肯地评价了大连文艺事业新时期以来的丰硕成果,认为"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大连文艺已经具备了走向世界的基本实力,积累了走向世界的经验,正在全方位地向国际艺术舞台迈进.目前,无论从规模数量上看,还是从层次水平上说,大连对外艺术交流都已达到有史以来最好"[20].同时,这几部评论集也集中地展示了大连文艺评论队伍的总体的雄厚实力.1987年,杨先华即撰文《对形成大连作家群的构想》,预测大连文学创作群体风格形成的主导趋势;2009年余音又有《关于创建大连文学"海蛎子派"的建议》,积极展望大连文学形成流派的美好前景.这反映着大连文艺评论家对新时期以来大连文艺创作良好发展态势的充分信心.

三是评论家们不仅仅关注大连的文艺现象,更注重由此推本溯源,对大连城市文化精神脉络进行有系统的梳理和探寻.1987年作为大连市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研讨丛书的《理论与观念集》《调研与规划集》《统计资料集》等的出版,对深入研讨大连文化和促进大连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这套丛书在当时国内城市文化研究方面也是走在前列的.此后相继出版的"大连历史文化丛书"(李振远、孙激扬等)、《大大连文化论集》(张玉珠主编)、《大连艺术精神研究》(秦岭)、《文化寻梦》(宋延平)、《大连文化解读》(李振远)、《大连文化散论》(王晓峰)等,都是富有成效地追溯大连城市文化源流与构成、探讨大连城市文化个性以及发展态势和未来展望的批评力作,对于引领读者见识大连文化发展成果功不可没.

四是发表文艺评论的渠道较之以往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本地及国内权威报刊、广播电视台等,高校的文科学报、大型文艺研讨会,以及富有人气的网站、博客等新媒体,也都是大连文艺评论的重要载体,这对开阔大连文艺评论家的视野以及提升大连文艺评论的品格颇有助益.特别要提到的是,新时期以来,大连承办了百余场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的大型文艺研讨会,形成四海贤达云集、各种观点热烈交流的繁荣场面.以1987年首届全国艺术管理学研讨会和1989年第三届全国艺术管理学研讨会为例,两次会议围绕我国艺术事业的管理、体制改革、方针政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并在国内率先倡导开辟"艺术管理学"研究,产生的广泛影响不容小觑.

2011年3月大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这又为大连文艺评论的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连文艺评论将会以更加矫健的步伐尽情展示出自己迷人的风采,为繁荣大连文艺、建设现代文化名城,乃至为中国文艺事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林 根.文艺复兴[J].青年翼,1924(12):12.

[2]大连市史志办公室.大连市志.文化志[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3:41.

[3]文 泉.1935年满洲文坛之回顾[N].泰东日报,1936-01-01(3).

[4]赵志新.评剧流毒布满了各地[N].泰东日报,1934-06-08(4).

[5]丁希文.大连京剧票社[C]//中国人民政协会议辽宁省大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大连文史资料戏剧专辑.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2:12-13.

[6]大连从来未有破天荒之新剧[N].泰东日报,1918-10-20(2).

[7]丁希文.新剧的引入、传播与向话剧的过渡[C]//中国人民政协会议辽宁省大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大连文史资料戏剧专辑.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2:42.

[8]黄雨秋.《孟祥英翻身》的艺术成就[J].学习生活,1948 (6):24.

[9]黄 文.介绍《桑干河上》[J].学习生活,1948(6):33.

[10]负着光荣任务的新中国文艺[N].实话报,1950-10-11 (3).

[11]刘汝醴.大连工人的美术运动[C]//大连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选.文艺评论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0.

[12]陈 陇.从"为工农服务"说到写工人剧[C]//大连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选.文艺评论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238.

[13]阿 英.谈戏剧中的秧歌舞[C]//大连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选.文艺评论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27.

[14]东 方.看《血泪仇》有感[C]//大连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选.文艺评论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

[15]魏 央.从最近的剧稿中看到的几个问题[N].旅大人民日报,1950-12-27(3).

[16]村 晓.介绍《旅大文艺》第一期[N].旅大人民日报, 1954-01-09(3).

[17]曹 汀.应该正确地进行文艺批评[N].旅大日报,1955-05-06(3).

[18]高士奎.试谈《清宫外史》及其批评[N].旅大人民日报, 1957-03-10(3).

[19]林南枝.必须严肃对待民间传说的改编与演出[N].旅大人民日报,1954-01-05(3).

[20]张玉珠.走向世界的大连文艺[C]//张玉珠.走向世界的大连文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8:4.

猜你喜欢

文艺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1942,文艺之春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谁远谁近?
信封上的小文艺
□文艺范
浪漫雅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