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得不能再X”探析

2011-08-15

文教资料 2011年36期
关键词:结构式信息量构式

黄 静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一、引言

“X得不能再X”这一格式不管是在新闻作品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大量存在,但是相关研究却很少。我们仅能找到四篇相关的研究。其中张炼强(1986)最早关注这个格式,并且把它归为“同语复用固定结构”的一种。所谓“同语复用固定结构”是指“现代汉语里有一些语法结构出于结构的必需在某些固定的词语之间定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1]。张从修辞的角度入手,认为“X得不能再X”这类“同语复用固定结构”结构简单而含义丰富,给人一种强烈的节奏美感,在语义上因为X得重复使用而得到强调。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也收录了该格式,并称之为“形+得+不能+再+形+了”结构,他指出该结构中的形容词多为单音节,且前后相同,在语义上等于“形+到极点了”。而最近又有两篇关注该格式的文章,曾海清(2010)和钟慧琳(2010)。这两篇文章都在占有丰富的语料的情况下对该格式进行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的考察,考察得还算比较细致,但我们看来还有不确切的地方。我们认为“X得不能再X”这一格式是一构式。以下本文也将以北大中文语料库中的例子为基础,先就“X得不能再X”构式的构成和分布稍作分析,然后对其构式意义稍作解读,同时,本文将从一个较新的角度,即从信息论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

二、“X得不能再X”构式的构成和分布

(一)“X得不能再X”构式的构成

我们从北大中文语料库中共搜集了277条关于“X得不能再X”构式的语料,其中有3例前后两个X并非完全一致,后一个X是前一个的一部分。

(1)我来到了他们所在的古老得不能再老便也永生不衰的城市。(王蒙《庭院深深》)

(2)性诱惑已经露骨得不能再露了!(1994年报刊精选)

(3)子女结婚单过,早已把有限的住房分割得不能再分。(1993年人民日报4月份)

还有1个例为“XY不能再X再Y”,其中X和Y为近义词,但Y在程度上强于X,我们认为这是两个“X得不能再X”合并而成的,且表现出一种动态性,即由X到Y。

(4)死了就死了吧,管她依然年轻,管她是为了什么而来到这个国度,因为什么而失望绝望得不能再失望再绝望。(百合《哭泣的色彩》)

余下的273个例子当中,X多为形容词,共有263例,占到了总数的96.34%。如:

(5)抢救工作负责人克里斯托夫·杰林斯基医生说,“情况已经糟糕得不能再糟糕”,克莱斯蒂尔的命运未来24小时内可能就会有定数。(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6)而我们所修正的性量包含十方诸佛,恒河沙数佛土都在内,你们说这大不大?真是大得不能再大了,这就是大而无外。(《佛法修正心要》)

(7)我常想,在那个高雅得不能再高雅的《美文》研讨会上,我何曾料到一言许诺招来的如此狼狈,如此斯文扫地。(叶广芩《歪打正着的收获》)

(8)这一套的10元券就是亿万中国人熟得不能再熟的“大团结”。(赵婷《设计人民币的画家罗工柳》)

X为形容词时,都为性质形容词,且“只能是原型形式的性质形容词,重叠形式的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因其本身含有程度义不能进入此结构”[2]。X为形容词时,多为单音节形容词,占“X(形容词)得不能再X(形容词)”总数的61.22%,双音节形容词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占38.78%。我们没有发现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例子,关于这一点,与曾文不同。曾海清(2010)在其文中举了一个三音节的例子:

(9)打飞眼呀,传秋波呀,递情信呀,花前月下,海枯石烂……那真是有意思得不能再有意思了!(《读者》)

我们认为“有意思”是一个动宾短语,而不是作者认为的形容词。X为短语在我们搜集的语料中仅此一例。

X也可为动词,我们仅发现8例。如:

(10)多少老师再批再骂也没这么挖苦过,完了,这回他在班上臭不可闻栽得不能再栽了。(魏润身《挠攘》)

(11)我瞥了一眼这双老人穿得不能再穿的破鞋子,我想那双鞋子可能是世界上他最亲近的东西了。(《读者》)

而名词的用例更少,仅1例。

(12)比如被誉为“西方的天书”的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名著《尤里西斯》,是一部精英得不能再精英的先锋性小说,竟然在中国翻译出版后成为市场的热点,成为引人注目的大众文化现象。(1995年人民日报11月)

(二)“X得不能再X”构式的分布

“X得不能再X”构式作为一个整体,在句子当中多做谓语、定语,也有的做补语,没有发现做主语和宾语、状语的例子。如:

(13)假如录取你的学校正是你心目中的理想,你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那没什么可说的,你尽可以大事庆祝一番。(《MBA宝典》)(谓语)

(14)一个普通女工,一份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感情。(1994年报刊精选)(定语)

(15)而《大漠上的丰碑———某红军师援建亚欧光缆通信工程纪实》所反映的近两年新疆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下子使新疆与全国各地、与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几秒钟之内即可与整个地球相通,地球村变得已经小得不能再小。(1995年人民日报11月份)(补语)

“X得不能再X”构式除了在句子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之外,还可以做分句,且它与其他分句之间一般没有关联词,我们将其归入联合复句一类。如:

(16)对灵珊来说,这是个奇异的夜晚,奇异得不能再奇异,奇异得令人难以置信。(琼瑶《月朦胧鸟朦胧》)

三、“X得不能再X”构式的意义

首先,我们稍微介绍一下构式语法的相关理论。构式语法是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背景下产生的,是Adele E.Goldberg和Paul Kay根据C.J.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成为当今语法学界比较流行的语法理论之一。Goldberg对“构式”所下的定义是:“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3]。简而言之,即形式与意义的匹配。

“X得不能再X”中有三个表意成分:X、“不能”、“再”,但是该格式的意义并不是这三个表意成分的简单相加,我们认为它是一个构式,表达的是有关X的最高级别,是对X程度的一种强调,即“X到极点了!”。如上面所提到的“糟糕得不能再糟糕”、“大得不能再大”、“满意得不能再满意”表达的意思分别是“糟糕到极点了”、“大到极点了”、“满意到极点了”。至于X为动词时,我们也可以类似于这样理解。比如,“穿得不能再穿”,虽然如果我们直接把它的意思理解为“穿到极点了”可能有点别扭,但是我们再引申一下,也就能很好的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了,“穿到极点了”说明鞋子已经穿到了自身使用限制的地步,也即“破到极点了”。

四、“X得不能再X”构式是一种超预期结构式

本文再从信息论的角度对“X得不能再X”做具体分析。本文有关信息论的所有理论都参照吴福祥《试说“X不比Y·Z”的语用功能》以及齐沪扬的《试论负预期量信息标记格式_X是X_》。从说话者传递的新信息和受话者的预期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将信息分为三类:中性信息、预期信息、反预期信息(counter-expectation)。此外还可以以预期信息量的大小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分类,分为预期信息、超预期信息(above-expected information)和负预期量信息(under-expected information)。即新信息传递的信息量符合预期的信息量,则为预期信息。当新信息传递的信息量超过了预期信息量,则为超预期信息。反之当新信息传递的信息量少于预期的量,则为负预期信息。

比如:一份试卷满分为100分。如果预期一个人得了80分,即80分为预期信息量,而实际上可能得了85分,则是超过了预期量,则85分为超预期信息量。如果实际上才得75分,则是低于预期信息量。

不是所有预期信息都有超预期信息或者负预期信息。齐沪扬在其文章中指出:“没有量化序列的预期信息就没有负预期量信息,因为不能量化就无所谓量的大小”[4]。当然没有量化序列的预期信息也不可能有超预期信息。比如:

甲:早上吃的什么呢?

乙:吃的面条。

上面这个例子所说的“早上吃的什么”就没有超预期或者负预期信息,因为吃的什么根本不能形成一个量化的序列,也就无所谓量的大小。此外,他还指出:“量的序列,可以是空间的,如8米、7米、6米等;可以是时间的,如7点、8点等;可以是心理的,如满意、无所谓、不满等等。在交际中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量的序列”[4]。总而言之,只有有量的序列的信息才可能有超预期量或者负预期量。

本文认为“X得不能再X”构式是一种超预期结构式。超预期信息是针对预期信息而言的,是指新信息和预期信息在量上存在不一致。因而超预期信息应该符合以下两点:

首先,它有一个参照的预期,超预期信息是相对这个预期而言的。这个参照的预期和反预期信息一样,有三种类型,即可为说话者本人的预期、听话者的预期以及听说双方在内的特定言语社会的共享预期。

其次,该新信息在量上应该超过预期信息量。

本文认为,“X得不能再X”构式体现了两种超预期类型,即其信息量超过了受话人的预期和超过了特定言语社会的共享预期。如:

(17)她恋恋不舍的望着他,心中涨满了似水柔情,有好多话想跟他说,却是欲语还休,好半晌才轻声说道:“回去的时候,骑车千万小心,好吗?小佩说什么……什么悬崖?还说有一道好窄好小的路,路上老是下雨……”

“你放心!”他笑了。“别的不讲,就为了三天后要来见你,我绝对会小心得不能再小心!”(琼瑶《鬼丈夫》)

(18)王十袋今年已近八十,已是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老江湖,江湖中的事,能瞒过他的已不多。(古龙《陆小凤传奇》)

例(17)中“她”作为受话人,预期为“他会小心”,而“他”作为说话人,用了一个“小心得不能再小心”,即会极其小心,这个新信息在程度上就高过受话人“她”的预期,即在量上超过了预期信息。而例(18)“年已近八十”在我们看来,不管在年龄上还是在生活阅历上都可以算作“老资历”了,而作者通过“老得不能再老”这个结构所表达的意思却更甚一筹,超过了特定言语社会的共享预期。

五、余论

其实“X得不能再X”这一结构还可以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解释,我们认为“X得不能再X”是一个主观性的结构式。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5]。比如“A什么B”结构就是一个主观化的结构式。王海峰在《“A什么B”结构式初探》一文中指出,“A什么B”结构式是主观化的形式,如“你高什么兴”,虽然从句法上来看,主语是“你”,但是“出发点不再是语法主语,而是‘言语场景’中的说话人‘我’,‘我’是主观识解的实体,是言者主语(Speaker subject),‘我’和动作之间的关系处在主观轴上”[5]。我们认为“X得不能再X”格式也是一个主观化的结构式,如“这么大的海洋,一条小小的鱼在里面真是微小得不能再微小。”说话人说鱼在海洋里“微小得不能再微小”这一叙述虽然是基于事实的,即“鱼相对于海洋来说很小”,但是这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一种情感态度在里面,作者将叙述对象的特性进行夸大,表达了他对事物这一特性的强调和感慨。

[1]张炼强.同语复用固定结构及其修辞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6.1:45.

[2]曾海清.A得不能再A结构考察[J].汉语学习,2010:477.

[3]Adele E.Goldberg.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4.

[4]齐沪扬,胡建锋.试论负预期信息际记“X是X”[J].世界汉语教学,2006.2:33.

[5]王海峰.“A什么B”结构式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2003.3:91,92.

猜你喜欢

结构式信息量构式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基于信息理论的交通信息量度量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如何增加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信息量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基于多尺度互信息量的数字视频帧篡改检测
基于联合熵和交互信息量的视频篡改检测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动结构式研究综述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