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测试中的语音问题及教学对策
2011-08-15吕翠俊
吕翠俊
(太原师范学院 公共外语部, 山西 太原 030012)
【教育学】
口语测试中的语音问题及教学对策
吕翠俊
(太原师范学院 公共外语部, 山西 太原 030012)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大纲中明确列出了口语考试时所使用的评分标准,考生的语音、语调及所使用的语法和词汇的准确程度是首先要考查的内容。针对口语考试中主考对考生语音语调的反馈情况及平时教学观察发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加强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包括一些容易误发的单个音的练习、不完全爆破及连读的习惯培养、意群的划分及合理的停顿等方面。
口语测试;教学;语音训练
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是用于测量我国大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能力的一种形式,只有获得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而且成绩达到一定分数线的在校大学生可以参加。[1]1,14口语考试采用两名主考与三到四名考生面对面的形式进行,考试过程中有考生自我介绍、回答问题,根据指定内容发言、小组就指定话题讨论,主考提问—考生回答问题等环节。因为是口语考试,不论哪一个环节,都首先要求考生能开口说,考生的语音语调直接决定了他与主考和小组成员的交流能不能顺利进行。
尽管口语考试要求考生在四、六级考试中达到一定的分数才能参加,但是考试分数达到要求并不能说明其口头表达也能流畅。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新一代大学生时代个性的凸显,现在大学生勇于开口,能讲一些常用的英语,之前哑巴英语的问题有所好转,但是能否做到发音标准又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方面。受母语影响、语音知识缺乏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发音不标准的两个普遍因素,但是缺少有意识的坚持不懈的练习也是造成他们发音不能明显改观的重要原因。
一、学生在口语测试及平时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语音语调方面的问题
根据口语考试主考老师的反馈,考生在口语表达时语音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受母语的影响,单个的元音和辅音发不准;缺少相关的语音知识与长期有意识的练习,出现重读、连读、不完全爆破、停顿和节奏方面没感觉等现象。这与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的学生发音方面的问题是相吻合的。
1.母语对英语发音的负迁移现象
迁移(transfer)原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影响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的一种过程。[2]103语言迁移是指“一种语言学习对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1992)。Odlin认为迁移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这种影响源于目标语和学习者已习得或未习得的语言间的异同,并表现为:(1)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母语与目标语的相同之处会促进第二语言学习。(2)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即母语干扰,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标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所致。母语干扰会导致错误出现,延长学习者犯错误的时间。许多实证研究(Ellis,1985)表明,母语干扰是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2]110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基本掌握母语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影响。
因为受母语的影响,学生在发英语的一些元音和辅音时会有汉语拼音的痕迹。辅音方面,主要表现在同学们在发爆破音的时候喜欢在后面加一个类似汉语拼音中e的音,于是英语中[p][b][t][d][k][g]这三组只需要气流出来就可以清浊相对的爆破音变成了汉语拼音的生母p,b,t,d,k,g。另外,英语中[v]和[w]这两个音也容易受汉语拼音的影响不容易被区分。由于汉语拼音中没有[v]这个音,所以我们在讲“为(wei)什么”的时候容易简单处理为“为(vei)什么”,大家也都明白我们在说什么,充其量也就是普通话讲得不是特别标准而已。然而英语中这两个音都出现了,这就使得学生在发含有这两个音的单词时容易出现问题。在很多含有字母“w”或字母组合“wh”单词中需要发[w]这个音,却被随意地发作[v],如 we/wi:/——/vi:/,when/ wen/——/ven/等。而在含有字母“v”的单词中需要发[v]这个上牙齿咬着下嘴唇发出来的音的时候又都发成了圆唇音[w],在love,have,very,seven等词的发音中经常会见到。
元音方面,我们也经常能听到类似汉语拼音里复韵母的音。英语里的元音要求能够发得清脆响亮而且口型要做到位。如单元音里长音/i:/在发音时要求嘴角微微翘起成微笑状,同学们发含有这个音的单词时经常发成汉语拼音里的复韵母ei,如单词we[wi:]中,再加上/w/发成/v/,整个词发出来就成了[vei],听起来完全变了味。双元音则是由两个单元音经过自然滑动一气呵成的一个音,从一个音滑向另一个音的过程必不可少,但是要求滑动得自然流畅,而且要做到前长后短,前重后轻。同学们在发这些双元音的时候往往口型做不到位,发成了汉语拼音中的复韵母。如单词bike中字母“i”要发作[ai],要求有/a/——/i/这一个滑动的过程,而且到后面/i/的时候要短而轻地收起,但是我们听到很多同学口中的bike就成了类似汉语的“白(bai)k”。还有/au/这个音,在house[haus]这样一个单词中,往往就成了汉语拼音里ao的音。
学生在发音方面的问题很多都是来自母语的负面影响,但这只是在发音的基本阶段,即单个音上,而英语的发音除了单个音之外,重读、连读、不完全爆破、节奏等内容也都是学生问题较大的地方,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因为语音知识的缺乏造成的。
2.语音知识缺乏对学生句意表达的影响
一个人要表达思想靠的主要是句子而不是单个的词,句意的准确表达需要借助节奏、停顿、语调来实现。节奏是指我们在说话或朗读一个句子时,每一句话里所出现的一系列音节都有轻重、快慢、长短等有规律的交替现象。通常来讲,一个句子中的重读音节要念得重些、长些、慢些(显得特别清楚响亮),非重读音节念得轻些、短些、快些(显得不那么清楚响亮)。顺便说一下,这里说的是音节,而不是单词。如①She②stu③dies④eve⑤ry⑥mor⑦ning.这个句子只有四个单词却有七个音节,其中②④⑥三个是重读音节,其余四个是非重读音节,于是这个句子的节奏就可以简单归成“轻重轻重轻重轻”。但是学生缺乏这些关于音节、重读、弱读等的基本知识,习惯于将每个音节、每个单词都清清楚楚地念出来,不习惯将非重读音节快而含糊地念出来。这样重音不对、节奏不自然、语调使用不当,导致他们很难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听话人也很难获得有效信息,影响交际效果。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表现在言语表达中词语与词语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歇与顿断,是构成语调的语音要素之一。停顿不仅是说话者的生理需要及句子结构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给听话者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除了标点符号给我们停顿的提示以外,句子中间的停顿需要靠学生对意群的把握来实现。意群可以根据语义、语法和语调三个因素来划分。从语义、语法上讲,意群必须是能够表达某种意思的一个词、一组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分句、一个主句或从句。从语调上来说,意群必须是可以用降调、声调或平调来朗读的一个语调单位。如,The Mona Lisa,/the most famous painting in the world,/was truly revolutionary/even in its time.这个句子中前半部分要停顿的地方可以借助两个逗号,后半句的停顿则需要借助意群,不能很随意地把truly和revolutionary分开,也不能在in和its time中间停顿。对这些基本知识的缺乏导致学生往往在应该停顿的地方没有停顿,不该停顿的地方又有停顿,结果造成了语意上的脱节。
对于语调学生比较熟悉,知道一般疑问句句末用升调,特殊疑问句和陈述句句末用降调,学生自己表达时候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句中没有语调,通常都是一降到底或一平到底。
除了以上提到的单个音的发音问题、影响句意表达的停顿和节奏之外,英语语音中的连读和不完全爆破也是学生需要掌握而问题又比较大的地方。连读和不完全爆破可以算作两个技巧性的东西,练好了英语就可以讲得很漂亮。教学中给学生讲清楚什么情况下可以连读和有不完全爆破之后,还应该让他们自己有意识地练习。
受到母语对英语发音的负面影响、缺少相应的语音知识、再加上不能有意识地坚持练习,造成现在大学生用英语交流出现平时同伴听不懂,口语考试时主考及小组成员费解的状况。这就要求大学英语平时要注重并加强语音方面的教学。
二、充分利用教材加强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
语音教学在大学阶段的外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或无暇顾及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以及学生的语音问题。很多院校根本就没有为非英语专业的新生开设专门的语音课程。受课时和教学进程限制,教师无法按常规的语音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有序训练。对于学生的语音问题教师多数是在基础英语课上进行纠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所选教材来指导学生加强语音语调的训练。
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3]为例,这套教材在每单元中都设有专门的一个板块来练习语音(pronunciation)。语音练习以本单元视频、听力材料为载体,训练学生发音和听力中的弱点和难点(包括语音、语调、弱读、连读、停顿等)。如这套视听说教程第三册十个单元的语音练习中,关于爆破音与不完全爆破的有4个,连读的有5个,重读与弱读的有7个,意群和语调的各有3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关语音练习的安排与学生语音方面的弱点相一致。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音练习有很多优势,比如省去了自己找素材编写语音教学内容的时间与精力;因为本单元的语音练习材料出自本单元的视频和听力内容,学生可以在语境中来体会语音的效果等。但是,教师同时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语音教学的内容要系统化
语音中很多东西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概念不明白可能导致很多东西不知所云。比如遇到有关重读的练习的时候,不管是单词里的重音还是句子的重读,音节都是一个基本概念。学生要首先能分清楚一个单词中包含几个音节,哪些是重读音节,哪些是非重读音节,然后才是如何处理这些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掌握了单词的重读外,还要了解句子的重读与弱读,需要分清哪些词通常是重读词,哪些词是弱读词,更重要的是了解弱读词怎么就能弱读,这样在说话或朗读的时候才能表现出节奏。从音节到节奏都是一环套一环,哪个环节不明白都可能造成理解和学习上的困惑。提到音节,元音和辅音又是必须清楚的内容,不知道哪些是元音哪些是辅音就很难划分音节,这就又回到语音最开始的地方——单个音了。所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系统地穿插这些语音的知识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
2.语音教学要深入浅出,丰富透彻
除了要系统地理解一些语音中的概念,语音学习更多需要的是实际操练。教师通常通过大量的例子来实现语音教学,对语音项目的讲解要尽量做到深入浅出,丰富透彻。如遇到爆破音和不完全爆破的练习时,首先要告诉学生什么是爆破音和什么情况下会有不完全爆破,接着就要借助大量词和短语的例子教给学生如何发好爆破音、如何做到不完全爆破,让学生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之后结合本单元的练习材料让学生在视频和听力材料中去感觉语音效果并进行模仿。
3.督促学生坚持练习
在给学生讲解了相关的语音知识并引导其注意到相应的语音效果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督促学生有意识地坚持练习。学生可能了解了相关的语音知识,但是轮到自己开口讲英语的时候又回到老样子了,关键就是自己没有做到坚持练习。学习了一个新东西之后,必须坚持有意识地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成为习惯。除了课堂上讲解语音练习时跟读对比之外,课下的练习也很重要。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布置任务下去准备,提醒大家尽量有意识地用上所学的语音知识,并在小组成员中形成互相督促和提醒的机制,课堂上抽一些时间来检查,在学生表现自己的同时,教师也能观察到学生对之前练习的语音知识有没有掌握,并对学生的口语表现尤其是语音上的进步与不足做记录并与其及时沟通,从而形成一个持续良性的习惯培养过程。
[1]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大纲及样题[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 温秋芳.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672-2035(2011)04-0161-03
G642.0
B
2011-03-01
吕翠俊(1980-),女,山西高平人,太原师范学院公共外语部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张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