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在理工类高校的接受现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2011-12-31潘盛许多
潘 盛 许 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昆曲是一门集文学性、艺术性、舞台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不仅是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因为对后世其他剧种的深远影响而被称为“百戏之祖”。然而,从昆曲诞生至今的六百多年间,尤其是近五十年来,这门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古典艺术陷入了传承与发展的双重困境。直至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它才走出了“但伤知音稀”的沉寂,一步步重回大众的视野。但唱词文雅、节奏舒缓,程式固定的昆曲,终究无法完全契合当代人的审美方式,因此,“申遗”成功十年来,昆曲的发展虽然有小规模的“轰动”和“革新”,但依旧处于探索阶段。
昆曲作为一门“高雅艺术”,必然要求其观众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所以,在培育昆曲新的观众群体时,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们不约而同地将眼光投向了在校大学生群体。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先了解当下大学生对昆曲的接受现状,知晓他们对昆曲的真实态度,才能分析和思考如何引导其从理性知识和感性体验两个层面来认识并欣赏昆曲。南京作为一个文化都市,有着悠久的昆曲创作和表演历史,同时,在宁高校的数量超过四十所,在校生数量十分庞大。这奠定了南京在昆曲普及和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也显示出对南京高校学生昆曲接受情况的调查具有典型性和必要性。而在对南京各所大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又发现,相对于文科专业占较大比例的师范类和综合类高校,理工类高校的学生对昆曲的了解明显更为欠缺,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张较有针对性的问卷,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为对象,对昆曲在理工类高校中的接受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1]。
一、调查设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更名以来,学校虽然拥有理、工、管、文、经、法、农、艺等多个学科,却始终以大气科学、信息技术、环境工程为重点,从其历史及现状来看可以说是一所较为典型的理工类高校。本次调查为了使数据和结果具有代表性,主要选择通修课课堂作为问卷发放场所,因为通修课学生涵盖院系较为广泛,涉及大气科学、物理学、英语、日语、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专业方向的13个院部,最符合抽样调查原则。此次调查问卷共计15小题,分为简答及选择两类。从调查对象了解昆曲的程度、对昆曲改革的看法以及对昆曲发展方向的建议三个角度进行调查。
此次问卷中共计发放600份,回收588份。为了在对比中深入分析此次调查结果,课题组还选择了两部分特定人群发放了同样的问卷:首先是针对我校戏曲协会的学生,共发放50份问卷,回收41份;其次是在江苏省昆剧院每周六演出现场(朝天宫兰苑剧场)随机抽取观众作为对象,共发放三次,每次40份,回收问卷89份。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1.对昆曲的了解与兴趣
问卷第1题为学生基本信息调查。对于问卷第2题“你听过昆曲吗”,有71.4%的学生表示曾经听过,而其中65.3%都是通过电视接触昆曲的,只有6.1%曾经在现场欣赏过或者听亲友唱过昆曲。
第3题“你了解哪些昆曲剧目”、第4题“你知道哪些昆曲名角”和第5题“你知道江苏省昆剧院的具体位置吗”,旨在调查学生对昆曲的具体了解。结果显示74.5%的学生不了解任何一部昆曲剧目,而在选择“了解”的100人中,88人只填出《牡丹亭》一部,只有12人填了《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等常见剧目。而对于昆曲表演者的了解则更为欠缺,只有3%选择“知道”,其中除了填写“单雯”、“张继青”、“梅兰芳”之外,还有填写“白先勇”、“常香玉”的,显然是混淆了昆曲表演者和推广者以及其他戏种演员之间的区别。因为588名学生中只有16人曾经在现场欣赏过昆曲,所以第5题也仅有4名同学答出了江苏省昆剧院的具体位置是“朝天宫4号”。
此外,问卷中还有两道题调查的是学生对昆曲的兴趣。第6题“你是否关心过昆曲的演出信息”中,选择“是”占17%。但对于第15题“做完这份问卷,你是否开始有兴趣了解昆曲,并会尝试去现场听听昆曲”,选择“是”的人达到65%。
从调查结果我们认识到,学生对昆曲的接触大多是随机的、短暂的、印象式的。大多是通过一些电视节目观赏到折子戏等片断演出,另外也有学生曾经通过电视观看过《牡丹亭》、《长生殿》等大戏的部分演出。这种“邂逅”式的观看无法从整体、源流、特色等方面全面把握昆曲,学生对昆曲无法进一步了解,就难以培养出对昆曲的真正兴趣。但从第15题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是希望能有了解昆曲的机会的。而在发放问卷的同时,我们在校园里张贴了一些印刷精美的昆曲海报,分发了一些较为通俗的昆曲著名剧作和南京昆曲信息的介绍,学生看过后纷纷表示很感兴趣,如果有机会的话要和昆曲进行“亲密接触”。因此,我们认为,学生对昆曲有潜在的了解欲望和兴趣,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激发出来,化为真正的对昆曲的接受和欣赏。
2.对昆曲的印象和建议
被调查的学生有超过70%或多或少接触过昆曲,那么,他们对昆曲有何直观印象呢,在第7题“对于昆曲印象如何”中,学生的选择如下:
?
愿意为昆曲做一辈子义工的台湾作家白先勇说:“昆曲无它,得一美字:唱腔美,身段美,辞藻美。集音乐、舞蹈及文学于一身,经过400多年,千锤百炼,炉火纯青,早已达到化境,成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最完美的形式。”[2]无论从文辞、唱腔还是表演来看,昆曲的优雅隽永都是传统戏剧中独占鳌头的。调查也显示有15%的学生能够真正欣赏昆曲典雅精致的文化内涵,这种自觉自发的热爱让我们看到昆曲的知音在年轻人中依旧存在。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欣赏昆曲唱词、服饰、唱腔、程式等需要一定的古汉语和传统戏曲文化基础,昆曲的节奏缓慢、形式单一又与快节奏、多元素的现代审美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因此望而却步。调查中真正懂得并喜欢昆曲的学生比例之小,说明了这门古典艺术在“90后”的理工类高校学生中遇到了不小的接受障碍。
第8、9两题是对昆曲改革的调查。学生面对“昆曲是否需要改革”这一问题时,有67.8%选择了“需要,这是传承的必然途径”,27.6%选择了“保持传统,不用改革”,仅有4.6%选择了“无所谓,和我无关”。“你认为昆曲在哪些地方需要进行改革创新?”这一题中,最多的答案集中在“深入年轻群众,契合其兴趣”、“丰富演出形式”、“扩大宣传”等方面。说明学生在理性上认同昆曲的文化地位,并且意识到传承和革新是当下昆曲推广的重点工作。
第10题调查学生对昆曲“青春版”现象的了解和认知。题目为“你知道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吗,对此有何看法?你还知道类似的‘青春化’昆曲剧目么?”其中选择“知道”的占35.5%,说明作为当代昆曲发展中的一大热点,“青春版”《牡丹亭》虽然引起了较大轰动,并且校园巡演,但在我校学生中影响较小。而《1699桃花扇》等剧目,则只有更少数的学生了解。在观看过“青春版”的学生中,88%的学生选择了赞成,认为“新的尝试丰富了昆曲的内容,比较适合年轻人”,“传统的东西自觉地寻求变化,是适应现代的尝试”,“演员扮相和舞台设计都很漂亮,打破了我们对昆曲古老陈旧的偏见”。还有相当12.8%的学生觉得“青春版”可以加大革新的力度,选择节奏性和故事性更强,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剧目。
以上三题的调查结果大致能反映学生对昆曲的态度。在调查中大部分同学表示是通过“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或者是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青春戏苑”节目初步了解了昆曲,这部分学生大都表现出对昆曲具有一定的兴趣。而其余未曾接触过昆曲的学生,却大多想当然地觉得昆曲节奏缓慢、故事老套、演出单调,因此难以引起他们的好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昆曲要力争在青年学生中赢得市场和观众,就必须以一种具有现代气息和精美形式的面貌来进行更大的推广,而“青春版”的演出昆曲是重新焕发活力、营造新的美学影响的重要措施。
3.对学校戏曲及人文教育普及程度的看法
昆曲的普及,固然需要戏曲工作者的大力推广,同时也需要学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导。在对学校人文氛围是否浓厚的调查中,只有2%的学生认为“很有文化氛围”,43.5%的学生认为“还可以”,而54.5%的学生选择“没有感觉到”。
作为一个传统的理工类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科设置是以大气科学和信息技术为主,艺术、人文等院系在学校处于边缘地位。虽然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近几年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将“大学语文”列为大一新生必修课,并在培养计划中规定理工类学生必须选修4个学分的人文素质通修课,包括“艺术鉴赏”、“中国古典艺术欣赏”和“艺术修养十六讲——人文通识主题课”等对高雅文化艺术进行普及的课程,但由于师资缺乏、条件有限、学生听课热情不高等主客观因素,并未收到预期效果。此外,由于大众审美文化的泛滥,学生往往倾向于接受休闲娱乐的快餐式文化,选择“喜剧欣赏”、“小品艺术欣赏”、“好莱坞电影”、“皮克斯三维动画欣赏”等较为轻松的课程,而“唐诗宋词鉴赏”、“经典散文名篇选读”、“传统建筑艺术”等偏向经典、高雅艺术的课程,却因为选修人数过少而无法开课。除了这些课程设置上的措施以外,学校对于校园整体人文环境的营造还存在不少欠缺,尤其是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讲座、演出、社团活动等都鲜有开展,这也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艺术,难以培养其欣赏趣味。
具体到昆曲在学校的普及情况则同样不容乐观。55.1%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学校是否举办过昆曲专场演出,而看过校内昆曲专场演出的学生仅占5.2%。参加过戏曲社团的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2.7%。除了大学语文和人文素质通修课之外,在校内通过其他方式接触过昆曲相关知识的人数也仅占7.2%。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2008年12月3日江苏省昆剧院曾到学校演出,与师生零距离互动,此后校园中再未举办过专门的昆曲推广活动。而学校的戏曲社团也以京剧为主,昆曲因为需要学习苏州方言、唱腔较为难学、资源缺乏等原因,在每年一次的戏曲社团汇演中通常难觅其踪。在向戏曲社团发放的问卷中,社员们对昆曲知识的了解,如名角、剧目等,都要比普通学生熟悉很多,但是对昆曲的感性体验方面,他们也表示少有机会能现场欣赏和学习。
相比而言,我们在兰苑剧场调查发现,在南师、南大等人文传统较为悠久的学校,每年都有数次与江苏省昆剧院联合举办的讲座或演出,反响非常强烈。校内的戏曲协会也有相当数量喜欢昆曲的成员,一些专门研究戏曲的老师,如南大的吴新雷教授、南师的孙书磊教授等,也在校内昆曲推广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同样为理工类高校的东南大学,出于对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学校每年都举办数次大型的传统文化艺术讲座或演出,如2007年的“中国文化月”暨“昆曲展演月”,2010年的“昆曲新年晚会”,同时还邀请江苏省昆剧院、上海昆剧院等单位进校演出。昆曲作为传统艺术的精华,学生对它的了解程度折射出的是学校对传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理工类高校来说,如何克服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如何更好地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是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南京曾经是历史上昆曲活动的中心,如今也是昆曲重镇“江苏省昆剧院”的所在地,1922年戏曲大师吴梅就曾携着笛子将昆曲带进了东南大学的课堂。因此对位于南京的高校来说,在内涵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中重点选择昆曲教育进行深度推广,应有得天独厚之利。“当代大学教育,有计划、有引导地贯穿戏曲艺术审美教育,对于全面拓展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在校园文化中强调科学与人文艺术的水乳交融,才能为理工类高校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成长平台。
调查中有部分学生反映学校位于江北,而多数昆曲演出都在城南的朝天宫兰苑剧场及甘熙故居等场所,因此交通十分不便。然而在兰苑的问卷中,我们发现大量前来观看演出的学生来自仙林的南大、南师大以及江宁的东南大学,从交通上来说与我校学生面临着同样的不便(路上需花费1—1.5小时)。因此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对于昆曲的热爱,关键之处还在于为他们创造与昆曲“亲密接触”的良好开端,从而引导其进行自觉的探索和欣赏。因此,我们在问卷中也调查了学生希望拓展哪些昆曲的传播渠道。结果表明,学生认为“开设选修课”、“戏曲社团开展活动”、“在校园内组织专业昆曲演出”、“组织昆曲类讲座并进行互动”等都是他们喜欢的方式。由此不难看出,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素养的大学生,他们在理性上已经认识到昆曲这门传统艺术需要传承,但由于缺乏对昆曲动人之处的感性认识,因此无法真正进入艺术欣赏的世界。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引导工作任重道远。无论是对传统艺术鉴赏课程实施开放性教学,在教师的指引下带动学生参与讨论,带领学生进行现场观摩,还是增加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投入,多引进经典昆曲剧目的演出,或者聘请昆曲界知名演员或学者为特邀嘉宾,周期性地举办相关的讲座,这些措施都必须保持持续性和生动性。要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趣味和审美,才能传播昆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使“90后”大学生脱离只有流行音乐和电视连续剧的文化荒漠,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1]此次问卷调查的参与者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2008级学生许多,余金玲,张恬,蒋媛.
[2]白先勇.说昆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3]谭坤.论昆曲艺术在高校的传播[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