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2011-08-15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高峰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肖高峰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肖高峰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资金运动规律,这里指的资金不仅仅是医院自有资金部分,还包括投资者、借贷者提供的所有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即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是在会计核算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会计、统计以及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对医院在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所占用的各种财产物资和所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并对医院的发展提出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市场经济环境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收支核算,它已经是价值管理的回归,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医院在开展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必然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服务活动的不断进行,资金的收支活动不断发生,资金的运动就构成了医院的财务活动,财务活动中形成了各种财务关系,包括与政府、与投资人、与金融部门、与债权人债务人、与医院内部各科室、与职工个人,各种财务关系之间形成了不同的财务管理内容。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产权不清 产权不清是指国家所有权职能的行使和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不独立,没有独立的机构或部门按法定程序对医院资本的保全和增值真正负责。财政部门虽负有监管的职责,却将监管的重点放在企业,而医院的主管卫生部门却只在业务上负责指导监督,对资产管理几乎不闻不问。由于国家对医院资产未实行有效监管,导致医院资产的购建、使用、占有和处置的权力都掌握在医院手中,国有资产成了医院资产。医院可以不履行任何审批手续,任意购置资产,随意变卖、转让、低价处置资产。由于医院产权不清,医院缺乏对医院债务真正承担责任的主体,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不清,医院既受行政干预过多之苦,也为缺乏产权的约束所害。
(二)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目前的卫生管理政策、财政政策等客观条件制约医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卫生是带有一定社会福利性的公益性事业,享受政府财政预算等相关补助,财政拨款的分配数额直接影响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现行的卫生管理政策和财政政策要求医院自身的事业性收入补偿其业务开支及管理费开支中预算拨款的不足部分,而财政部门在卫生人员经费、医院设备更新和维护等方面未给予拨款补助或只补助其中很少一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收支平衡,对财务预算产生巨大的冲击,也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和良性循环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在编制财务预算过程中还存在领导和财务部门依据以往决算数据而制定年度预算,缺乏对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认识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参与,造成财务预算的主观性较大。
(三)医院财务成本核算管理不健全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核算原则和方法上与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相差甚远,无法科学地开展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导致医院的投资者和决策者无法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从而也影响了医院的投资和发展。目前的医院成本核算还没有全方位、多层次展开,没有达到全部成本核算。多数医院核算重点放在大型医疗设备、药品和科室承包上,虽在短期内增加了收入,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并且公立医院多是政府投资举办,存在着公用资产界定不清、概念不明、体制不顺等问题。加上卫生行政部门拥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若缺乏成本核算管理,则不仅容易造成人满为患,而且容易导致医院人力成本过快增加。
(四)医院资金使用缺乏有效财务监管,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资金的良性循环是实现医院整体目标和战略的有力保障。目前不少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着资金黑洞和私设小金库的现象。由于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因医院基础建设、高端设备购置等造成医院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事件屡见不鲜。另外,无统一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存在人为操纵成本和费用,任意调节收支节余的现象,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的提取和使用不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处罚不力,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管理决策被误导等情况时有出现。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完善对策
(一)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建立权责分明的资产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政府作为医院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在医院管理中的影响有限,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为追求局部利益而违背政府办医目标的情况。按照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管办分离”原则,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强调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依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可建立独立于投资者(如各级人民政府)的自主管理机构(如由卫生、国资、财政、计委等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等),享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和财产权,并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政府通过理事会对医院的运作实行监管,保证政府意图的贯彻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可见法人制度在政府和公立医院间能起到较好的杠杆调控作用。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控制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应按照“预算归口管理、限额下达控制、三级目标统一”的原则,由一级医院总预算、二级归口职能部门预算和三级临床、医技等基层单位预算组成,实行以财务预算为主,将全院所有处、科室收支都纳入医院预算体系的全面预算管理。应走出事业单位单纯的经费预算管理的误区,明确全面预算涵盖的财务规划、财务控制、业绩管理的分析控制内容,掌握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制定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确定各预算责任中心,本着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基本方针,以实现医院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目的,形成以医疗服务收入预算为起点,扩展到材料采购、医疗成本、医疗服务费用、资金等各方面的预算,从而形成一个包括业务预算(医疗服务收入、医疗服务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医疗服务费用、医疗成本、管理费用等预算)、财务预算(现金流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收支总表等)和专门决策预算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各责任中心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出科学合理地月度、季度、年度预算报表,并适时进行进度和业绩分析,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和建议。
(三)加强医院成本核算,进行绩效管理 医院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学会成本管理,正确评价财务绩效,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虽然医院成本核算没有统一的标准、流程、方法,但可以逐步建立一套健全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规范医院的相关财务管理行为。实行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节省开支,减少浪费,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绩效和市场竞争能力。在公立医院中,可以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对成本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反馈分析,奖惩考核。制定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包括收入、支出的归集,间接费用的分摊方法,成本核算考核的指标和考核方法,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内部服务价格等,不能盲目追求收入总额的增加,应强化收支节余的管理。成本核算不仅是一个成本计算系统,也是一个成本控制系统,要有效地实施,必须使全院职工具有强烈的成本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不断改进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提倡披露相关会计信息 目前国内大多医院财务监管体系不完善,造成盲目购置医疗设备、有物无账及有账无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致社会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度日趋低下,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接受政府、社会及个人的资助并享受免税政策,使其必然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严格监督。在资产管理上,固定资产登记表、低值易耗品报表及财务信息或财务报告等是反应资产走向最直接可靠的会计信息,和其它国有企业一样,会计信息是反应组织财务运转及经营状况的有力证据。会计信息的公开或披露可以帮助捐赠人了解所捐资金的用途和去向,可以对潜在投资会员和潜在捐赠人提供决策激励。从医院外部而言,透明的医院财务信息有助于各行业、各阶层群众更好地了解医疗服务流程,减少误会和分歧,良好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医院无形资产的增值,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有助于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从医院内部而言,能更好地促进内部医务人员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使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化,所以会计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目前进展仍较缓慢,要在短期内取得有效的成果,应大胆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应按照财务管理的合法性、计划性原则,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预测协调事业发展和资金供应能力的关系,合理编制预算,统筹安排各项资金,依法组织收入,积极筹措资金,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财务规章制度,提高会计核算、监督和财务管理的能力。
[1]予季:《公立医院必须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卫生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2]阎惠中:《迎接新的医改,化解质量症结》,《中国医院管理》2007年第1期。
[3]李秀青:《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研究》,《中国卫生资源》2007年第1期。
[4]罗大刚:《在新医改下国有公立医院生存的思考》,《现代经济》2008年第9期。
(编辑 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