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思路

2011-08-15王悦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语文

王悦欢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思路

王悦欢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语文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不但能够涵养人的品格和德性,而且还能提供适应各种工作岗位要求的基本素质,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今天,语文教育却面临着种种困难,如何探索发挥语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应有的作用,是当下高职语文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高职语文;现状;改革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院校规模与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扩大与完善,教育培养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技术型人才。然而,语文作为知识传承的载体,作为学好其他专业的基础,却没有在当前高职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将语文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使得高职语文教育处于一种教育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因此,在以“培养高级专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中,如何认识和改革目前的高职语文教育,成为广大高职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的高职语文教育几乎是处在中职与本科之间的一种状态。高职的教学特色无从体现,语文教育更是显得无足轻重。具体表现为:对于教学和教学对象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课程定位与学生基本情况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和教学考核形式的单一等成为时下高职语文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语文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认识存在偏差。语文教育其本质是对母语的一种教育,它关涉到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与传承,对每个公民来说,母语的教育都是第一位的。而事实上,在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下,仅仅把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专业化、技能型凸显出来,将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当作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提高学生素质与技能中的基础作用。不但学生认识不到语文基础对于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学校对是否开设语文课也存在着异议,在有些高职院校中,由于专业课程的需要,不断压缩语文课程,甚至直接取消语文课程。对语文教育理论的认识不足,使得语文处于两难的境地。

(二)缺乏对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准确定位。目前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的开设与否直接由各高职院校自己决定,语文课程的存在与否不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为明显的是目前的高职教育越来越市场化,也就是说,市场只注重技能的高低,对于学生的语文素质并没有要求。在这样的教育需求下,语文教育就缺乏准确的定位,不能认识到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教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

(三)课程内容的陈旧与学生自身情况具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目前我国没有一套真正适合于高职院校教学的教材。现在的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大多是本科院校语文的简缩本,内容上基本以古文为主,与高职学生职业生活与未来发展基本无关;课后训练方式也并无太大的新意;语文训练的教学目标很模糊,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答。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来自于高中、中专和中职。不同的教育背景其素质也相对不同,大多数学生对新技术、高科技有着过热的追求,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找一份从事技术性、高收入的工作,对于文化课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学习动力更无从谈起,语文教育对个人文学素养的提高与对生活真、善、美的理解直接被忽视了。

(四)高职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很难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由于对语文教育认识上的不足和语文在高职院校中的定位差距,使得教师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许多语文教师都是来自于学校的后勤或行政工作人员,并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他们身兼数职、公务繁琐,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钻研教学内容,其授课形式可想而知;有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也由于专业的限制与收入的差距都纷纷转行教授其他课程,这样,语文基础教育基本上就落在了刚进大学的年青人身上,他们虽然充满活力,但对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很难把握,时间久了,他们对语文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产生怀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经验作决定,在授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偏颇、顾此失彼。

(五)教学方式简单,考试模式僵化缺乏拓展能力。由于教学组织方式和课时缺少的诸多原因,使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过与简单。因为课时少,需要几个课时才能讲解完的内容,现在却在一节课上讲解完毕,这种教学方式就成为直接的朗读和标准答案的直线灌输,无教学特色可言,学生的读、写、听、说与发散思维的拓展无从提及。而考试模式的标准化尤为显得僵化,通常情况下,我国的高职语文教育考核时间为两个学期,有的院校为一个学期,其考试方式有写一篇论文与标准考试两种。对考试内容的要求也过于死板,与教学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多从网上直接下载和考前学生根据老师所强调的课程重点或直接的标准试题来作答。这种教学方式和考试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教育个性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高职语文教育的“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为培养学生能力服务”的目的不符。

三、新形式下高职语文教育改革的思路

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是我国古代优秀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动力;语文作为一种学识,对每个人品格和德性的完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高职语文教育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高职语文教育将如何发展,笔者在立足现实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以下高职语文教育改革的思路:

(一)更新高职语文教育观念,树立“大语文观”,明确定位语文教育。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以人为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教育,要将语文这一母语,在高职教育中引起足够的重视,树立生活即是语文的“大语文观”。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在基础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帮助理解提高其他专业技能课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语文的地位应与高职教育中各专业课的地位一致,不能放弃语文或者削弱语文在高职教育中应有的地位,而只注重发展专业的技能教育。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用专业技术训练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人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必须获得道德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西班牙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奥尔特加称这种有知识没修养的现代专业人员是“新生的野蛮人”,是“落后于时代文明的迟钝者”。树立高职语文教育的“大语文观”就是要从思想上和教学实践中重新恢复语文教育应有的活力,一是将生活纳入语文教学中,凡是与语文教学有关的题材都可以作为语文的教学材料;二是引导学生跳出课堂语文教学的束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观察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的语言魅力。

(二)改革当前的高职语文教材,建立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与学生时代心理发展相吻合的新教学方式。一方面,我们目前所适应的高职语文教材内容多以古文为主,我们不是说我国传统语言文化存在不足,而是在以科技为主的今天,其古文教育的滞后性显而易见。现代文的缺少和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材,根本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也不符合高职语文教育的宗旨。因此,改革传统的教材成为必要,使其教材不脱离职业语文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新时期实际的需要而增加必要的具有感染力的新文章,能够反映时代风貌的新文化都可以用来作为高职语文教育的素材。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编写适合于本院校的高职语文教材,使高职语文教材的改革既不拘泥于书本内容的限制,又注重语文教学的拓展能力,通过拓展,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扩大学生的思维的广度,锻造学生思维的强度。另一方面,注重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内容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有关教育、科技、哲学、文化以及实用文体的范文等作为新的高职语文教材,使学生感觉到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

(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考核方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首先,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一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教师。因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典范,语文教师以其个人的学识修养感染着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必须时常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使教师队伍专业化。同时,学校要根据教学组织的需要,相应提高教师队伍的待遇,使高职语文教师能够安心专研语文教学。其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改善目前的考试方式,要打破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法,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在教学方法上,探索研究性语文教学模式,诸如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互动角色的教学模式、表演性教学模式等。如此,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思考与分析判断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力与实践能力。最后,要破除传统的语文教育考试方式,采用多元、全面、动态、立体、公正的考试方式。在尊重考试内容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基础上,增加特色、综合和实践性较强的试题考试方式,不以一次试卷考试而定成绩,而要通过一个过程来反映。只有这样,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特色性、针对性和延展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唐爱民.职教应规避科技至上的观念[J].职教论坛,2001,(1).

[3][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周,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崔国明.谈谈拓展教学的“信度”[J].中学语文教学,2005,(7).

[5]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G718.5

A

1673-0046(2011)11-0035-02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