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介护士培养模式之启示

2011-08-15卢省花赵国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护工老龄化居家

卢省花,赵国琴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9)

日本介护士培养模式之启示

卢省花,赵国琴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9)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老年人群的日趋庞大,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举措。借鉴日本冈山旭川庄的理念和经验,我们认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日本介护士;培训模式;居家养老服务人才

2007年和2009年,笔者分别参加了由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援助、江西省红十字会与日本冈山旭川庄联合开办的“江西省老年介护师资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了解了日本老年介护的发展和现状;亲身体验了饮食、排泄、沐浴的介护,目睹了敬老院的先进设备和全体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做好老年介护工作,不但要掌握系统的介护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还要有天使般的爱心。作为从事护理教育的教师,如何学习借鉴日本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培养适合我省省情的居家养老服务人才,是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

1 日本介护士的培养模式

1.1 介护培训的发展

日本的介护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日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世界卫生组织将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定义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日本当时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15%),加上家庭结构的变化,使许多家庭无力承担照顾老年人的责任。在这种形势下,介护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介护工作的规范应运而生。1987年,日本颁布了《社会福利及介护士法》,培养介护士的学校由当时全国只有的25所,增至2007年的500余所,并有规模较大的专职介护教师队伍,开设的学科达475个,已培养专职介护员50万名,使介护事业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1]。

1.2 介护培训对象与学制

日本介护的培训非常规范,有招收高中毕业生就读3年学制的第一看护科,有招收初中毕业生(或获取准护士资格后)就读2年学制的第二看护科,有招收高中毕业生就读2年学制的儿童福利科,还有招收高中毕业生就读3年学制的医疗福利秘书科等。

1.3 课程设置(以全日制福利科为例)

全日制福利科的课程设置由4个模块组成:(1)基础科目包括伦理学、心理学、法学、教育学、生物学等8门课程。(2)专业科目包括社会福利概论、老年人福利论、障碍者福利论、社会福利援助技术、健康老年人和障碍者心理、医学常识、精神保健、介护概论及介护技术等17门课程。(3)实习分介护实习(450个学时)和实习指导(90个学时)。(4)特别课程科目包括急救看护、家族病理、临床心理学、生活与环境等7门课程,总课时达1 600~1 800个学时左右[2]。

1.4 介护培训的理念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无论哪个学科,从一接触本专业开始,学校就强调每个学员要树立“敬天爱人”的精神。通过理论学习,让每一个学员都理解介护的基本理念:尊重人的尊严,支援自立生活,援助自我实现,实现正常人的生活,整体介护。通过实习,亲身体验高龄、身体障碍、智能障碍等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1.5 介护士必须持证上岗

在日本,所有培训的介护士最后都要经过全国的统一考试,取得国家资格证书后才可以从事介护工作。该工作在日本被人们认为是崇高的、收入处在中上水平、相当稳定的职业。

2 我省居家养老的现状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江西人口年龄结构已转变为老年型人口年龄类型,比预计的2009年提前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0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全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72.08万人,占总人口的10.95%;2008年达到549.57万人,占总人口的12.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约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据预测,今后我省老年人口将以年均2.13%(60万人)的速度递增。我省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有以下特点。

2.1 高龄老年人逐年增多

2005年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有54.32万,2008年达到57.20万,目前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的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数的1.30%,占老年人口数的10.4%。

2.2 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一般都出现在经济发展较高水平的阶段,如日本1970年成为老龄化社会时人均收入已达1 689美元。而我省200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刚刚突破1 000美元,“未富先老”特征明显。

2.3 老龄化水平城乡倒置

发达国家城市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而我省的情况是: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时,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7.78%,比城镇高1.1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批青壮年及其子女进入城镇居住、就业,这一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将持续加剧。

2.4 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2008年全省平均每个家庭人口为3.38人,比上世纪80年代平均少1.56人,比90年代平均少1.02人。家庭规模缩小带来代际关系变化,独自生活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目前城市空巢家庭约占43%,农村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占40%,而且仍在持续上升;由一对夫妻和一个子女组成的两代户家庭占总户数的60.27%。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辈陆续进入老年期,“4-2-1”家庭结构(一对夫妇要赡养4位老年人、抚养1个孩子)持续增加。由于空巢家庭持续增加,其子女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时间精力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因此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2.5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少,专业人才匮乏

2008年全省公办养老机构职工9 199人,其中具有养老服务职业资格证书的有1 838人,仅占20%;民办养老机构从业人员1 428人,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有217人,占17.4%。全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与老年人口总数比例仅为1∶549。目前我国还没将“介护”工作从护理中分离出来,通常将在各级医疗机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的陪护人员称为护工。我省的护工培训体系尚不完善,全省无专门的护工培训学校,无统一的培训教材。对于介护工作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迄今全省仅举办养老职业技能培训8期,培训566人。民办机构从业人员多数为农村妇女和城镇下岗人员,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队伍很不稳定。

3 对我省居家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的启示

如何逐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成为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居家养老存在的“服务单一、资金少、服务人员少、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四大问题以及我省居家养老的现实状况,借鉴日本的经验,笔者建议要做好以下工作。

3.1 要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规范管理

面对目前居家养老市场的需求和护工技能的缺位,对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各地缺乏规范的专业护工培训,加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和管理混乱,导致护工与家属、护工与医院纠纷时有发生。据了解,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计划在全国的十个城市(含地区)按“统一部署、统一教材、统一培训、统一考试、统一颁证(由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共同颁发的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统一的要求开展卫生行业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试点工作,以后将逐步实现招录护理员“先培训、后就业”和“先培训、持证上岗”的要求。试验期的工作计划将在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通过实验取得经验向全国推广。这对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破解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稀缺的难题来说,是个极好的举措。

3.2 要创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从我省的情况来看,护工大多数是由边远地区、农村和一些企业的下岗、待退休的人员组成。他们年龄偏大,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文化水平低,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不懂得基本的护理知识,而且流动性大,极不稳定,难以满足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加大、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现有的中高职医学院校内开设介护(护理员)专业,制订完善的介护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可招收初中毕业生,在学校学习2~3年(培训经费由政府资助),培养正规的、有敬业精神的、了解独立生活有困难者(老年人、儿童和残障者)的心理、善于与人交流沟通、懂医学基础知识、技能操练娴熟、能做好必要的病情观察及处理一些护理问题的专业性人才,这样既可以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又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居家服务养老年人才匮乏的现状,可谓是一举两得。

(2)对现有护工进行3~6个月的规范化培训(也可招收农民工、“4050”的下岗人员、就业困难的人员),培训经费由政府资助,让他们知道从事介护工作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要有爱心,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要满足被介护者的生理需要,还应满足其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从事介护工作必须掌握3个方面的工作内容:①生活照料,如进餐、排泄、沐浴、更衣等;②心理支持和精神唤起,包括语言交流、情绪安慰,激发被介护者对生活的兴趣;③协助其参与社会活动指导其参加适度的劳动和娱乐活动等。这也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3)组织介护专业学生参加介护社会实践,到福利院、敬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医院老年病房做义工,因为介护学生有医学知识,可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老年人、儿童和残障者)排忧解难。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可解决医学道德要求与个人选择能力和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要让学生们懂得,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每一个存在的个体都是唯一的。当你面对老年人时,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从而真正把医学道德要求运用到介护实践中去,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4)在社区开设培训班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我们既要满足和改善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特殊需求,更要不断满足和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可邀请专业人员到社区开设介护基本知识的讲座,请老年人及家属听讲座。其目的是:①让老年人接受离、退休的现实,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乐观的心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掌握一些保健知识,如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的预防知识。②让老年人家属懂得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充分体谅其各种功能的衰退给正常生活带来的困难,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从而给予必要的援助,让其愉快地欢度晚年。③让社区的养老服务人员接受再教育,更新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护工工作不再只是意味着干一些脏活和累活,更多的是要有精神文化的介入,而这些不是普通护工和保姆所能做到的。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养老人才的培养涉及教育层次、专业设置、师资课程、资格认证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1]熊仿杰,袁惠章.老年介护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唐迪.从日本介护看中国的护工发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4:3058~3060.

G420

A

1671-1246(2011)02-0153-02

猜你喜欢

护工老龄化居家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北京护工故事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上海市护工行业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模范护工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