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招呼语“吃了吗”与“Hello”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透视

2011-08-15王维

关键词:欧美人人伦文化

王维

(太原师范学院 外语系, 山西 太原 030012)

汉英招呼语“吃了吗”与“Hello”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透视

王维

(太原师范学院 外语系, 山西 太原 030012)

“吃了吗”与“Hello”是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招呼语。它们所承载的信息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异国的政治历史、饮食文化、语言变迁、风俗民情及人伦礼仪等文化要素。

招呼语;吃了吗;文化内涵;价值取向

日常生活中,人们无论是出于礼貌还是为了增进彼此的亲情和友情,见面时总要打声招呼。汉语中普遍被认同的招呼语“你好”和“您好”是从英语的“How are you”翻译过来的舶来品。[1]202-206而我们中国传统的招呼语有阳春白雪式的:“幸会!幸会!”“久仰!久仰!”“久违!久违!”等等;同时也有下里巴人式的:“好久不见,你哪儿去了?”“忙啥呢?”“去哪儿?”“吃了吗?”等等。

我们注意到,当我们将较古朴、文雅的招呼语介绍给外国友人时,他们通常在表示出一脸好奇的同时还是能很快地在一定程度上认同和接受的;但当我们将非常大众化的“哪儿去?”“忙啥呢?”“吃了吗?”表达出来时,他们总是显出一脸的茫然或者是惊愕的表情。尤其是“吃了吗”这一招呼语,常使那些崇尚个性自由,喜欢用中性话题“天气”作招呼语的欧美人,初次听到时会心中暗喜,以为对方想邀请自己吃饭,但当看出对方并无此意时,便顿生失望或愤怒之情,似乎有被愚弄的感觉。更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中国人在完全可以根据客观条件判断出他们已吃饭的情况下,还是要问上一声“吃了吗”,这在他们看来真是无聊之极,甚至利用此招呼语进行调侃或开玩笑。“北京电视台曾在‘桥’这个节目里上演过这样的镜头:两个外国朋友在一大饭店的门口相遇,一个问‘你吃了吗?’另一个说‘吃啦’。不过,他们说完之后,都哈哈大笑起来。但笑归笑,不理解还是不理解。”[1]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句普通的招呼语导致如此强烈的文化碰撞和语用反差呢?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在多数情况下会被告知“吃了吗?”就等同于英语的一声“Hello!”(你好!)或一句“It’s a fine day,isn’t it?”(天气不错,是吧!)请看实例:“他跟老人招呼了一声:‘吃过没有,老爹?’”其英译文是:“Good morning,Grandpa”,he greeted the old man.[2]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两种不同语言的最大众化招呼语之间真的能如此简单地划等号吗?本文拟从“吃了吗”与“Hello”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出发,对这一问题作粗略的分析。

首先,我们认为“吃了吗”是有其实际文化语义内涵的。虽然有时用此打招呼,从语用上讲,并没有包含真正想了解对方吃饭状况的目的,[2]但它毕竟是从“吃没吃饭”虚化来的,[1]因此有些情况下听话人仍然用“吃了”或“没吃”来做答。而且受到使用场合的一定限制,如正式场合和与吃相悖的某些非正式场合(如厕所、洗手间及附近)都不能使用。另外,只限于熟人之间使用。

其次,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用“吃了吗”等打招呼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色彩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不断遭受着自然灾害的侵扰,且苛捐杂税繁多、战争杀戮连连。在如此重压下,“丰年尚饥馑”,歉年岂不更难免一死。从《诗经·小雅·鸿雁》中的“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到唐代诗人李珅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以及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的描写都会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吃”与“生存”如此地息息相关,感受到中国老百姓那可怜的只求果腹的求生标准。但由于中国地势相对闭塞,人们长期受地缘政治和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的制约[3]299-322,以及所形成的内敛的、独成一体的生存性格,使得他们没有寻求其他生存之路,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农耕中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挣扎在饥饿的边缘和对田园生活的依恋与向往使中国人代代崇尚“民以食为天”。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为什么会将汉字“人”与“口”紧紧地连在一起,用以表达population之意;为什么会在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劳作“养家”含义中首举“糊口”为目的;为什么“吃”字竟能如此深深地烙在中国人的心中?!

在上述历史背景之下,中国人尤为看重和偏爱“吃”便显得顺理成章。“吃”文化在汉语言中俯拾即是,无所不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五味不同物而能和”(《管子·宙合》)。又如:称在其位不谋其政者为“尸位素餐”;陶渊明之超脱为“不为五斗米折腰”;奉劝他人耐心等待为“心急吃不上热豆腐”;某人贪欲极强为“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一旦遇到难于取舍之事,我们会想起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然还有拿不准主意会说“吃不准”;承受不了可谓“吃不消”;遇事难办则会承认“真的啃不动”…… 随着历史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由“食”是否可以果腹继而上升到是否可以“美”“食”;从吃饱、吃好到吃出科学、吃出健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则产生了享誉世界的有关“吃”的中国饮食文化。可见,要想了解真实的中国,要想了解发展中的中国,上好中国饮食文化这一课便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再次,一句“吃了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人的人情世故和家族伦理的价值取向。普通的中国人习惯于熟人相见,无论有无正式话题,彼此都要先询问一下对方的近况,通常会涉及到生活、学习、工作、家庭以及健康状况等,而这些恰好是欧美人认为涉及到隐私的一些敏感话题。中国人之所以善用此类话题,与几千年来受传统的儒学教化不无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尤为推崇“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事无不可与人言”之说。大家彼此的一声问候,不但不是干涉他人的私生活,反而是在平凡中透着那么一丝暖暖的人情味,甚至在给予一个人最高荣誉时也总会用“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等词语来赞誉,以至于以有不可告人之事为耻。其结果是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的隐私意识淡薄至极。[4]53-61

又如,中国传统将乐于接受他人的关心且乐于关心他人的行为习惯视为衡量人们是否拥有社交能力的标准之一,同时也视为区别人们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尤其是家族教育非常强调尊卑、长幼之分。如传统的五伦之说中有四伦就有上下之别、尊卑之分。处于弱势群体的子、臣、妇、幼等在与强势群体交往中,潜意识中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无形的理念在背后操纵着人们的举止行为。“卑”使人渴望得到“被眷顾”、“被怜惜”、“被疼爱”,是一种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的真实感受。能得到垂问是荣幸,是情理所至;与之相对应,强势者所给予的“垂青”、“关爱”、“怜悯”也就顺理成章地被认为是“皇恩浩荡”、“贤者施善”、“长者惜幼”。这一来一往的交流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人伦礼仪。这种长期形成的心理互补取向扩展到社会,人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一种渴望得到关心和乐意施爱的互动现象。轻轻地问一声“吃了吗”和淡淡地回一声“吃了”或“没吃”难道不是这种心理沟通的一种真实写照吗?!

当然,与“吃了吗”相比,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招呼语“Hello”也有它的历史渊源和传奇故事。据说它来自于法语的ho和la,意思是:“喂,那边的!”14世纪英国诗人乔佛利·乔叟时代的人们就常用由ho,la的读音渐渐合成的hallow(重音在后一个音节上)打招呼。随着时间的推移,hallow,halloo,halloa,hollo等变体便逐渐地演变成19世纪人们通用的hullo。据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第一个在发明了电话之后不久就使用“Hullo”作招呼语的美国人。起初人们拿起电话后相互询问的是“Are you there?”(你听见了吗?)因为他们还不大有把握这种新设备是否真的能传送说话的声音。然而,爱迪生是个沉默寡言之人,从不浪费时间。当他第一次拿起电话筒就不问别人是否听得见。他确信总有人在听,于是简单地说了声“Hullo!”从此,人们便相继效仿,继而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看到和使用的“Hello”招呼语。而以谈论天气为招呼方式的习惯,则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就兴起的“人文主义”文化的产物,也是人文主义反对宗教集权的禁锢,主张人的“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具体体现。他们视一切与个人有关的信息为隐私而避免谈论,从而选择了“天气”这一与人人有关却又由上帝掌管的话题来作人际交往的应酬招呼语。

综上所述,鉴于中国历史的积淀和人伦价值观的取向,有什么能比问一句“吃了吗”更能吸引世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关注,更能使人自然而亲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式的人伦关爱呢?!难道是一句“Hello”和谈天气这种欧美人所偏爱的招呼语所能替代的吗?!虽然语用上的替代不可避免,但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却是大相径庭的。

众所周知,交流是互动的,有来亦有往才可谓交流。但我们注意到在语言交往中,凡遇到使用“吃了吗”这类的交际语言发生文化理解困惑时,通常我们运用的解释方法就是:汉语的“吃了吗”就相当于英语的一声“Hello”或“it’s a fine day”等招呼语,别无他意。那么试问: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中西文化频繁进行交流的大形势下,难道我们就只有单边的文化引进任务吗?我们的学生对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了解多少?他们所要掌握的本领难道就只有西学吗?更何况这样的引进也把招呼语所承载的西方文化丧失殆尽。

鉴于此,我们在讲授欧美人用“天气”类招呼语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讲授中国人用“吃了吗”等招呼语所体现的中国饮食文化和无处不在的人伦关爱,使学生在从事未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不但能成功地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同时也能完成引进西方文化和输出中国文化之双重重任。

[1] 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贺毅.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4]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张 琴】

2011-02-19

王 维(1959-),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1672-2035(2011)02-0129-02

H03

B

猜你喜欢

欧美人人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尊王抑或尊天:基于人伦与性命的晚明治道重建
谁远谁近?
上百个与肥胖有关基因被发现
自然选择与社会需求
——论先秦儒家人伦观的产生
天伦和人伦共生伦理永恒——秦汉传统中基于发生角度的伦理分类
Meeting Guests
3天换一次毛巾
绝世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