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及中澳自贸协定策略分析——基于澳大利亚视角

2011-08-15刚,王

关键词:贸易协定双边谈判

刘 刚,王 珊

(1.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2.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444)

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及中澳自贸协定策略分析
——基于澳大利亚视角

刘 刚1,王 珊2

(1.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2.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444)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能源、原材料等战略资源不足的矛盾,而澳大利亚有着丰富的资源,中澳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较强,为了进一步发展中澳两国的经贸关系,两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从2005年4月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第一轮谈判,到2010年7月中澳双方进行了15次谈判,历经曲折坎坷,至今仍在进行。澳大利亚作为一个中等强国经济规模远远小于中国,因此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可以利用的筹码并不多。本文将主要分析澳大利亚自由贸易政策的形成演变以及在澳大利亚推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策略。

自由贸易政策;多边主义;双边主义;中澳自由贸易协定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是南太平洋地区面积最大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自1990年起,澳大利亚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3.3%,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高达7564亿美元,人均收入34424美元,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崛起,加上澳大利亚国内市场稳定、经济政策有效实施以及澳币升值等因素,使得以出口为导向的澳大利亚经济得以持续扩张。中国与澳大利亚经济互补性较强,为了进一步加强两国的经贸联系,2002年5月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访华期间,主动向中国前总理朱镕基提出签订“澳大利亚—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构想。2003年10月24日,中澳两国签署《中国澳大利亚经贸框架》,同年开始第一轮自贸谈判,至今经历15轮谈判。谈判历经曲折,中澳两国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过程中相互博弈,都为了更大程度上实现本国的利益。作为中等强国的澳大利亚来说,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一方面是由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日益密切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是与澳大利亚一直倡导的自由贸易政策有着密切关系。

一、澳大利亚自由贸易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澳大利亚农业、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国内市场有限,许多产品依赖国际市场,因此经济的繁荣和对外贸易息息相关。但是澳大利亚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量并不大。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在2008年的数据显示,“2007年澳大利亚仅是世界第二十七大商品出口国,占全球总出口额的1%,澳大利亚的商品进口量也仅占世界的1.2%,位居全球第二十名”。[1]相较于美国和德国等其它经济大国,澳大利亚在国际市场的经济影响力较小,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价格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作为一个中小型的开放经济体,澳大利亚并无足够的力量通过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手段来影响他国的贸易运作。而且,相较于欧美大国,澳大利亚对国际经济的波动甚为敏感。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没有北美自由贸易区或者欧洲联盟这类性质的区域组织可以依靠,来应对变幻无常的国际经济形势。因此,对澳大利亚来说,一直积极倡导贸易自由化,希望通过扫除对外贸易过程中各国的关税和非关税障碍,确保澳大利亚商品货物的正常进入。澳大利亚的贸易政策经历了多边自由贸易到双边自由贸易为主的演变。

(一)倡导多边的自由贸易体系

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多边主义和双边主义是各国实现贸易自由化的两个主要工具,其目的均在于排除贸易障碍,提升各国的经济效益。就历史经验来看,澳大利亚在对外贸易政策选择过程中一直偏好多边主义政策。1948年澳大利亚和世界其它22个国家共同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成为少数几个参与二战后重建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当时参与多边贸易机制的主要动机包括几个原因:其一,基于共同的历史渊源,英国原来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签有优惠贸易协定(PTA),澳大利亚对英出口商品也占全部出口总额的1/2。然而经过二战后,随着英国实力的日益衰退,美国取代英国成为经济霸主,并且大力提倡建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鉴于美国将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出口市场,自由贸易机制将有助于澳大利亚商品顺利进入美国市场,使得澳大利亚开始思考另谋出路的可能性。其二,澳大利亚认为与英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协定已不再适用,且带有保护色彩的条款将会损害澳大利亚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更重要的是,多边自由贸易体系能够确保“战后新兴国家遵守贸易自由化的相关规范,以维护澳大利亚的经济利益”。[2]基于这样的考虑,澳大利亚长期以来一直致力推动多边自由贸易,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八次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1995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在倡导全球贸易自由化之外,自20世纪中期开始,澳大利亚开始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自由贸易的影响。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欧洲、北美和东南亚地区迅猛发展,澳大利亚非常担心区域经济一体化所造成的贸易壁垒将会对非成员国的澳大利亚带来贸易转向的效果。特别是自60年代开始,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贸易伙伴,尤其新兴工业国家经济的崛起,对澳大利亚的初级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加深,繁荣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加之1973年英国为了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取消了和澳大利亚原先签署的优惠贸易协定,澳大利亚意识到其与欧洲的经济关系已渐行渐远,导致澳大利亚只好重新调整其对外贸易政策。基于地理位置和经贸利益的考虑,澳大利亚认识到必须与临近的亚洲国家合作,努力实现区域性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为澳大利亚开拓更多的商业利益,确保澳大利亚商品出口市场的畅通。为此,在1968年澳大利亚就已开始研究亚太多边经贸合作的可行性,并于该年与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创立太平洋贸易与发展会议。1979年,澳大利亚和美国共同提出太平洋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构想。1986年澳大利亚与日本共同组成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到1989年1月,在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的倡议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重要的经贸论坛。

从世界贸易组织到亚太经合组织,多边主义一直是澳大利亚贸易政策的核心。除了1983年与新西兰共同建立紧密经济关系协定外,并没有与其它国家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等强国的澳大利亚偏好多边主义的原因在于,它可以在多边组织的运作上可以利用自身的中等强国的影响力来发动倡议,与其它国家建立联合阵线,以增进彼此的共同利益。1986年所成立的凯因斯集团就是澳大利亚利用中等强国在多边组织中的影响力来达成目标的最佳例证。当时澳大利亚联合新西兰、加拿大、巴西等十多个国家,在世贸组织的谈判中一直提倡农产品完全回归自由贸易的规范,成功地对抗美国和欧盟农业的竞争。

(二)转向双边自由贸易政策

多边主义固有弱点让澳大利亚的贸易政策在90年代开始出现困境。自1992年起,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相继成立,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壁垒和集团对抗导致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出现波折。世界贸易组织由发达国家倡导建立,其中某些规定只对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有利,因而发展中国家纷纷拒绝参与多边的自由贸易谈判。澳大利亚倡导成立亚太经合组织目的之一就是想要通过该经贸论坛来达成区域性贸易自由化的目的,但是亚太经合组合是各成员采取自愿的方式来达成协定,实际上并无约束成员行为的功能,更何况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之间也存在着许多的利益冲突。因此,1996年霍华德联合政府上台后,就决定在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更要采取具“积极性”和“结果导向”的双边自由贸易政策。在《1997年澳大利亚外交贸易白皮书》中,霍华德政府就明确地表示,加强双边关系将是未来澳大利亚贸易政策的重点之一。因为通过双边自由贸易谈判,澳大利亚可以依照各国不同的市场需求,实现澳大利亚商品的出口和贸易投资的进行,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未来澳大利亚的贸易策略将会建立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基础之上,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政策能有效地扩大澳大利亚的贸易投资,进而提升国家生活水平和经济表现。澳大利亚之所以转而提倡双边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在国际形势方面,90年代末期国际局势的变化,迫使澳大利亚的贸易政策不得不做出调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许多亚洲国家对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危机发生时的不作为而强烈不满,开始对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多边经济贸易体制感到深深失望,转而倡导“亚洲价值”的重要性。1997年12月召开的东盟与中日韩论坛并没有邀请具有西方历史文化背景的澳大利亚参加。这让澳大利亚深感不安,认为这会让澳大利亚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被边缘化。尽管澳大利亚想要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弥补不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遗憾,但由于各国对农业和劳工问题始终无法达成共识,造成1999年西雅图和2003年坎昆两次部长级会议的谈判失败,“使得澳大利亚实现多边贸易自由化的目标遥遥无期”。[3]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双边贸易协定在20世纪末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至1999年底,全世界已有57%的商品是在自由贸易协定的保护下交易的,到2005年为止,已有330个自由贸易协定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架构下运行,全世界只有蒙古国没有签署任何的双边贸易协定。因此,顺应世界经济趋势、避免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落后于其它国家是澳大利亚推动双边自由贸易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在贸易政策方面,澳大利亚希望通过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一方面可以维持国家经济繁荣,另一方面可以成为澳大利亚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途径。根据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统计,对外贸易是澳大利亚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出口贸易占澳大利亚政府财政收入的1/4。因此,为了有效地保障澳大利亚商品的出口稳定,并加速世界各国开放其国内市场的速度,澳大利亚政府认为有必要与其它国家,特别是经济活力最热的东亚国家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而且由于自由贸易协定需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运作,所以能够有效地约束各国遵守入世承诺,并有助于缔约国与其它国家在贸易谈判上达成共识,最终完成澳大利亚多边贸易自由化的目标。2004年11月,澳大利亚前贸易部长维尔在智利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联合部长会议上就表示:“自由贸易协定已被视为是促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自由化的主要途径之一。”[4]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是互补的原因在于双边贸易协定所包含的国家范围较少,且双方通常在地缘、文化、经济上关系较为紧密,所以比较容易达成妥协。而且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范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不可能对非会员国进一步提高贸易限制措施。所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能够落实澳大利亚多边贸易自由化的理念。

截至2009年初,澳大利亚已对外签署了六个自由贸易协定,其分别为:1983年澳大利亚-新西兰紧密经济关系协定、2003年澳大利亚—新加坡自由贸协定、2004年澳大利亚—泰国自由贸易协定、2005年澳大利亚—美国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澳大利亚—智利自由贸易协定和2009年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已成为当今澳大利亚贸易政策上的重要一环。

二、澳大利亚推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策略

澳大利亚一直倡导自由贸易政策,是由于经济结构和国家实力决定的。无论采取多边的自由贸易政策还是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都是为了更大程度上实现国家利益。为了这一目的,澳大利亚积极推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

(一)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原因

2002年5月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访华期间,主动向中国前总理朱镕基提出签订“澳大利亚—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构想。2003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澳大利亚时,便表示愿意接受霍华德先前的提议,双方共同发表《中国澳大利亚经贸框架协定》,2005年两国完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后,从2005年4月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第一轮谈判,到2010年7月中澳双方进行了15次谈判,历经曲折坎坷,至今仍在进行谈判。澳大利亚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有以下考虑:

第一,中澳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能源、原材料等战略资源不足的矛盾,而澳大利亚有着丰富的资源,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较强,中国已成为当前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从2001年到2006年,中国从澳大利亚的进口额和中国到澳大利亚的出口额年均增长了 29%和31%,分别高于中国进口和出口的平均增长水平。“到2006年,中国从澳大利亚的进口达到了193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总额的2.4%,但却占到了澳大利亚出口额的15.6%”。[5]43因此,澳大利亚国内不断地要求政府加快澳中之间贸易自由化的速度,使得澳大利亚商品能够顺利进入广阔的中国市场,实现经济利益。

第二,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对澳大利亚的影响。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亚太地区积极进行经贸外交。特别是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继北美、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澳大利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由于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农业为出口导向的国家,而2004年1月中国与东盟开始实施的早期收获计划,将会“使澳大利亚农产品在两地遭受歧视性待遇,澳大利亚农产品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造成其经济损失。[6]此外,中国先行与澳大利亚的邻国新西兰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将会对澳大利亚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农牧业的发展。因为新西兰农牧商品的出口结构与澳大利亚类似,中国与新西兰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会导致澳大利亚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第三,澳大利亚想通过经贸合作实现融入亚洲的政治考虑。澳大利亚希望通过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为自己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帮助澳大利亚实现参与东盟加三的进程。在亚洲经济危机过后,亚洲国家特别是东盟成员国家认为与澳大利亚合作将会引进美国的势力,破坏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因而拒绝澳大利亚加入“亚欧会议”和东盟10+3论坛。为此,澳大利亚希望通过与中国双边自由贸易所形成的经贸利益,激发东盟各国与澳大利亚合作的意愿,实现澳大利亚参与东盟10+3进程的目的,实现其“面向亚洲”的政策。[7]

(二)澳大利亚推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策略

1.以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为筹码

对澳大利亚来说,进入广阔的中国市场是推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最重要的原因。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资源供需严重不平衡。因此,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的中国市场吸引了拥有着丰富资源的澳大利亚。其中,农牧业是澳大利亚政府最重视的部份。“澳大利亚有60%的农产品仰赖出口市场,且占澳大利亚全部出口的20%”,[5]8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国,澳大利亚又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所以在中澳自由贸易谈判中,开放中国农业市场是澳大利亚的首要目标。另外,中国的服务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对外开放步伐缓慢,虽然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34.3%增加到2005年的40.2%”,[5]84但是中国服务业的体制不健全,整体水平距离世界平均水平(67.7%)还有很大的差距。澳大利亚近年来极其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占 GDP的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超过了70%”,[5]85由此可见中澳两国服务业的差距,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一旦达成,澳大利亚将会在农业与服务业方面成为赢家,可以领先美欧等发达国家,抢夺进军中国农业市场和服务业市场的先机。

中国深知本国的经济结构的发展不均衡,所以在自由贸易谈判中对国内弱势产业大多采取保护政策,尤其是澳大利亚最积极投入的农业和服务业。针对中国的保护措施,澳大利亚打算利用中国对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渴望,来换取中国同意在自由贸易协定上就所有领域进行谈判。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反倾销调查的头号受害国,深受反倾销的危害,经过一次次败诉,中国认为在与其它国家进行经济合作时,必须以首先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免再度遭受贸易倾销制裁。在中国看来,获取市场经济的地位比自由贸易协定更具有深层意义。在2005年4月,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访问中国时流露出要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成功地获得中国答应在自由贸易协定上展开全面性的谈判,包括农业、服务业和投资等敏感领域。这是澳大利亚推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重要策略,因为这是中国首次允许无任何例外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此前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也有480种商品被排除在外。同年5月,两国正式启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首轮谈判。截至2010年底,中澳双方已完成了15回合的谈判工作。

2.以美澳同盟、日澳同盟作为政治筹码

2005年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结束中国访问的行程时曾表示,各界若将自贸谈判当作澳中关系友好发展的基准点,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虽然中国是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澳大利亚的经贸利益必须仰赖中国的发展,但是美国却是澳大利亚长期以来最重要的政治安全伙伴。澳大利亚需要在地理和历史之间抉择中寻求归属感,霍华德联合政府将亚洲作为其外交中心的同时,放弃了全面融入亚洲的提法,强调保持与欧美传统盟友经济、安全等重要关系。从1996年台海危机到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霍华徳政府的国防政策都紧随着美国,坚持要当美国在西太平洋维持区域稳定的“南锚”,逐渐形成所谓的“霍华德主义”。在911事件后,澳大利亚通过《澳新美安全条约》中的防卫条款,全力支持美国的反恐战略部署。在2001年和2003年协助美国出兵阿富汗与伊拉克,并在 2004年 7月成为第一个加入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国家。此外澳大利亚还通过经贸方式来维持与美国之间的安全联系,尽管澳大利亚会损失部分经济利益,但澳大利亚仍然在2005年1月正式启动延期多年的澳美自由贸易协定。

霍华德政府亚洲政策的调整,引起中国关注,因为澳大利亚特殊的地缘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对中国来讲意义重大。在新保守主义的影响下,2000年以来美国政府将中国定位为“非敌非友”和潜在对手竞争,导致中美关系陷入低潮。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名义积极在中国周边进行军事部署,一方面通过美日同盟强化西太平洋岛链的存在强化对中国的围堵,另一方面借助澳新美安全公约巩固南太平洋安全同盟。此外,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剧增,为了确保能源供给,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自然成为中国重点发展关系的国家。因此,从2002年开始,中国将发展与澳大利亚的关系已经纳入的周边大战略中,运用日益增强的经济影响力,加强与澳大利亚的经贸联系,化解美国联合澳大利亚围堵中国的策略,并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在2002年8月,中澳两国“签订价值250亿澳元的液化天然气协议”,[8]成为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单项出口合同。2005年4月,中国改变过去在澳大利亚参与亚太事务的议题上不表态的做法,表示支持澳大利亚参加年底的东亚高峰会。澳大利亚想利用中国对美澳同盟的担心,通过与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作为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筹码,获取中国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的某些方面的妥协。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的进行平衡战略,因为中美关系并不是零和游戏,不同于过去冷战时的美苏对峙,目前中美双方都希望可以发展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这就给了澳大利亚利用美澳同盟在中澳自贸谈判上讨价还价提供了空间。

随着澳中关系的迅速加温,过去长期作为澳大利亚第一大经贸伙伴的日本,近年来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拓展与澳大利亚的关系。2002年1月,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东南亚时,就向东盟五国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构想,希望能在东盟家中日韩的基础上吸纳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该年5月,小泉在访问澳大利亚时,便进一步向霍华德表达经济合作的意愿,两国并达成推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共识。2007年4月,日澳自由贸易谈判正式启动,并于2009年3月完成第八回合谈判。在政治安全上,早在1997年起,日本与澳大利亚就决定要加强在区域安全与防务的合作。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不但从2002年开始与澳美两国每年召开“三边安全对话”,2006年3月更首次将会议提升至部长级别。2007年3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来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共同发表《日澳安全合作联合宣言》,这是“日本第一次与美国以外的国家缔结安全协定”。[9]

强化中的美澳同盟、日澳同盟,可以说是澳大利亚在中澳自贸谈判上的有力筹码。因为对中国来说,美国、日本与澳大利亚的军事联盟如同一个亚洲版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中国的理性选择就是通过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加强与澳大利亚的经贸依存关系,并进一步推动双边安全合作,使得澳大利亚在中美战略关系上扮演一个中立的角色。

面对澳大利亚想通过美日力量抗衡中国的谈判策略,中国近年来也积极拓展与新西兰的外交关系,平衡澳大利亚在自贸谈判上的优势。2008年4月,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成为中国第一个与发达国家达成的自贸协定。由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商品出口结构类似,中新自贸协定意味着澳大利亚商业机会的流失,经济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作为中等强国的澳大利亚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仍有很大的局限性。澳大利亚想要借助美日澳三国的密切关系作为平衡中国力量的杠杆,但是随着澳大利亚对中国经济依赖的加深、中新自贸协定的成功签署、日澳自贸谈判中农业问题的阻碍,这使得澳大利亚在与中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上所能做的政策选择并不多。因此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中,中国可以积极应对澳大利亚的谈判策略,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中澳自贸区进程,维护国家利益。

[1]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8,World Trade Organization[EB/OL].http://www.wto.org/english/res_e/statis_e/its2008_e/ section1_e/i08.xls.

[2] Ann Capling.Multilateralism versus Bilateralism[M]//In Ann Capling ed.All The Way with The USA.Sydney:UNSW Press,2005:18.

[3] WTO部长级会议失败记忆:从西雅图到坎昆[EB/OL].(2005 12 17).http://news.sina.com.cn/w/2005 12 17/1704860915-2.shtml.

[4] Vaile Welcomes APEC Best-Practice FTA Principles”,Minister for Trade,Media Release,19 November,2004[EB/OL].http:// www.trademinister.gov.au/releases/2004/mvt092_04.html.

[5] 张海森.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自由贸易区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6] 澳媒体评论澳大利亚将在亚洲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EB/OL].http://au.mofcom.gov. cn/aarticle/jmxw/200407/20040700254785.html.

[7] 张秋生.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史(1940—1995)[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2.

[8] 中国向澳洲财团批供气合同[EB/OL].(2002-08-08).http:// 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2180000/newsid_21809-00/2180985.stm.

[9] 刘新华.日澳关系演变及特点[J].当代亚太,2007(6):14.

F752

A

刘刚(1986),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区域一体化。

猜你喜欢

贸易协定双边谈判
RCEP:中国称,世界最大贸易协定使其有了应对2022年挑战的“有力抓手”
俄乌第五轮谈判
RCEP:中国、东盟今天签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并为印度敞开大门
电子产品回收供应链的双边匹配策略
从NAFTA到TPP:自由贸易协定竞争政策议题的晚近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家谈判改变了什么?
新型自适应稳健双边滤波图像分割
区域贸易协定与世贸组织管辖权竞合与协调
双边同步驱动焊接夹具设计
中厚板双边剪模拟剪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