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宁惠明茶溯源与产业发展历程

2011-08-15包佐淼叶昌松

茶叶 2011年2期
关键词:景宁茶园全县

包佐淼 叶昌松

(景宁县农业局 景宁 323500)

景宁自古采制蒸青(饼茶)、炒青、烘青类茶叶,惠明茶是逐步改进炒青、烘青茶的制作工艺而成,具有很强社会吸引力的一种优质绿茶。具有香高持久,滋味鲜爽,耐于冲泡的独特品质特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目前已畅销北京、青岛、南京、上海、杭州等20多个省市。惠明茶产业已成为景宁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广大农民致富的捷径。

惠明茶发祥于浙江省南部山区的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惠明寺村,惠明寺由何时开始种茶?据惠明寺村家谱《唐朝元皇南泉山迁居建造惠明寺报税开垦》一书载:(原景宁政区青田县辖,寺院于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建成,相传因僧昌森起惠明法号,故沿名称寺“惠明寺”。)永泰二年丙干岁(公元766年),来到福建福州府罗沅县十八都苏坑境高南坑俱居,遇着雷太祖名进裕公与僧昌森子名清华二人雷太祖父子男女五人同来到浙江处州府青田县鹤溪村大赤寺,僧太祖父子二人居住大赤寺,雷祖居住叶山头,二姓人贞元三十四年来到南泉山居住,元丰二年(应是开丰二年)已未岁(公元839年),僧姓起造惠明寺,唤雷姓砍伐树木山林,开垦田园,雷姓助工,昌森父子四处写缘建造寺院。当时他们就在寺旁僻地种茶,采制好茶,距今已有1160余年历史。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自然是社会性的经济产品。景宁典型的山区县,山地海拔悬殊,有仅80米的低谷鹤口村,亦有1689米的高峰上山头,1000米以上山峰694座,错落形成中山、低山、丘陵、谷地四种不同类型的地型地貌,山体竹木成荫,植被条件好,终年弥雾浩缈,日照受其山体绿叶弥雾遮档光质转变,漫射光比例骤升,十分有利茶树生育。山地土壤均属山地香灰土,山地黄泥砂土,砂粘质红(黄)土,土层深厚肥沃,腐殖质含量高。全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雨量充沛,灾害天气较少,茶区环境甚为适合种茶,因此历代居住在景宁的畲汉两族农民,家家都有种茶、采茶、制茶、饮茶传统习惯,茶叶亦是景宁农民家庭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景宁是个佛都胜地,名僧住寺以茶待客,以茶施元,以茶惠农,据《景宁畲族自治县志》载:唐年间,鹤溪一带瘟疫流行,瘟死、逃亡的人不可胜数,惠明和尚得知这情况,就携带茶叶走门串户,问病赠茶没几天,喝过茶叶汤的病人就病情好转,一时,惠明茶名声大振,就是由于惠明茶叶汤清香、味甘醇、具有治病之神效,从而成为景宁畲乡的名产,据处州府志载: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惠明茶成为贡品,年贡茶芽两斤。据《景宁县志》载[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茶随处有之,以产惠明寺大际者为佳。足见当时景宁种茶普遍,茶业已十分之盛。

惠明茶名冠全球,那是民国时期的事,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浙江省政府征集各地著名丝绸织品,土特产品出国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凿成功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展赛,惟惠明茶荣膺一等证书和金质奖章,从而名扬四海,荣誉中华。景宁县把这一光荣历史载入《景宁县续志》:“茶叶各区皆有,惟惠明寺及漈头村出产优佳,民国四年得美利坚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证书和金质奖章,全邑输出额数约达四五万觔”,但在旧社会,由于日军入侵、政府败落导致茶价暴跌,茶园荒芜,生产未能得到发展。据《处州府志》:民国25年(1936年),景宁只有零散茶园2600亩,产茶29.9吨,后来茶业一直下落未振,连惠明茶的采制工艺亦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初,县人民政府提出“立即恢复培植原有荒芜茶园,改进技术,提高品质,逐渐扩大”的号召,并组织了茶叶产销合作社,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到1959年,茶叶生产初见成效,全县茶叶面积扩大到3553亩,总产量152.6吨。1959年之后,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政策,因此60年代景宁茶叶生产再次跌入低迷期。

70年代,在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重视下,茶叶技术干部深入惠明茶区进行自然资源和历史渊源情况调查,依靠群众发展名茶生产积极性,在惠明寺、漈头、敕木山村建设集中成片的三保(保肥、保水、保土)基地700亩,惠明茶挖掘恢复工作全面起动。并带动全县茶产业的发展,至1979年全县茶园面积从1970年的2500亩发展到14000亩。

80—90年代,景宁县茶叶生产随着整个农业生产体制的改革,实施了茶园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充分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茶叶生产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茶叶基地规模逐年扩大,至1999年全县集中成片标准无公害茶园达19000亩,名优茶初制加工厂51座(包括家庭作坊式加工厂),配套加工机械803台,基本实现惠明茶加工机械化。

“十五”至“十一五”期间,惠明茶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为了做好“以茶富农”这篇文章,县委、县府将发展茶产业列入特色效益农业主攻项目,决策实施了“万名畲民万亩茶”及“惠明茶产业化发展”科技富民强县两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发展茶叶生产,使惠明茶产业开始飞速发展。一是标准高效生态茶基地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至2009年全县累计新垦无性系良种茶园2.5万亩,全县基地规模达4.3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2.8万亩,良种茶园面积覆盖率达65%,良种茶园面积占有率名列全省前茅,2002、2004、2009年景宁县三次光荣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二是惠明茶机械化加工能力得到优化提升,鼓励扶持13家惠明茶产品加工企业QS认证,建造标准化加工厂房22000多平方米,引进配备先进加工机械1000余台,建成现代化流水加工线6条,由于惠明茶加工环境得到了优化改造,2004、2007年二次评为浙江省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三是惠明茶产业经济效益大大提高,2000年全县年产惠明茶仅186吨,茶叶总产值818万元。2009年全县年产惠明茶1380吨,茶叶总产值12850万元,茶叶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由于惠明茶全面实现了名优化生产,惠及茶农达3万人之多,因此惠明茶已成为畲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首选项目。

在漫长的农耕历史长河中,世代景宁人对惠明茶一直是情有独钟代代相传,如今的惠明茶,正朝着量质并重,更重质量的势头稳步地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景宁茶园全县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景宁金钟雪梨种质资源调查与后续利用探讨
景宁县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