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14例

2011-08-15磊,张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断流贲门食道

李 磊,张 华

(黄山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安徽 黄山 245000)

肝硬化门脉高压可以导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和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等严重并发症,目前治疗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且治疗方式不断创新,现就114例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14例,男性68例,女性46例,年龄17~70岁,其中乙肝后肝硬化82例,酒精性肝硬化17例,丙肝后肝硬化9例,混合性肝硬化6例,肝功能分级:child A级23例,B级81例,C级10例。行择期手术81例,急诊手术15例,预防性手术18例。

1.2 临床表现 全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呕血、便血和腹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有上消化道出血史51例,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提示:中度-重度食道静脉曲张。

1.3 手术方式 术中经胃网膜右静脉插管入门静脉测自由门静脉压 (FPP),择期断流术17例测FPP,脾肾分流加断流7例均测FPP。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78例,脾切除加改良sugiura手术29例,脾肾分流加断流术7例。

2 结果

术中测 FPP:断流术开腹后(40.8±0.8)cm H2O,关腹前(28.6 ±0.5)cm H2O。断流联合分流开腹后(40.2 ±0.6)cm H2O,关腹前(27.8 ±0.4)cm H2O,手术前后下降明显,P<0.01。近期急诊手术死亡3例,为20%,主要原因是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贲门食道周围血管离断术行择期手术死亡4例,为5.1%;2例为膈下脓肿并胸腔积液,大量腹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死于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其中1例合并肝性脑病;1例术后7 d出现胃底瘘,给予空肠营养,充分引流而愈。改良sugiura手术死亡2例,为6%,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腹水感染,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均为60岁以上,肝功能B~C级病人。7例脾肾分流加断流术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肝性脑病,有2例合并胸腔积液,行穿刺后愈。

3 讨论

门静脉高压症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是门脉高压症最重要的并发症,同时合并有严重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目前外科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针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理想的外科治疗方式,不但要求手术操作简单,而且能降低门脉高压,预防出血,同时还要维持门静脉血流量向肝灌注,防止肝性脑病。

贲门食道血管离断术是一种针对胃脾区,特别是胃左静脉高压的手术,目的性强,止血作用明显,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维持一定的门静脉压力,增加门静脉的灌注量,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其功能改善,因此断流术是较理想的术式,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1],而且成为急诊手术首选术式。但断流术可使门脉高压性胃病加重,或侧支血管再生而致再出血,不能达到充分治疗目的,本组2例均为术后再出血而死亡。手术中体会: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时不要损伤胰尾,应紧靠脾门结扎脾血管,创面止血彻底,左膈下引流通畅,避免感染而造成左膈下积液形成。切忌大块组织结扎,防止线结滑脱。本组2例因术中止血不彻底而再次手术止血。1例因脾静脉回缩,腹腔内大出血,再次手术止血,术中近端裸露胃大小弯侧前后壁应浆膜化,防止胃壁坏死,导致消化道瘘。本组1例出现胃底瘘,可能为此情况。

改良sugiura手术,即联合断流术,在贲门食道周围血管离断后,于贲门上2 cm处用吻合器完成食道横断吻合,改良sugiua手术止血效果令人满意,再出血率低,简化了手术步骤,还避免开放食道腔造成的感染,但同时也可看到术后胃侧的门静脉压力会更高,可发生或加重门静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同时也有出现食管瘘或食管狭窄缺点[2]。本组2例均发生吻合口瘘而死亡,我们体会,年龄60岁以上,肝功能child B~C级,腹水大量者,应尽量避免行改良sugiura手术。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由杨镇提出[3],方法是保留胃左静脉主干及食道旁静脉,仅离断其进入胃壁和食管壁的穿支静脉,其余步骤同断流术,该手术在传统断流所要对食管胃底区的危险血运彻底阻断的基础上,保证了机体部分门静脉血经胃冠状静脉-食管旁静脉-半奇静脉自发性分流,同时加附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促进门静脉、奇静脉间侧支循环建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生理条件下的合理分流,既能维持必需入肝血流,又适当降低了门静脉的压力[4]。有研究发现,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门静脉血流量(PVF),FPP,腹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改善情况,近期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较传统术断流术均显著降低,复发出血和PHG 发生率较传统断流术低[5,6]。

脾肾分流加断流既能阻断食道下段和胃底出血区反常血流的侧枝,又能疏导门静脉系统高血流状态,适当降低门静脉压力和血流量,同时保持良好的门静脉血肝灌注,止血效果好,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消除腹水明显,本组7例术后腹水消退较快。但由于手术扩大了范围,增加了创伤,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①年龄小于55岁,无心肺脑肾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②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为A或B级,无活动性肝炎,以择期手术为主,本组7例均为child分级A或B级;③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中度以上;④彩超示门静脉血流向肝血流或双向血流;⑤术中结扎脾动脉后FPP高于出血阈值(22 mmHg)。手术通常先行脾切除中心性脾肾静脉吻合,因为门静脉压力降低可使断流操作容易。如脾切除后不能判断行分流时,可先作断流术,然后根据术中门静脉压力值和脾静脉张力的变化决定是否行分流。术中脾肾静脉吻合口应控制在1.0 cm以内,可以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尽量避免急诊大出血或门静脉不明显时采用联合手术。根据报道[7]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远期出血率低于断流术,术后腹水消失率、远期生存率高于断流术。

脾动脉结扎后FPP值对术式选择起重要作用,如果FPP值较开腹前下降非常明显,说明内脏血流增大在FPP升高中起的作用大,如较开腹下降不明显,说明肝脏阻力在FPP升高中作用大。结扎脾动脉后FPP低于出血阈值22 mmHg,可后行断流,否则通常需行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8],术式选择不能仅根据术者的经验和习惯,应依据门静脉血流的动力学状况选择断流术或断流加分流原则,否则手术可能是错误的。

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病人情况,如肝功能储备情况、年龄、是否合并有大出血,本地的医疗条件技术情况、门静脉血流动力状况,选择个体化原则[9],以提高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效果。

[1]彭海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4):424 -425.

[2]吴志勇,陈炜.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高德明[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9):697 -701.

[3]杨镇.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解剖基础和操作要点[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6,11(3):188 -189.

[4]冯其柱,张超,方静,等.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3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10):38-39.

[5]省绪鹏,王雄彪,杨镇,等.选择性断流加大网膜包肾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2):861-862.

[6]游冬阳,陈梦龙,杨镇.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份额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2):861-862.

[7]高德明,鲁建国,何显力,等.分流加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评价[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7,22(7):504-506.

[8]陈炜,罗蒙,孙勇伟,等.术中静脉压力动态测定在门静脉高压症术式选择中的作用[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2):1703-1706.

[9]陈积圣,陈汝福.门静脉高压症治疗趋向[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4,4(1):3 -4.

猜你喜欢

断流贲门食道
老年人食道相关的衰老与疾病
全世界超过一半河流每年断流
玫瑰花茶饮 可缓解胃食道逆流
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行食道扩张的治疗体会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农民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食管、贲门类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