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紧缩环境中的投资机会
2011-08-15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捕捉紧缩环境中的投资机会
□本刊编辑部
本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1年以来,央行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已在21%的高位,中小银行也在17.5%的水平。同一天,央行还重启暂停5个月的3年期央票发行。市场对于3年期央票替代“提准”的预期破灭,面临公开市场回笼与上缴准备金的双重压力。
就在存款准备金率宣布上调的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四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达5.3%,尽管比3月份下降了0.1个百分点,依然处于2008年7月以来,又是今年以来的第二高位,超过市场预期。
纵观今年以来的五次准备金率上调,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被频繁使用,宏观经济政策部门用意均在合理调控市场流动性、逐步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央行在早先公布的201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达了对通胀走势的担忧,在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时指出,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全球宽松政策导致全球通胀预期明显上升,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国内价格则面临结构性和趋势性的价格上涨与通胀预期交织影响的挑战。因此,通过同时动用两大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对外界释放出应对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的政策信号,也显现出当前流动性压力较大的现实。
在当前通胀压力处于高位、总需求扩张较快的情况下,控制通胀压力将是短期内宏观经济政策部门的首要任务,未来数月货币政策继续维持从紧态势。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紧缩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市场对经济增速正在下降的担忧有所加重。今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659亿元,尽管同比增长32%,但与今年1~2月的34.3%增幅相比,小幅下滑,而相比去年11月的增幅高点39%则回落得更加明显。今年4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 I)在3月份短暂回升后再次回落,显示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正在形成。
除了通货膨胀与流动性过剩,市场更为担心的是宏观经济增速下降表现在微观层面上的影响,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乏力。据统计,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环比虽然增长8.07%,剔除金融类公司后,可比公司一季度净利润环比下滑10.01%,而去年四季度可比公司环比增幅为14.3%,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滑的拐点已在今年一季度形成。
一系列负面因素影响下,投资者需要耐心和善于发现的眼光,依然可以捕捉到投资机会,寻求适合自身的资产保值增值方法。
在结构性差异等内部因素以及货币政策紧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A股市场短期内较难出现系统性机会,更多地呈现为结构性机会。分化的市场环境可能持续较长时间,投资者宜“本金保值、再谋增值”,不断寻找估值相对较低的板块快速进入,拉升后迅速撤退。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布局方向的上市公司值得关注,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政策不断刺激,会出现阶段性行情。在人民币升值加速的趋势下,金融、地产、造纸、航空等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及估值水平,存在一定投资机会。
各类基金品种中也蕴藏着投资机会。近期,保本基金和债券基金等低风险投资品不约而同地迎来发行“高潮”,某种程度上成为市场资金的“避险地”。激进的投资者,可在指数相对较低时介入杠杆基金,博取超过指数涨幅的收益,于高位及时获利了结;相对保守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分级基金的稳健部分,赚取稳定的收益。
股市以外的投资机会正进入投资者的视野,信托产品的预期固定收益率引人关注。以房地产信托为主的信托项目年收益率普遍超过10%,有的项目甚至达到20%以上,同时风险并不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由此受到投资者青睐。然而,该类投资计划资金门槛要求为100万元甚至300万元以上,多数中小投资者难以参与。此外,该类信托产品还面临资金被挪用、项目无法完工和楼盘滞销三种风险,投资者在购买该类产品时,不要仅被预期收益率吸引,必须注重项目本身及开发商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