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寻求对话与契机——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2011-08-15陈迎辉
陈迎辉
(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在传承中寻求对话与契机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陈迎辉
(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同类专业而言,既有与之相似的共性问题,又面临着种种特殊的课题。对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道路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定位上要以人文精神的共性凝聚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教材及知识体系建设凸显“对话性”,着力培养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精神;对话性;跨文化适应能力;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高校设置最早也是最多的本科专业之一,据调查,几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民族院校均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近些年,一些理工大学如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也恢复或新设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存在对一个学校大学精神的凝炼、人文环境的营造、人文素质的提升都起着重要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从来都是不可替代的。
目前中国共有13所本科民族院校,其中国家民委直属的有6所,各省、自治区属7所,此外还有一些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院校,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一般性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同类专业而言,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既有与之相似的普遍性问题,又面临着种种与之不同的特殊课题。”[1]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生存境遇比较艰难,各个民族院校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已就相关问题的建设召开了三次会议,但专业建设的意识和思路依然需要进一步明确。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改革培养模式,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在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依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一、推行以“人文共性凝聚不同文化个性”的专业理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建立最早的专业之一。它是中华民族用来传承、传播历史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的一门学科。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带着空壳走向未来,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存在对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作为一个人文基础学科专业,在近百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它已经积淀下了自己的传统和精神,其所崇尚传承的文化精神早已经不是汉语言文学一元的精神价值。汉族的语言文化本身就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上下几千年,中国内部一直存在不同族群,国家治理一直要面对族群关系问题,族群和文化融合也从未间断。今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本身就是族群融合的产物。”“正是在从未停止的族群碰撞中,中国文化和哲学中形成了很多有利于促进族群融合的理念。”[2]
汉语言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虽然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但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汉语言文学,其所倡导的文化精神往往已经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精神。因此,作为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无论谋求什么样的特色发展道路,但其人文精神的“共性”是其核心。在一个崇尚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它要以“人文精神的共性”凝聚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如此说来并非是抹杀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差异,但也不应以民族个性挤压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的共性凝聚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个性,这应该是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精神核心和应有内涵。
二、教材及知识体系建设凸显“对话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体系以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为主体。当下,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复制了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其整个知识体系,包括教材、教学内容等大多是一元论,与普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没有区别。所开课程主要以纵向的文化经典传承为主,古典文学、文献类的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这并不完全符合民族院校的实际需要。
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确保学科属性不变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来自于不同民族的实际,可以教材建设为载体,在知识体系及课程建设等方面凸显出“对话性”。“对话理念有助于打破形形色色的文化中心主义,实现各民族文化身份的平等和文化自律的权力;本土化理念有利于体现民族特性,容易使民族地区的学生产生课程亲切感”[3]。
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史学、美学价值,[4]这是学界已经形成的共识。因此,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改变一元论,打破文化中心论的藩篱,把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反映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整个知识体系建设中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实现各民族文化多元互补发展。根据自身的地域及民族文化优势,找到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实现文化创新。
目前,全国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高校已经启动了中文学科及相关专业教材建设。“全国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高校中文学科及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已经召开了两次,许多专家学者都强调了新编教材建设的“对话性”。
三、重视培养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大学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社会功能也不同,不同的大学应当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直以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侧重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近年,随着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许多理工为主的院校和其他普通高校也开始积极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民族院校而言,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学术型人才显然不应该是其人才培养的主体。面对新的时代环境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人才。延边大学校长金柄珉说:“应该把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提高跨文化素质和能力方面,使少数民族专门人才既适应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又适应主流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要掌握能够适应全球化社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5]尤其是随着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新传媒技术广泛应用,民族地区需要大量以语言能力为核心技能的多栖人才,具有中文特长双语优势的文秘人才,掌握新媒体技术的编创人才。市场对中文人才要求已经发生新的变化,要求他们具有熟练的实用能力,这一变化为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是挑战[6]。
因此,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擅长于横向文化传播,适合社会多元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适合大多数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培养模式也更符合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有利于民族学生的就业。
在具体专业建设方面可以着力于以下两方面。
第一,推进以“横向文化传播”类课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民族院校学生生源大多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用民族语言授课,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以及文献的学习对他们而言非常吃力,今后从事汉语言文化的相关学术研究不是这些学生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无论是留在发达地区工作还是回到民族地区,从事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工作是其主要选择,其所承担的更多是横向文化传播的功能,横向文化传播的使命大于纵向的文化经典传承,因此跨文化适应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所开核心课程与教育部98专业目录一致的前提下,课程设置应该多向横向文化传播类课程倾斜,设置一些横向文化认同类的课程,同时将民族文化和已经提炼出的少数民族经典文学适度地纳入教学体系。
另外还可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如(1)将部分实习基地建立在民族地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民族地区的文化和建设,尤其是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现状;(2)重视对民族地区文化及文化生态的社会调查,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与本科教学相结合,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同时,形成学校教育与地方文化的交融和互渗;(3)在毕业论文等集中实践环节,重视并倡导学生对民族文化问题进行选题和研究。
第二,重视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由学术研究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发展中应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考虑民族学生的就业需求,增加与市场对应的应用型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课程。在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保证学生专业基础扎实的前提下,可以将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广告文案等设置成应用模块,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实践教学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汉语言文学专业要积极构建全方位的实践教学的体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校内就能对未来的工作环境进行全方位了解与体验,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实现理论教学向课堂外延伸、向专业外拓展的培养思路,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1]徐希平.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121-124.
[2]程亚文.防分裂要靠多族群国家意识[N].环球时报: 2008-05-08(4).
[3]张增田,靳玉乐.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设计的理念与策略[J].民族教育研究,2004(3):67-71.
[4]范秀娟.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J].南方文坛,2008(3):39-44.
[5]曾毅.边缘觉醒:延边大学破解民族高校发展之路[N].光明日报:2008-05-08(12).
[6]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204-206.
Seeking Communication and Chances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ance——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pecialty i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CHEN Ying-hui
(College of Chinese and Law,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Compared with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pecialty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nd normal universities,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face not only some similar problems but also some special problems.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alent cultivation of the major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proposing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pecialty i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on humanistic spirit and take cultural individuality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into consideration,stress‘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in constructing teaching material and building knowledge systems,and cultivate tal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y who can adapt themselves to cross-culture situatio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pecialty;humanistic spirit;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the ability to adapt to cross-culture situation;tal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y
G642.0
A
1009-315X(2011)04-0430-03
2011-04-16;最后
2011-05-25
大连民族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基金资助项目(Y-08-2008-03)。
陈迎辉(1967-),女,内蒙古赤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责任编辑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