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计量观看公允价值与产权保护

2011-08-15孙志梅李秀莲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产权保护现值公允

孙志梅,李秀莲

(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从计量观看公允价值与产权保护

孙志梅,李秀莲

(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公允价值是经济学中价值概念的会计表达,是计量观下的必然要求。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集合,会计作为一种利益分配的协调机制,具有契约维护功能,公允价值有助于实现产权保护。中国新会计准则中适度引入公允价值也是产权保护的一种体现。

计量观,公允价值,产权,契约

会计行为具有经济后果,在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工具。计量观认为,应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并且更好地保护各产权主体的利益。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

在会计中,“公允”一词经常被用于描述企业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业绩,也就是说是否做到了对客观经济业务的公允表达。公允价值是经济学中价值概念的会计表达,是反映会计要素本质特征的现值概念的体现,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就是基于价值和现值做出的反映。

中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把公允价值作为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相并列的一种计量属性。严格意义上说,公允价值不能作为一种单独的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相提并论,并且由于它的抽象性,可操作性不强,只能是一种理想中的、不可能达到的观念上的价值,所有的计量属性的基本要求或标准都应该是尽可能客观地反映交易或事项的公允价值,只要某种计量属性能够使得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得以公允表达,那么就是一种公允价值,也即在各种不同的前提假设下能反映不同的客观价值。由于市场的缺乏及非完全有效以及各种估价技术的不成熟,财务会计无论采取何种属性,都只能近似地取得交易或事项的公允价值,其作为一种理念,只能不断地加以趋近,无限接近,却不可能完全达到。

二、计量观下的公允价值

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与计量观秉承两种不同的理念,信息观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会计信息具有决策有用价值,会计信息应该充分披露以提高其决策有用性,而计量观下则认为市场并不总是有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提供的会计信息含量是有限的,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需从改进计量属性着手。

“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是一种财务报告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在具有合理可靠性的前提下,会计人员应负责将公允价值融入财务报表中,从而认可他们在帮助投资者预测公司内在价值时应承担的义务”。在计量观下,认为报告净收益只能解释报告日前后证券价格变动的很小部分,应该将公允价值引入到会计计量中,提供更真实的盈余信息,从而减少投资者依据会计信息作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增加财务报告的有用性。

1995年G.A.Feltham 和J.A.Ohlson提出了著名的净盈余理论(Clean Surplus Theory),也称残余收益模型(Residual Income Model),“该模型是从一对简单的会计关系——净盈余关系(the clean surplus relation,简称CSR)来推导财务报表的重要属性。这一关系界定了权益的期末账面价值一定等于期初余额加盈余减股利。”“某一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MV)可表达为权益当期账面价值(BV)和未来预期超常盈余现值的一个函数”[1]。

该模型的一个特例是“无偏会计(Unbiased Accounting),即所有资产和负债都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价的”,无偏会计是计量观的极端情况[2]。从奥尔森模型中可以推导出,公司的市场价值由当前账面价值和未来超常盈余的现值共同决定,如果会计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那么更多的信息将进入报表,从而体现到账面价值上,而不需要由投资者对历史成本计价法下隐藏于报表之外的超常获利能力作出估计,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减少了投资者在估计过程中出现偏差而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提供的信息相对具有更高的含金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三、公允价值有助于维护产权契约

1.企业是一个契约耦合体

现代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是以一个契约来代替一系列市场契约,企业是市场合约的替代物,而且是一个长期契约。完整地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包括与债权人签订的债务契约、与股东签订的股权契约、与管理者签订的经营契约、与员工签订的雇佣契约、与消费者和供应商签订的商事契约、与政府签订的税收契约以及与注册会计师签订的审计契约等。如果从广义利益相关者角度看,契约关系还包括与社会公众之间一种隐含的社会契约。

但是,企业契约同样会包含不确定性,在契约签订之前无法预料到未来所有的情况,更无法对各种情况下的行为作出界定和规范,即使在事实上可以,但由于订约成本的高昂性也使其在经济上不具备可行性,所以企业作为一个长期契约总是不完全的,不仅在契约签订时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在契约履行过程中同样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契约是不完备的。

2.契约主体亦是产权主体

产权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一些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在产权理论下,公司被视为一群有自身利益的个人的组合,组成企业的每个人都为企业的生产过程提供某种投入(人工、管理技能、资本、原材料和技术等)。他们提供这些投入是期望能从其投资中得到报酬。此外,每个人都十分清楚,其他个人也会采取行动来最大限度地谋取他们的而不是别人的利益。有利益就会有冲突发生,为了减少这些冲突,人们便签订契约来具体规定在各种可能情况下每个人享有公司产出的特定权利(亦即每个人的产权)[3]。企业的参与者将各种要素投入到企业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各参与者之间彼此交换经济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过程,而且各产权主体是否参与企业契约耦合体,取决于其对参与企业契约所获报酬是否超过进行其他经济活动所获得报酬的预期,这也说明各产权主体都是理性的。

3.会计在企业契约维护中的作用

会计作为一种反映性工具,对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要尽可能“如实反映”,但是透过会计处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简单的数据背后隐含了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且会计信息一经披露就会对相关利益各方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4]。

传统会计更多的强调决策支持功能,而忽略了产权保护功能,更没有重视会计的社会调控功能。会计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协调的工具,对各种产权主体的利益进行保护,最终达到社会公众的福利最大化。Shyam Sunder在“Theory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中有这样的论述:“会计有助于实施和推行企业所包含的契约。为了使企业运转,会计承担着五方面职能:即计量各个主体对于企业资源集合的投入;确定并支付每个主体的约定利益;把其他主体履行约定义务和获取约定利益的情形告知相应的主体;帮助维持一个缔约地位和由占有者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市场,以使主体的辞职或届满不会危及企业的存续;由于多方主体的契约是分期商定的,它向所有参与者提供真实信息的共同知识,以便进行协商和拟定契约。”

4.公允价值是产权保护的重要工具

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计量属性,现值是其直接表达,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等是其间接表达。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确定的,排除了关联方交易的情形,因而契约中各方都是认可的,并且体现了产权的基本要素“公开、公平、公正”,是利益相关方进行产权保护的重要工具。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之所以爆发,部分原因归咎于会计未能提供及时的信息,投资者的权利没有得到保护。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公允价值呼之欲出,主要缘由就在于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适宜的计量属性。随着巴林银行的倒闭,会计陷入一片尴尬的境地,过分滞后的会计数据显得苍白甚而至于有些滑稽,历史成本备受责难,历史成本主导下的会计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极其有限,甚至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但是在金融工具的过度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缺失中,公允价值计量也使全球金融业遭受严重打击,美国五大投行纷纷破产,全球经济陷入恐慌。公允价值的产生是为了保护产权主体利益,但在非市场环境下没有正确运用公允价值,又使得产权主体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

会计六大要素中,资产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其他要素的计量均取决于资产的计量。而资产的本质特征是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资产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未来经济利益的多少,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就是资产价值的最好表达,现值计量是会计计量的目标。因此,只有注重现值计量,才能使公允价值更好地发挥对产权保护的作用。

四、中国当前适度引入公允价值是产权保护的一种体现

在一定的会计规范下产生的会计信息并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代表了一定的经济意义,不同的会计规范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不同主体的利益,使得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也就是说会计是具有经济后果的。Zeff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些个人或团体行为的后果被认为可能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根据经济后果的观点,不同的计量模式下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有时甚至会大相径庭,会计准则对财务信息的披露和呈报做出规范,不同的准则规定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格局。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很重要,其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经济利益,或者说,是一种控制资源再分配的权力。

产权保护导向的市场化改革必然要求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改革与之步调一致,产权、公允价值与会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追求价值计量是会计产生、发展和变革的内在诉求,价值计量实现了公允价值与产权会计的对接,是会计发挥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功能的坚实基础。中国2006年对原有16项准则进行了修订,并出台了22项新准则,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准则一个显著的地方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应用范围增加,公允价值计量不仅体现了产权制度的根本要求,而且有助于产权制度的改进以及产权功能的实现。但是中国当前对公允价值的态度是适度引入,而不是完全引入、全盘铺开。可以看出,国内当前对于会计准则的开放采取的是一种谨慎态度,在逐步推进公允价值的路线图中体现了基于各国环境的差异而显现的不同,各国市场环境不同,利益保护倾向也不同,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折射出一国在产权保护上的倾向性[5-6]。

价值处于不停的变化中,有升有降,随着交易环境和交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完全的公允价值模式就是双边确认。可以说,当前对于资产减值的处理实际上没有体现完全的公允价值理念,仅仅是一种从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的过渡模式。此外,中国新准则规定长期资产的减值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允许转回,全盘否认了资产在后续期间价值回升的可能性。

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需要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方面的互动。只有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进行管制,才能保障其决策有用性。当前中国缺乏统一的价格市场体系,直接取得该类资产的市场价格存在困难,无法实现公允价值应用层次中的第一层次;而取得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以作参考,可行性也会受到质疑;第三层次中现值计量的准确性依赖于完善的资产评估体系和估价技术,所以大力发展中国的资产评估业,对于促进公允价值在中国的应用至关重要[7-8]。

[1]威廉 R.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M].3版.陈汉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威廉.H.比弗.财务呈报:会计革命[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瓦茨、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夏恩·桑德.会计与控制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孙丽影,杜兴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管制安排[J].会计研究,2008(11):29-35.

[6]曹越,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改革[J].会计研究,2009(2):28-34,93.

[7]张荣武,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J].会计研究,2010(1):28-34,95.

[8]ZEFF,STEPHEN A..THE RISE of‘Economic Consequence’ [J].Journal of Accountancy.1978,146(12):56-63

Fair Value and the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from Measurement Perspective

SUN Zhi-mei,LI Xiu -lia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 ,China)

Fair value in accounting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concept of value in economics,which is the need of measurement perspective.Enterprise is essentially a nexus of contract with stake- holders.Accounting,as a mechanism of making interest assignment harmonious,has the function of maintaining contract;in addition,fair value is helpful for protecting property rights.In our country,fair value is introduced moderately,but not widely,which also embodies the idea of protecting property rights.

measurement prospective;fair value;property rights;contract

F235

A

1009-315X(2011)06-0580-03

2011-05-23;最后

2011-07-23

大连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086405)。

孙志梅(1982-),女,山西大同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会计理论、财务会计、产权会计研究。

(责任编辑 董邦国)

猜你喜欢

产权保护现值公允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债务融资、产权保护和创新投入——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净现值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不足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论提高不动产产权保护精准度的若干问题
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公允价值影响了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吗?
中央出台产权保护顶层设计 这些大问题关系所有人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资金时间价值基础运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