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小说中古典人物的再现

2011-08-15梁思影

关键词:吕雉宋江刻画

梁思影

微型小说中古典人物的再现

梁思影

微型小说的写作和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内容和形式的丰富使小说笔下的人物闪现出非常精彩的面貌和性格特色。人物视角的不同,使小说反映出来的意义和内涵也不同。从古典人物形象的再造及其特点分析微型小说的韵味和艺术魅力。

微型小说;古典人物;形象塑造

微型小说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其文体格式和内容韵味越来越深受读者的喜爱。而微型小说的创作队伍空前庞大,题材和表现手法各种各样,精品文章各有千秋。相对于其他文体而言,对于微型小说的作者来说,如何写出具有内容深度和社会意义的超短篇小说,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提炼力。而一些写作者把文学眼光深入到古典作品中去寻找微型小说创作的动机,运用读者已有的阅读面,借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是历史人物来刻画写活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这就使人物形象不仅具有古典美,而且有一定的时代性。既要不落入俗套地塑造古典人物的形象,又要写出一种独特的韵味,的确需要作者具有一定的用材能力和掌握丰富的知识体系。同时,要写出一定的时代性,使人物形象与现实生活达到一种契合美和艺术再现,也要求作者有过硬的文学功底和文学敏感度。

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不可能要求微型小说作者在短短的1000多字里,全方位、高力度地塑造典型人物形象。能写出一个人物的其中一个性格或是两三个性格,也需要作者巧妙地抓住故事的立意角度。而从古典文学作品中选取叙述的题材,赋予它们新的韵味,使读者在已有的阅读基础上,能读出一番新意,是很多作者常采用的叙述技巧。

司马迁在《史记》中刻画的刘邦,一方面是一个凶狠、毒辣的人。刘邦在被楚军围追时,“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1](《史记·项羽本纪》)在紧急关头,刘邦竟然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而自顾自逃命。单单这个细节描写,就把刘邦性格的一个方面刻画得相当成功。申剑在其微型小说《吕雉与刘邦》里也描绘了相似的情景,说刘邦被楚军围追,作为妻子的吕雉想办法帮助刘邦逃脱,在逃脱的过程中,作者把一个只要天下、宁可牺牲一切代价的刘邦刻画得淋漓尽致:先是把带在身边的财帛从急弛的马车上扔下去,接着用匕首狂刺自己最钟爱的千里驹,吕雉不解刘邦所为。而此时的刘邦,眼中再也没有什么跟他出生入死的战马了。随后,他竟不顾夫妻情分,把吕雉从马车上推下去,自己逃跑了。作者虽不能判断历史上是否有这样的事,但是他运用历史上的某个细节,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样写出了同一性格的人物。这篇微型小说在选材方面,巧妙地运用了真实性和虚假性结合的方法,同时通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刻画古典人物形象。特别是文中刘邦和吕雉的对话,就把他俩的矛盾集中外化再现。当刘邦对出谋策的吕雉说:“吕雉呀吕雉,你若是男人,天下就是你的,又怎会有楚汉之争。”吕雉回答道:“可我不过是个女人。汉王,在女人心中,丈夫是最重要的。”从吕雉真心流露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性格:什么名利,什么地位,什么财富,都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女人,她只要丈夫能爱自己就什么都满足了。但是刘邦连这个小小的要求都无法满足她。他不仅不爱自己,还对另一个女人千般宠万般疼。而在危险面前,吕雉只是运用时机想争取回刘邦的心,可是刘邦却不在乎吕雉的心。在刘邦狠刺千里驹时,吕雉说:“这是你最钟爱的千里驹!”刘邦吼道:“我要的是天下!”当刘邦意图推吕雉时,“吕雉,我要的是天下!”“替我挡住追兵,你能挡住,活着回来,我封你为后。”吕雉被刘邦推下后,满腔仇恨,她发誓:“刘邦,我要毁你的天下,灭你的子孙。我要活着!我一定要活着!”这时候,刘邦和吕雉的矛盾已经达到白炽化。这是刘邦性格的真实外现,也是吕雉性格的真实爆发。狄德罗说过:“每个人只管说自己的话,可是所说的话符合于他的性格。”因此,从微型小说的人物类型来看,这篇微型小说的人物是属于特征型人物。“特征型的微型小说人物,它的特征不是体现在人物性格的系统上,而是体现在人物性格的某一个侧面上,甚至是人物性格的某一个侧面里的某一个性格元素上。”[2]申剑刻画的刘邦形象,让读者在头脑中把弃子和抛妻两个故事重合在一起,揉杂成人物的历史和虚构的二元组合,同时也把吕雉毒辣性格形成的一个原因连串在一起,从而使得人物有血有肉,很丰满。而蒋昕捷的《赤兔之死》[3],借用了关羽的坐骑赤兔与伯喜的对话,借赤兔之口来说明几次易主的不同待遇,写了董卓、吕布、关羽三人的为人,从侧面写出了关羽对赤兔的情意,也写出关羽对兄弟、对朋友的忠义,刻画了一代忠臣名将关羽的高大形象。

要抓住古典人物的某一性格来再现古典人物,需要作者选择好表现的角度。梁多亮在《微型小说写作》一书中说,“所谓选择好角度,就是选择生活中那些有特征的、蕴含大的小镜头、小片段、小侧面,即是以小见大的角度,收到以一斑窥全豹的艺术效果。”[4]由此可见,角度的好与坏,影响着微型小说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所要刻画人物的表现力度。很多微型小说的选材都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虽然有一部分作品是从古典作品中选材,将人物活动的范围放在了古代,但是不是就说它脱离现实生活了呢?其实不是。某些作品的选材虽并不是活生生的现实,比如科幻型的微型小说、古典型的微型小说,它们所设置的场景是通过作者夸大或是相似来构架人物活动的时空范围,但是它们所表现的主题跟现实是密切关联的,是作者把它们艺术化了的集中体现。笔者下面以金鑫的微型小说《宋江过年》[5]为例来分析角度的选择与人物形象刻画之间的关系。

《宋江过年》的作者金鑫把笔触延伸到了宋朝。作为梁山好汉的头头,宋江过年又是另一派风景。临近年关,宋江对吴用说:“以往春节,有些头领暗地里请客送礼,虽说是为了联谊,但终不成体统,晁盖哥哥在时对此也不在意。……我意欲发一布告,希望各头领不要再搞那一套,以免玷污了我梁山清净之地。”这段简单的谈话,首先给我们一个初步印象:宋江过年不收礼。好个廉洁的梁山好汉!然而情节继续发展,虽各营帐张贴告示,但是说归说,宋江却对那些送礼的人一概不拒,所送之礼一概笑纳。由此我们首先形成的初步印象被打碎了,代替它的是:宋江也不过如此,跟那些贪官污吏一个样。这种强烈的对比,使人物的性格形成反差。这时,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就出来了。情节继续向前发展,到后面腊月三十开会时,宋江宣布卢俊义为副总都头领,吴用为掌管机密军师,其余诸人,各有封赏。这时读者恍然大悟。看完全篇文章,我们不仅会笑,而且也会有所思。笑所谓的梁山好汉也不过是世俗之人,脱不了送礼走后门搞贿赂那些升官之路;思作者借虚构宋江过年的情景来讽刺现在那些有实权的人。这其实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的准确把握和巧妙讽刺。虽然作者所设置的场景是在宋朝,但是它所揭示的深层次的意味却能投射到现实中来。这篇小说里的宋江形象跟《水浒传》里的宋江已不是同一性格的人了,而是作者把现实中的某一类人的形象注入到了宋江形象内,由此引发读者对某一类现象的共鸣。这种类型的微型小说很常见,比如甲乙丙的《悟空下岗》[6]和刘建华的《悟空不是当官的料》[7],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都是孙悟空因其性格秉直,嫉恶如仇,脾气暴躁,得不到领导的重用。小说的背景都采用了《西游记》的场景和人物,虽然二者切入的角度不太一样,但是都能古为今用,赋予了新的韵味。

上面提及的借用古典人物的塑造来写的微型小说,其情节都比较单一。但是作者却能借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抓住读者的心,使其能看出点什么来。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在《论小说写作》中说:“情节是一根指导读者兴趣的线索。这可能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作家要靠指导读者的兴趣才能使他一页页看下去,也是靠指导读者兴趣才能进入他要求的那种心境。”由于我们对古典作品中的人物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具有同一名字而不同内容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而且对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或是哲学道理都能达到更好的效果。金鑫的《宋江过年》能使读者从梁山好汉送礼的镜头拉到现在,与当今社会中的某些现象紧紧扣在一起,一针见血,效果更加有力。王汶石在《漫谈构思》中说道:“艺术构思的目的,是在对现实生活作艺术概括的过程中,为高度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善的艺术形式,把高度的思想性和尽可能高的艺术性结合起来。”[8]同时他还提到,“艺术构思的任务,是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实际生活的每一现象所蕴藏的和显示的阶级的、社会的、时代的深刻意义,要求我们用典型化的方法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集中而强烈地揭示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政治生活内容、生活的意义、生活的真理。”由此,对同一题材的形式的选择就需要作者寻找更加好的表现途径。于是,有些作

I206.7

A

1673-1999(2011)16-0131-02

梁思影(1981-),女,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41)讲师,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

2011-06-01

猜你喜欢

吕雉宋江刻画
吕雉:被权欲冲昏了头的太后
Artin单群的一种刻画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女中枭雄属吕雉
再论班固对吕雉的态度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
宋江为什么不杀情敌张文远
”官迷“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