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梵净山特色佛教文化建设的方法及其理论和现实依据
2011-08-15黄尚文
黄尚文
( 铜仁学院 法律与政史系,贵州 铜仁 554300 )
论梵净山特色佛教文化建设的方法及其理论和现实依据
黄尚文
( 铜仁学院 法律与政史系,贵州 铜仁 554300 )
通过借鉴常德诗墙和台湾佛光山的成功经验,运用解释学提供的理论依据,指出梵净山弥勒道场地位的确立,应该从文化建设着手,努力打造梵净山特色的弥勒净土信仰和法相唯识学研究中心。
梵净山; 弥勒道场; 常德诗墙; 台湾佛光山; 解释学
梵净山欲打造成佛教第五大名山——弥勒菩萨道场,既有挑战又有机遇。其挑战在于历史上的证据不多,现实中又存在有力的竞争对手,乍一看来,似乎让人顿生无望之感,但其实不必灰心,在历史上纵有不足之处,但文化之为文化乃是人所创造的,这正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也是梵净山打造弥勒菩萨道场的一个切入点。
一、问题解决之方向及现实依据
(一)问题解决之方向
首先我们要坦然承认,梵净山佛教文化,在历史上与其他四大名山在文化积淀上,难以相比。如果我们只从挖掘历史底蕴着手,像现在很多旅游景点那样,编造一些粗俗的所谓民俗传说故事,只会适得其反。如果这样,梵净山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地图上,在民众尤其是佛教信众心目中,将永无出头之日。因此,挖掘历史文化固然要做,但只是挖掘,那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以为,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下定决心建设梵净山佛教文化。“建设”代表的是一种创造和寄希望于未来,这是更加广阔、可以作为的舞台。
为什么我们可以建设梵净山佛教文化?那是因为文化都是人创造的。如据《佛说弥勒下生经》中记载:“摩竭国界毗提村中,大迦叶于彼山中住。”《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中则说:“尔时,弥勒佛欲往长老大迦叶所,即与四众俱就耆阇崛山,于山顶上见大迦叶。”[2]也就是说迦叶尊者本来是在印度摩竭国界毗提村耆阇崛山中入定,但现在我们都认为他是在云南鸡足山;再如观世音菩萨在印度和藏传佛教中都是男身,但在汉传佛教中却多是女身等等。因此,既然文化都是人创造的,那么我们也可以创造梵净山特色的佛教文化,也就是说,虽然梵净山佛教文化在历史上有不足,但是可以通过后续建设加以弥补。
(二)现实依据
我将通过对几个例证的分析来证明文化是可以创造的。
例证一:常德诗墙。
湖南常德与铜仁的历史渊源不可谓不深,于沅江顺流而下,就可以由铜仁直达常德。常德位于湘西北,在沅江之畔,为防沅江洪水泛滥,常德在沅江北岸城区修建了一座防洪大堤。建一座防洪大堤实在是再平淡不过了,但是富有想象力的常德人采纳了当时常德政协委员伍顺生提交的修建常德诗墙的议案,在全长近 6华里的防洪大堤上刻上与常德有关的诗词和中外名篇。历经20世纪最后十年的修建,于2000年9月竣工,旋即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记录颁发的“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称号,知名度不断攀升。
常德诗墙官方网站上介绍道:诗墙全长6华里,临江而立,楼台点缀,气势恢宏。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六大篇章,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267首。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 948名书法家书写,真、行、草、隶、篆集于一墙,精彩纷呈。其间刻嵌43幅精美的中外石壁画。各大篇章墙名和篇名,分别由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沈鹏、启功、颜家龙、孙其峰、王学仲和萧娴、张仃、臧克家、方毅、陈天然等题写。曹禺、舒同、吴作人生前也分别作了“武陵风流”、“江山如画”、“风景这边独好”的题签。[3]
常德诗墙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肯定:除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外,2002年4月获得“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3月建设部在全国第二次最佳人居环境奖评选中,诗墙和诗墙公园被评为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实现了湖南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2000年3月和4月,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诗人》(新诗)分别组成考察团赴常德实地考察,都赞誉“诗墙堪称‘环球第一墙’,是我国当代文化建设极具创造性的伟大工程,开创了当代文化建设特别是碑林文化建设的先河”。[4]诗墙还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的关注,纷纷载文报道。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乔石、朱镕基、曾庆红等都曾经参观考察过诗墙,时任总理的朱镕基评价道:“常德诗墙是一大创举”。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也曾经参观游览,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常德诗墙已成为常德的一张城市旅游名片,凡去常德旅游,鲜有不去诗墙参观者。
常德历史人文鼎盛,诗墙不过一近世人造景观,但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这么高的肯定和赞誉呢?因为文化是可以建设的。常德人建设了绝无仅有的常德诗墙文化。
例证二:台湾佛光山。
佛光山位于台湾省高雄县大树乡,原为一野草遍地、荆棘丛生之荒岭,行人绝迹。1967年星云大师开始在此建立寺院,1975年4月完成初期工程,现为台湾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台湾最大的佛教圣地,有“南台佛都”之称。
台湾佛教四大名山都有各自的特色,佛光山主要侧重于文教。文化方面,佛光山有多种文化传播机构,如人间通讯社、人间卫视、佛光缘美术馆、普门学报、美国佛光出版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等。由于佛光山及星云大师的著作日多,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为“佛光山”和“星云大师”作品在《国会图书分类法》之佛教分类号下设立单独的分类号BQ9800、F63,并进入到大专院校及其他各类图书馆编号系统中。[5]275可见其影响之大。
教育方面,佛光山在全球“共创办了十六所佛教学院,且从1991年起,陆续在北美、台湾、澳洲等地创办四所大学(一所目前正在筹备中),目前在台湾各地有八所社区大学,在世界五大洲有近五十所中华学校”。[5]12
宗教建设方面,除创建佛光寺外,在全球建立了两百多个道场,1991年创建国际佛光会,在世界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一百多个分协会,等等。[5]98
佛光山在星云大师的带领下,五十年间由一荒山野岭竟成世界佛教一重要宗派,在台湾乃至世界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很多的创举被大陆等地的汉传佛教机构所采用,如佛学夏令营、短期出家等等,成为践行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重要力量。佛光山这一案例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同样的事实:文化是可以建设的。
梵净山称是弥勒菩萨道场,与佛光山同属佛教圣地,而佛光山原来荒山一座,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就有如此成就,我们又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更何况梵净山已有相当的佛教历史文化底蕴!
通过常德诗墙和台湾佛光山的实例分析,我们认为,虽然梵净山佛教文化历史底蕴不够深厚,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找到并坚持正确的方向:建设而非挖掘。经十余年、二十余年的建设,梵净山佛教文化必有斐然的成就。
二、理论依据及具体措施
(一)成功经验的理论依据
常德诗墙和佛光山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当然有诸多原因。从文化层面来讲,它们成功的共同之处在于:能够融入一定的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也就是说,它们能把文化传统中的精髓结合起来并形成适合时代和地域的新的形式。如常德诗墙。诗墙中的内容绝大多数都不是新的,但利用防洪大堤镌刻出一道诗墙,这就是有特色的文化,成了一道标志;而台湾佛光山,则单凭人力,在荒山之上,创建出一个全新的佛教宗派,影响遍及全球,成为台湾的一个佛教圣地。
我们可以借用解释学的理论来分析二者的成功之道。解释学是研究“理解怎样得以可能?”的科学,[6]ⅩⅧ理解是指通过对历史流传物的参与而获得历史流传物表达出来的真理。但“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6]7这个前理解就是我们理解的前提,由于这种前理解的存在,就为理解者提供了一定的“视域”,“理解者和解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使它与其他视域相交融,这就是加达默尔所谓的‘视域融合’……视域融合不仅是历时性的,而且也是共时性的,在视域融合中,历史和现在、客体和主体、自我和他者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6]8这样,理解就产生了。对于任何处于一定前理解的人来说,如果他想扩大他的世界经验,这样的理解都是他所必须去追寻的。
因此,我们如果想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也就是拥有一定的前理解的人群中获得他们的迅速接受和认可,我们可以并且必须建立一个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和前理解结构中的文本,通过这样的文本,我们就有可能在他们的前理解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吸引他们来我们这里扩大他们的世界经验。
运用上述理论来分析两个事例:常德诗墙之所以得到这样高的认可和肯定,不仅是官方的,还包括普通大众的,乃是因为诗墙构成了一个历史流传物,或者说一个文本,这个文本是在我们的“前理解”——我们拥有的文化传统意识——之中,这个前理解也就是我们已有的“视域”。当我们参与到欣赏诗墙的“游戏”中,我们的视域就通过诗墙这个文本达到对更广阔的视域(文化传统)的融合,这样,理解就产生了,这样的理解,乃是人的世界经验的源泉,也是人与世界根本关系的显现方式。这样的理解,乃是处于我们文化传统中的任何人都希望获得的。诗墙为人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流传物,成就了人与世界的理解;诗墙同时也得到了肯定。
佛光山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也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历史流传物,一个文本,这个文本在我们的前理解中,我们通过对这个历史流传物的参与能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视域融合,这样的视域融合,带给我们一种新的世界经验,这也是处于一定文化传统中的人所追求的。
因此,若要建设成功的梵净山佛教文化,就必须借鉴二者的成功经验:创造一个在大众视域中的历史流传物,一个文本。通过它,能和大众产生视域融合,使大众能扩大他们的世界经验。这样才能吸引他们,我们的建设也才能获得成功。
对于梵净山来说,这样的历史流传物我们已经找到了,就是佛教文化、弥勒道场,通过它们,梵净山就能达到与大众的视域融合。因为梵净山能给大众提供新的世界经验的机会,在带给大众这样的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成功的机会。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还缺乏对它们的建设,也就是说,创造出这样一个真正的历史流传物,使它由思想变为现实。
(二)建设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具体措施
既然我们把梵净山定位为“梵天净土”,那当然要突出佛教文化的建设,这样的佛教文化建设,并不是有了寺庙、有了最大的弥勒金佛就够了的,君不见海南三亚海上观音为世上最高的观音,但没有人会因此就认为海南三亚是观音菩萨的道场。
梵净山既然是弥勒菩萨的道场,而弥勒菩萨为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那么我们在佛教文化建设上就应该突出法相唯识学的建设。这种建设包括文化和寺庙两个方面。
中国法相唯识宗自玄奘法师创立,虽风行一时,法相一学,向称难治,自唐末即中断,而后直到民国时期,因各种因缘际会,法相唯识学才隐隐有复兴之势。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法相宗以诸法法相(万事万物)为分析对象,其分析方法与近代科学相似,正当今日科学时代之机。”[7]而现代佛学家吴信如居士则说道:“在最近数十年,为中土一般学佛者所推重,几乎有同一的趋向,以为近乎物质文明、含着科学精神,足为现代唯一当机的教法的,这便是法相宗。”[7]323很显然,吴信如居士认为法相唯识学是现代唯一当机的佛教宗派。
既然法相唯识学如此适合现代人的根性,而梵净山又称为弥勒菩萨的道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梵净山建立法相唯识学的研究机构,研究宣扬法相唯识学呢?因为,如果梵净山能够成为法相唯识学研究的重镇并拥有最高等学术地位,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梵净山最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弥勒菩萨传下的法相唯识学。能够最好地传承弥勒菩萨的学问的地方,不是弥勒菩萨的道场,又是什么呢?
具体来说,一者我们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法相唯识学研究所,礼请海内外精研唯识的学者来此主持,如济群法师;二者可以定期举办国际唯识学研讨大会,邀请海内外唯识学者都到梵净山来宣讲法相唯识学;三者可以出版发行法相唯识学研究的刊物,定期宣传梵净山的佛教文化。千万不要以为这个与一般大众无关或者与梵净山的历史传统联系不紧密就觉得不能实行,或者实行的意义不大。我们在前面就论证过:文化是可以创造的。如果我们能创立梵净山法相唯识学传统,那么在学术界、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上,岂非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日后研究佛教文化,则无论如何都不得不提及梵净山,如此,梵净山又岂不是有了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事实上,有的专家学者已经提出类似的建议。如龙新明先生在“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理论研讨座谈会上提出:“建议将铜仁文化研究列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资金,确保研究活动正常开展;……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研究水平。”[8]
上述建议是针对高层次文化的,是为梵净山在中国文化史上谋一席之地,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一般大众的需要。为此,我们可以在弥勒净土上下功夫。据佛经记载,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内院说法,此即弥勒净土。在中外佛教史上,有许多高僧曾经上升到弥勒净土,如无著菩萨和虚云老和尚都曾经亲自听弥勒菩萨说法;也有很多高僧发愿往生弥勒净土,如玄奘、太虚大师。
虽然现在汉传佛教信众一般都是希望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往生西方要求比较高,如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临终的时候才比较有把握。但如星云大师所说:“兜率内院,是在欲界中的一个兜率天里。离我们这个世界不远,要往生到弥勒净土,不必像求生其他的净土,要具备非常艰苦的修行,才能往生。往生兜率净土只要我们皈依三宝,清净持戒,如法布施,发愿往生即可。弥勒菩萨的慈悲与善巧方便,使这个世界的众生容易得度。”[9]
既然往生弥勒净土有历史上的高僧大德为先导,相对来说又比较容易,那么我们在发展梵净山佛教禅宗法统的同时,在新修的寺庙里,也可以礼请修弥勒净土的比丘住持,在日常修行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平时也可以向游客宣传弥勒净土的信仰,假以时日,影响必日见深广,渐成与四大名山齐名的弥勒道场。
如此二者结合,在僧俗二众,亦不论学术研究还是普通信仰,都会摄受相当的众生,而梵净山弥勒道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若复有人寻根究底,追问弥勒菩萨的道场到底在哪里?则我们可以用圣严法师在回答观世音菩萨的道场究竟在印度、还是在中国普陀、还是在西藏拉萨这一问题的方式来回答这一疑问。
圣严法师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大可以不必追问,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化现,也因时机因缘的不同,而会在许多的地方出现”。[10]152-153
同样的道理,弥勒菩萨虽然在兜率天宫,曾到印度传授《瑜伽师地论》,曾经在浙江奉化示现,也可以到铜仁梵净山来教化众生。
[1] 黄尚文.论梵净山弥勒道场地位之挑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5).
[2] 肖武男.地藏菩萨经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3] http://www.poemwall.org/sqglc/6125739918154006528/2006 0123/94116.html,EB/OL ,2008年11月阅读.
[4] http://www.poemwall.org/sqglc/6126865818060849152/2006 0104/92152.html,EB/OL ,2008年11月阅读.
[5] 满义法师.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M].台北: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
[6] 加达默尔(Gadamer).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7] 吴信如.法相奥义[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8] 龙新明.社科界“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理论研讨座谈会[N].铜仁日报,2008-8-23.
[9] 星云大师劝生弥勒净土[EB/OL].http://www. xici.net/b929345/d66693159.htm,2008-03-09.
[10] 圣严法师.佛学入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uddhist Culture with Fanjing Mountain Chatacteristics
HUANG Shang-wen
( School of Law and History,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etry Wall of Changde Hunan and For Guang Shan in Taiwan as successful cases, and using the Hermeneutics theory, the paper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Pure Land of Maitreya beliefs and Consciousness-only school research with Fanjing Mountain characteristics when we construct Buddhist culture.
FanJing Mountains Maitreya Buddha Temple;the Poetry Wall of Changde;For Guang Shan;hermeneutics
(责任编辑 梁正海)
B94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3-9639 (2011) 04-0001-04
2010-11-18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自筹经费项目(10ZC109).
黄尚文(1981-),男,湖南益阳人,铜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西哲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