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山州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分析

2011-08-15韩琼慧

关键词:凉山州产业结构工业

韩琼慧

凉山州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分析

韩琼慧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地区,也是攀西工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资源是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近年来,凉山州工业产值逐年增加,推动了凉山州国民经济的增长,为凉山州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凉山州工业产业在结构调整方面受产业结构、工业环境和资源开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采取相应措施优化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凉山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工业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一、引言

工业产业结构是指工业产业内部各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十二五”期间,凉山州工业将紧紧抓住目前资源、投资、设备、技术、人才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做强优势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关键材料加工能力,促进全行业平稳运行,适应和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凉山州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是关系到其资源的有效配置、强化区内工业产业群及全行业的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凉山州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主动力。

二、凉山州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凉山州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凉山州工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凉山工业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对全州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全州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从凉山州“十一五”的情况看,“工业凉山”建设卓有成效: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90.45亿元、增长25.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5.1亿元、增长30%,实现利税总额121.65亿元、增长60.89%;“九大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入园规模以上企业达255户,产业集中度达56.4%;西昌钒钛、冕宁稀土、会理有色、雷波磷化工产业园区和成凉、德昌等工业集中区初具规模,预计“十二五”原煤、卷烟、钢铁等主要产品产量将大幅增长。由此可见,凉山州工业经济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凉山工业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二)凉山州工业产业结构情况

凉山州工业产业结构初具规模,已经形成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力、轻纺食品、建材、医药、化工、机械等综合产业结构。特别是近年来,凉山州大力实施“工业兴州”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形成了水能、矿冶、绿色产业三大优势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30.67:36.03:33.3 调整为“十一五”末的 21.9:47.3:30.8,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从8.1%提高到11.6%。

(三)凉山州工业企业情况

2010年底,全州共有工业企业2415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426户、比上年增加52户,新增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134户、增加53户,占规模以上企业的59.8%,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全州共有产业园区(含工业集中区)16个,其中,省级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个,入园规模以上企业255户。西昌钒钛、会理有色、冕宁稀土、雷波磷化工、西昌烟草及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园区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产业布局优化和聚集发展。

三、凉山州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一)工业产业方面的问题

1.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从工业产业结构来看,凉山州工业明显偏向重工业和初级化,重工业、原材料工业比例过高。能源、冶金、采掘等上游原材料工业是其工业结构的主要构成。从工业产品结构来看,凉山州工业产品多为原料型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重工业上主要以采掘、原材料、机械化工为主,轻工业上主要以纺织、服装、食品、皮革等为主,制成品比重少,真正具有凉山彝族特色又颇具竞争力的商品更少之又少。从凉山州工业发展情况看,产业结构升级并不显著,一些产业有规模但技术档次低,产业链的延伸严重不足,战略性新兴工业缺乏,优势特色产业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2.工业整体竞争力弱。凉山州工业整体竞争力存在产业技术创新要求与现有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矛盾。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基本没有。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甚少,属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不到20%,属于国内一般水平的约占30%左右,属于较落后水平的约占40-50%。

3.工业环境污染严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结构型污染问题严重。特别是冶炼、化工、食品等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点源分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且不易监控,工业污染源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二)技术结构存在缺陷及人才匮乏

凉山州工业投入相对较少,发展后劲不足。凉山州工业在投资规模,以及占全社会投资总额比重、占全省份额不高,工业投入规模不大,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不足,影响了凉山州产品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致使企业的落后设备不能及时得到改造更新。工业产业集中在传统领域,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落后,形不成规模经济,加之重复建设,经济效益不理想。

在人才方面,据对凉山州212户工业企业经营者素质调查分析:从学历看,本科以上占10.5%,专科占29.5%,中专(高中)及以下占60%以上,其中,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的占30%左右,文化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是突出问题。

(三)工业企业深层次改革进展缓慢

凉山州的企业改革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企业改革进展缓慢,不能适应当前凉山州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是重点优势企业的改革任务紧迫而艰巨;二是由于存量资产质量差,变现困难,难以筹措改革成本,劣势企业退出市场工作困难重重。

凉山州工业产业集中度低,大企业、大集团少,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不多。如2010年底,全州共有工业企业2415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9户,大中型企业只有32户。且区域产业集中度低。凉山州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具有县域、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集聚区还未形成。

(四)资源开发不合理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由于体制机制问题,地勘投入严重不足,全州资源家底尚未全面查清,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凉山州能源紧张,年产原煤在80-100万吨之间,主焦煤稀缺。炼焦、炼钢所需焦炭、精煤得从州外购进。部分矿山开采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低。其次,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普遍存在生产技术落后,采选回收率低,综合利用差,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乱采滥挖等现象。再次,矿产品深加工程度低,初级产品比重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最后,宏观调控能力较弱。矿业法规、规划、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未能得到必要的重视和扶持,浪费和破坏矿产资源的行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四、优化凉山州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加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1.加快形成优势资源产业链。凉山州应该立足丰富的矿产、水能资源,以西昌新钢业为龙头,形成铁矿采选、炼铁、炼钢、轧钢、钢材深加工产品链;以西昌锌业和会理锌矿为龙头,形成锌矿采选、冶炼、锌产品加工产品链;以康西铜业和凉山矿业为龙头,形成铜采选、冶炼、铜制品加工产品链等,不断加大对优势产品链的整合,做大做强矿冶企业,把凉山州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矿冶工业基地。

2.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强钒钛钢铁、稀土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突破采选、冶炼、分离、加工和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加快产业延伸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积极开发高档次新材料产品;加强有色金属开发利用,积极发展铜镍采选冶炼业,加快发展铜镍精深加工和相关制造业,有效延伸产业链,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供应及深加工基地。

3.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将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抓手,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体制,构建区域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办园水平。着力打造“3+1”重点产业园区,努力把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培育为世界级钒钛工业基地和国家级重点产业园区,把冕宁稀土高科技产业园区培育为全国重要的高新稀土材料及应用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和省级重点产业园区等,并努力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州工业经济的主载体、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城市发展的新组团。

4.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资产为纽带,以产品为龙头,以提高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为方向,采取控股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加大企业间重组步伐。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巩固提升技术、品牌、市场优势,积极培育发展一批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拥有知名品牌的百亿级、十亿级大企业大集团。同时,国家政策还应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放宽对新型工业的企业的贷款条款和额度,让中小企业能也能稳步发展。

(二)强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十二五”期间,全行业要进一步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将节能减排与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在工业污水处理中,以削减污染物为目标,推广应用环保、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新技术,提高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能力。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好重点污染排放企业治理,加快推进西昌合力锌业氧化锌焙烧尾气脱硫、航天水泥厂、锦屏水泥厂烟气脱硝等重点企业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在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中,推进工业企业节能,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能力建设,大力实施结构、工程、监管三大减排措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污染、高能耗、治理无望的非法排污企业落后产能、设施为重点,突出结构性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三)重点发展轻工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首先,做大做强轻工食品产业。以开发特色生物资源为中心,以发展特色食品为主攻方向,以现代烟草产业为重点,突出区域特色,强化绿色环保品牌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在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加工体系。其次,培育发展装备和加工制造产业。围绕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巨大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机械铸造、汽车零部件、钢构加工、矿冶设备、电力电气设备等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形成装备和加工制造基地。对于新能源发展重点则应培育光伏材料产业,在西昌、德昌、会理、冕宁、盐源等县市规划布局一批光热、光伏发电项目,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发利用风能资源,加快德昌麻栗风电厂扩能建设,在安宁河谷等县市规划布局一批风能发电项目。大力发展麻疯树等生物质能源,扩大麻疯树基地规模,并配套建设生物质柴油综合加工厂,争取将西昌建设成为国家级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

(四)大力推进工业科技创新

增强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政府对工业高新技术研究应用的投入,鼓励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水电、钒钛稀土、现代烟草“三大科技洼地”建设,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努力提高质量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科技进步与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依托资源优势,引导发展新兴工业,在现代工业、新型材料、能源开发、装备制造、生态环保、信息网络、安全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推广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品高附加值和品种多样化。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激发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提高人才素质。加快人才结构优化调整,着力提高人才能力素质,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紧缺人才,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全面发展。大力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科技素质。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人才。其次,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凉山州地处偏僻,很多的人才都不愿意长时间留在凉山州发展,造成人才流动性大,所以要逐步建立完善吸引、使用和留住人才的政策制度,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拨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和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

[1]陈宝明.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2]张嘉卿.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研究[J].经济师,2008(3).

[3]黄寰.自主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西部地区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3).

[4]史言信.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郭树言.欧新黔,推动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6]凉山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F127

A

1673-1999(2011)16-0099-03

韩琼慧(1982-),女,西昌学院(四川西昌 615013)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2011-06-05

猜你喜欢

凉山州产业结构工业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工业人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