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2011-08-15张志颖张晓燕
张志颖,张晓燕,余 丹
(1.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2;2.华北科技学院基础部,北京,101601;3.吉林大学科技处,吉林长春,130021)
“STS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张志颖1,张晓燕2,余 丹3
(1.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2;2.华北科技学院基础部,北京,101601;3.吉林大学科技处,吉林长春,13002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的目的是扩展被教育者的知识构成,培养其创造力以促进社会发展。STS教育是对当代科学教育的一种理性反思,是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是我国培养国际型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给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STS教育;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趋向社会化,社会逐步趋向科技化,人类社会正朝着与科学、技术互动的方向发展。在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素质教育倍受注重,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应运而生。STS是一个以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关系为目的的新型研究领域[1]。它是一种旨在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养,能参与科技决策、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的教育观念。近年来,发达国家为了实施STS教育,对大学教材进行了革命性、创新性的修改。这种变化与我国现阶段教育的最大差别在于,它是以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为核心,通过政治、经济等其它方面的研究,从而分析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问题。通过这种变化,使教育达到培养能够思考社会问题的学者,或是技术革新环境评价的专家。STS教育是对当代科学教育的一种理性反思,是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是我国培养国际型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STS教育的涵义及意义
上个世纪60年代STS教育理念出现在西方的一些理工科大学,并逐渐发展起来,美国许多著名大学先后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STS研究中心。STS教育关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以此为依据突破传统教育思想,强调伦理、价值在个人生活方式中的意义。1989年全美STS协会主席S·H·卡特克利夫教授指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领域——现在已通过缩写字母词STS得到广泛认可。[2]”它的基本涵义是:“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做出的决策。”STS教育要求科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更为注重渗透技术教育,围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来熏陶学生,不仅仅停留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单一领域理解,要使其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理解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内涵,理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价值。STS教育主张在科学技术的全面教育中优化科学素质教育,在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3]。STS教育以其特有的综合性、广泛性、灵活性、探究性、交叉渗透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特点,着眼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强调个人生存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注重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在一起,提倡以人为本,重视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它的宗旨在于把科学技术教育、社会发展、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认识科学技术对生产、生活的作用的同时,培养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享受获得知识和收获情感的双重满足。所以,STS教育对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STS教育的历史背景及现状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这是单体教学的重要特征。所以,教师主要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缺少沟通和交流。传统教育一味重视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论学习,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学生社会意识单薄。当科学知识领域与道德价值之间明显地区分开来时,就会出现人为地过多地重视对自然力量的控制,轻视和忽视对人类伦理调控的现象。这样的教育模式往往导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裂,从而造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离。1959年,英国人C· P·斯诺在一次关于“两种文化”的演讲中提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代表两种文化的文学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实际上,这种互不理解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分离,其原因在于它们的互不沟通。这种分裂对整个社会是一种损失。文化的分裂会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无法在同一水平上就任何重大的社会问题开展认真的讨论。由于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只了解一种文化,因而会使我们对现代社会提出错误的解释,对过去进行不适当的描述,对未来作出盲目的估计。要解除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状况,必须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体制。应引入新的教育形式,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能够保证受教育者既具有对科学与艺术两者的丰富想象力,又对应用科学充满热情。[4]”STS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种形式到20世纪80年代已获得了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并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参考方向。同样,这种STS教育对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国STS教育问题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1984年清华大学以魏宏森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对美国科技与社会的学术动态和高等学校在STS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调查,撰写了题为《美国科技与社会政策专业情况》的研究报告,并根据我国当时的基本情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此为基础,清华大学在1985年初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个STS研究室,后来发展成为STS研究所,并在自然辨证法专业中增设了科技与社会硕士学位方向。
三、高校课程改革中开展STS教育的途径
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校课程改革应对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规格、教学模式等进行全面改革。其目标在于扩展学生认知构成的同时培养自身创造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前进,就个体而言要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协调发展。STS教育以其多元性、开放性、人文性、前瞻性、互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给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提出来了新的理论依据。它有助于构建一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的教育模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开展STS教育:
(一)通过综合性课程设置,体现STS教育的广泛性、交叉渗透性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实践得出了一些成功的科学领域课程改革经验,在改革科学课程内容和结构时,不再孤立地设置单纯领域的单纯学科,而是注重课程设置在内容上的多学科、多领域融通、交叉和有机联系,用跨学科的同一科学概念与原理如融合与连接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5]。综合化发展不仅是人类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课程的设置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当各门类的科学运用于社会、运用于生活中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再单纯地归属于某一领域某一学科,他们已经交叉共融于社会这个有机整体,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一部分已经成为主流,一部分成为辅助的边缘学科。总之,课程的综合设置要遵循知识结构化、综合化、合理化、多能化原则,在课程设置上最大限度地展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这也正是STS教育的研究重点。以英国的“社会中的科学”这门课程为例,这是一门化学领域的课程,其结构涵盖了八个方面:供水的需要;保护化学资源;石油资源的开发;养活我们的社会;我们世界中的核化学;化学、空气和气候;我们的健康和化学;化学工业的前景和挑战[6]。这八个方面设计了不同的化学、技术以及社会问题,其中设计的化学知识是按照主题的需要而不是按照学科的逻辑结构安排的。STS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知识与技术、智力与技能相互促进,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体系,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改革教育目标,体现STS教育的科学素养
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应该成为在课程设置的目标。“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科学是文化的衍生物,是一种文化过程[7]。真正的科学教育应该既包含具体层面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传授,也包含抽象层面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教育目标要突出培养学生把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内在联系有机结合的能力。教育的任务之一是诠释科学技术是一种渗透着价值的社会过程,把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STS教育认为,科学技术素养不仅是人们认识和判断科学技术价值的基础,也是人们理解和承担这种责任的基本条件。只有当人们具备科学技术素养时,他们才能够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真正理解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从而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科学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发挥最大的作用,将有害的一面尽量降低到最小,充分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三)改善教育方式,体现STS教育的实践性
在教育方式上,体验式教育是STS教育的典型特征。STS教育摒弃对知识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注重知识的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它强调学习者的亲身经历,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体验。受教育者根据客观环境和观点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中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实际上,理论课和实践课是相辅相成的两门课程。理论课需要实践性的内容作为理论的验证和巩固,以丰富课程的内容,增强课程的可学性;而实践课又必须有理论方面的相关内容做指导,使之立足于理论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发展实践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客观的科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努力把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汇通融合。教师可以传授和渗透一些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和现象、科学与技术的问题,如现代农业与基金工程、通信技术与交通、材料和空间技术等社会热点课题,以及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试管婴儿、光纤通讯、混合动力车、混沌保密通讯等各方面领域。使学生建立起科学和生活紧密关联的图景,初步认识到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感受到现代科学高速发展带给人类的革命与进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研究宇宙空间、现代生产和高新技术的好奇心,有助于他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应用和内化。
(四)制定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标准,体现STS教育的多样性
课程评价应根据课程改革变化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课程改革的开放性、多样性要求课程评价具有多元化。课程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化色彩,对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要求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二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技能,又把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科学发展的关心程度、判断能力、应用能力、决策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同时,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者、课程参与者也应成为评价内容。三是评价者的多元化。参与评价活动的人除了教师外,还可以包括专职的评价机构、教育决策机构、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学生群体和个体以及学校内外的其他有关人员。四是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化。既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又采用开卷考试、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实验考查等方式。同时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方法,准确、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既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效促使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五)走出封闭的课程结构,体现STS教育的开放性
传统的科学课程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刻板的预定框架结构。这就极大地限制了课程的目标制定、课程的编制、课程的实施到课程的评价。而事实上,传统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与现代生产和工作方式日益趋向网络化、集团化、开放化矛盾日益凸显。因此,为了适应新的要求,对高校课程设置提出了开放性的要求。因为,开放性可以带来新的信息,能够融合新的领域,拓展新的信息渠道,并由新的方向应运而生,从而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这就是STS教育开放性所印证的丰富多样性特征。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必然要有一个灵活的机制来支持,经过课程系统的不断组织和建构过程,整个课程体系处于不断变化和有序的动态过程中,课程的组织者、教师和学生作为各个环节的重要节点始终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不断及时的反映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及时了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保证了课程与社会发展动态的连续性,从而第一时间对其研究、反思,以适应新的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六)加强教师素质培养,保障STS教育的实现
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博耶曾指出:“人文教育与应用学科的综合,在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上,不仅依赖于计划本身,还取决于实施计划的人。课程本身并不能相互协调,教师必须为本科生教育的成功提供必要的启发和综合。”实施STS教育对教师的科学素养有较高的要求,从事STS教育要求的教师不仅要对本领域的科学知识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更开阔的思维将理论与社会实践、应用及相关学科知识相联系,所以要求教师同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综合地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来讲授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并艺术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教学中涉及的各种社会问题,真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所以,我们应大力加强教师素质培养,优化高校教师知识结构,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科技素质做好准备,为STS教育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
STS教育将为我国教育改革带来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面对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施STS教育符合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是我国教育改革新的方向,为我国科学教育的未来提供了前瞻性的规划和预测,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教育工作者必须对STS教育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基于“STS教育”理念下制定出适合中国发展的理科教学模式。STS教育必将培养出新一代适应社会、懂得科学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腾飞服务,为实现世界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Cheek D.W.Thinking Constructively about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 Education[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92:28 31.
[2] Cutecliffe SH.The emergenceofSTSas anacademicfield[J].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1989(9):287 301.
[3] 孙海滨.STS教育概论——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1214.
[4] 斯诺C P.两种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18.
[5] 钟启泉,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7.
[6] 孙可平.STS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20.
[7] 杨明全.STS的人文教育功能[J].教育科学研究,2007(7):5.
G642
A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美国创新教育与中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对比研究”
张志颖(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