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与周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比较
2011-08-15朱建芳林坪
朱建芳、林坪
(1温州市统计局、2温州市龙湾区统计局,浙江 温州 325009、325058)
温州与周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比较
朱建芳1、林坪2
(1温州市统计局、2温州市龙湾区统计局,浙江 温州 325009、325058)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经济增速由慢到快,再由快转慢,特别是近十年来,温州发展优势退化后,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当前,与周边先进城市比较,温州存在实体投资明显滞后、对外融资水平偏低、先进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差距。建议采取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确立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等措施,使温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以年均增长14.6%的速度,名列浙江省首位。其中,1991-2002年发展最快,年均增速高达19%;2003年以来,全国经济普遍进入大投入、大发展阶段,温州经济先发优势逐步退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重点城市中的位次不断后移。当前,全国各地纷纷进入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而温州由于原先基础较差、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紧张、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影响,面临不进则退的竞争压力,与全国、全省尤其是与基础条件较好的先进城市比较,差距更大。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正视差距、学习先进,创新思路,迎头赶上,再创辉煌,对温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温州经济发展与周边城市的阶段性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的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因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增长动力不同,其运行轨迹与周边城市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一)1978-1984年:温州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农村改革率先取得历史性突破,农业生产力获得解放,农村工业蓬勃发展,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农业向依靠工业为主转变。这一时期温州经济总量基本保持在全省第4位,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 的 42.2∶ 35.8∶ 22调 整 为 1984年 的 37.3∶ 38.6∶24.1,第二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
(二)1985-1990年:股份合作经济在温州率先发展,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结构再次出现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4∶44.7∶27.9,其中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上升到38.2%,比1984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三)1991-2002年:民营经济先发优势充分展现,温州经济加速发展,增幅明显快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一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这个阶段,支撑温州经济发展形成三大动力:一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推动温州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1990-2002年温州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2%,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强有力支撑;1990-2002年,温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4%,高出同期GDP增幅10.4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8.6个和1.5个百分点;三是对外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温州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0.4%,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6.2个百分点。
(四)2003年至今:工业经济趋向稳定,第三产业发展有所加快,温州经济整体先发优势弱化,发展步伐逐步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周边城市比较,这一阶段温州经济发展面临的城市间竞争压力空前加大。2002年温州经济增长幅度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2003-2007年,全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后,虽然温州经济增长仍继续加快,但增速在全省位次逐步后移。这一期间,温州经济年均增长13.8%,比前5年年均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2003年温州经济增幅与全省持平,2007年比全省低0.5个百分点,2008年和2009年温州比全省低1.9和0.4个百分点。与长三角城市相比,温州与杭州、宁波、无锡、苏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差距逐步拉大,2009年温州GDP分别为杭州、宁波、无锡、苏州的49.7%、58.4%、50.6%和32.7%,分别比2002年下降9.4、14、18和17.9个百分点。绍兴、台州、嘉兴等城市与温州的差距正逐步缩小。2009年温州GDP分别为绍兴、台州、嘉兴的106.4%、123.9%和131.8%,比2002年分别下降12.4、10.5和23.5个百分点。
二、现阶段温州发展与先进城市的主要差距
(一)实体投资明显滞后
2003-2009年温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8%,比上一阶段(1991-2002年)低16.6个百分点,比同期GDP增幅低1.6个百分点,投资总量由2002年的全省第3位退到第5位;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投资率由36.8%回落到33.1%,而同期全国、全省分别提高了29.9个和1.8个百分点。投资不足、投资率偏低成为影响现阶段温州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实体投资的结构分析:一是工业性投资严重不足。2009年温州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只占全省该项指标的5.7%,居全省第八位;占全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3.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6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2003-2009年温州限额以上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速仅为11.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额占全省的比重也由2003年的8.7%回落为8.5%。 三是投资项目规模偏小,重大项目推进缓慢。近几年,在国扩大投资、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中,温州取得的大项目明显少于长三角城市及省内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兄弟城市。如2010年,温州新开工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仅大门大桥和乐清湾港一期两个项目,计划总投资分别为20.36亿元和16亿元。重大项目开工减少和进度减慢,使温州后续发展缺乏有力支撑;同时,多数重大项目进入施工后期,使全市投资缺乏新的增长动力。
(二)对外融资水平偏低
2009年,温州市实际利用外资2.34亿美元,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远在杭州(38.80亿美元)、宁波(21.96亿美元)、嘉兴(13.35亿美元)、绍兴(8.11亿美元)等市之后,居全省第7位。与江苏先进城市相比,差距更远,仅为苏州和无锡的2.8%和7.3%。从引进大企业情况看,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温州的不到10家,而落户苏州、无锡的达到100多家,落户杭州的也达到70多家。在内资融资方面,比较多的是外地政府来温招商、推介,少见温州到外地招商引资。在公司上市方面,2009年底,在境内上市的,杭州有46家,宁波27家,绍兴22家,台州15家,而温州只有6家;通过红筹或H股等形式在境外上市的,杭州有17家,宁波10家,绍兴16家,而温州只有2家。
(三)先进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温州的产业主要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下游,产业层次较低,企业消化要素成本上升能力较差,产品价值增值能力较弱,产业结构原有的优势不断减弱。其中,鞋类、服装、塑料制品、汽摩配等传统产业占多数且升级较缓,而汽车、高档家电、医药、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明显不足;占比重较大的装备制造业也多数是轻型的机电基础件,只有小部分属于设备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甚少,与发达地区成套设备的装备制造业相比,可谓是“重工不重”。
同时,温州服务业发展稍显动力不足。2009年温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比杭州、嘉兴、绍兴等市低3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结构升级不够快,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水平不高,现代流通和新兴业态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现代物流特别是第三方企业还处于成长阶段,与宁波、嘉兴、绍兴等市的差距较大。
(四)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更为明显
由于温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较大改善。但是,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落差仍然比较明显,据省统计局有关评价显示,2009年,温州社会发展水平居全省第9位,民生评价综合指数居全省末位,落后的位次与温州经济总量居全省各市第3位的地位极不相称。其中落后的方面主要集中在人口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全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副省级城市等重点城市相比,温州社会发展水平所处的位次也明显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所处的位次,并且10年来没有大的变化。
(五)县域竞争力相对较弱
温州社会经济发展区域性差距较大,尤其是县域的差距更大、竞争力也更薄弱。其中,经济总量最大的县(市、区)超过400亿元,最小的才30多亿元;人均GDP最高的县(市、区)超9万元,最低的不到1万元,差距跨度极大。发展较快的瑞安、乐清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而发展较慢的文成、泰顺在全省贫困县里位置靠后。从全国的情况看,县域经济在大多数地级市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区域的整体水平。如苏州共5个县市,4个进入全国百强县六强,另一个则排名百强县第13位。从浙江省内看,宁波、嘉兴、绍兴等市加快发展很大程度也得益于县域经济总体水平快速提升,三市所属的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三、对温州“十二五”加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十二五”期间,温州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从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看,这一时期全球经济仍将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缓慢复苏和低位调整时期,中国经济因具有“后发优势、大国优势和体制创新潜力”,有望继续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从全国33个重点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市、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来看,2009年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的城市已有2/3,而温州2009年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还只有4603美元,与全国先进城市差距较大。在“十二五”新的发展起点上,珠三角、长三角、环勃海湾等各区域都市圈的发展将更加成熟,各大城市将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和合作。地处长三角的杭州、宁波有着工业基础好、特大城市发展的优势;绍兴、嘉兴作为浙北和长三角的重要阵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温州在城市经营、做大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要向杭州、宁波、无锡等市学习,主动接收国际产业转移;吸引内外资方面,则要借鉴绍兴、嘉兴、苏州等市经验。台州与温州同为民营经济主导的发展格局,然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台州经济发展的举措对温州的启示应该更有现实意义。展望未来,温州发展必需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能再创辉煌。
(一)做好“温州模式”与时俱进文章,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首先,观念创新。要充分认识“温州模式”的不足与缺陷,客观评价温州经济发展的成就,清醒地分析温州与先进城市的差距,尤其是与全国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加强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紧迫感。其次,增强经济主体创新能力。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模式,以自主创新为主导,加强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产品和产业竞争力,打响温州产品的美誉度和品牌认可度。再次,加快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变“无为而治”为主动引导、扶持,在企业自主创新、项目引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提供政策支持。同时,政府要立足服务职能,提高规划、基建、环保、法制、民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
(二)确立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再造区位新优势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温州是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立足浙南、辐射闽北,但目前其中心城市的作用还没有较好地凸显,关键是交通条件还没有达到中心城市应有的交通枢纽规模。今后温州要以构建大都市综合立体型现代交通网为目标,加大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切实加快温州港、温州国际机场、温州铁路网、温州高速公路网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对外交通高速化、对内交通快速化,以交通圈构筑都市圈、覆盖经济圈。
(三)强调城市化的依托作用,大力推进大都市区建设
区域间的竞争,根本上就是城市间综合实力、环境、品位等方面的竞争。从目前全市经济总量、产业地理布局来看,温州大都市区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如把环市区的经济区域也纳入市区范围,构筑大都市区的经济格局,温州市的综合经济能力将大大加强,其效果可能是乘积效应,意义重大。因此建议在地理上,可以把塘下、瓯北、乌牛、七里港、柳市、北白象等镇纳入市区。同时还可考虑合并龙港、鳌江,成立县级行政区域,有利于其发挥区域优势;洞头可撤县设区,以港口和旅游度假为主要功能。
(四)做好产业强市文章,构筑产业结构新格局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温州应紧紧抓住新技术革命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继而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接轨长三角和海西区,积极对接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先进制造业比我国领先10年左右,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信息技术产业、临港工业、机械制造业等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这对闽、浙、苏三省都是机遇。温州需抢抓机遇,主动接轨长三角和海西区,积极吸引和对接国际产业转移。其次,树立科技导向的发展战略。在财政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风险基金的支持力度;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研发设计创意水平,逐步走上中高端路线,提高产品在国际上的议价能力和竞争力;及时跟踪国内、国际产业和科技变化动态,集中力量解决影响产业结构提升的重大课题。再次,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主平台,积极缓解土地瓶颈问题。争取国家指标,加快推进沿海滩涂围垦工程,加快重大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园区整合提升,以大平台建设促进大项目建设落地。 最后,全力推进产业升级。深入实施已出台的八大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在机械、电子、制药、精细化工、临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加快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等重点服务业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五)营造区域文化,建设宜商宜居宜创业的现代新都市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温州是山水诗的发祥地和重商文化的诞生地。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在外温州人的“温州情结”,是温州特有的区域文化特点,也是温州打造宜居、宜商、宜创业的现代新都市最有利条件。建议温州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等“六城联创”为契机,加大建设力度;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促进城市建设与文化、生态的融合,提升城市品位。同时,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文化提升以及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等途径,打响温州人精神等文化品牌,积极拓展其文化内涵,兼容并蓄并发扬光大。
10.3969/j.issn.1674-8905.2011.04.006
牛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