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追寻与背离
——德沃金平等思想探微
2011-08-15李佳
李 佳
(南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江苏 南京 210093)
平等的追寻与背离
——德沃金平等思想探微
李 佳
(南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江苏 南京 210093)
在对罗尔斯正义理论进行修正和超越的基础上,德沃金提出了资源平等理论。该理论着重区分了造成不平等的主观、客观因素以及实现分配平等的责任归属和实施方案。德沃金平等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平等,结果却背离了平等的目标,容忍了更大程度的不平等,陷入了理论自身的悖论之中。
罗尔斯;德沃金;资源平等;悖论
自启蒙时代以来,自由和平等始终是西方社会最重要的两大政治价值,其中自由长期处于政治思想的主导地位。直至罗尔斯《正义论》的出版,才实现了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主题由自由向平等的范式转换。现代各种政治理论都分享着同一种根本价值——平等,不同的只是如何对这一根本价值予以更好地阐释。围绕平等问题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于经济分配领域。“怎样才算是给人以平等待遇”、“如何分配才能合乎平等要求”是当今政治哲学的核心话语。德沃金的资源平等思想即是对这一主题的理论回应。
一
20世纪下半叶西方思想发展中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莫过于罗尔斯《正义论》的发表。其分配正义理论一直支配着当代政治哲学的论争,其他各种不同的观点通常是在回应罗尔斯理论的过程中产生。德沃金的平等思想亦概莫能外,要深入了解把握其思想,必须以罗尔斯的理论为起点。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致力于解决经济领域中的分配不平等,认为导致这种不平等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是社会境况的不同,如社会地位、家庭出身、等级、阶级等;二是自然禀赋的差异,如体力、智商、能力、健康状况等。这两类因素对一个人的生活前景会产生重要影响。有优越的自然天赋、良好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往往使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较有利的地位。但它们都是任意的、偶然的,人们并不能自愿选择和随意支配。因此,一个人不能对于他天生的禀赋才能和后天所生存的环境负责。如果“一个社会制度的分配原则把这些因素作为分配的标准,则很显然它是奖赏及责罚人们所具有的某些他们不能负责的特殊机遇。从道德的观点来看,这是不能接受的。”故而罗尔斯认为:“没有一个人应得他在自然天赋的分配中所占的优势,正如没有一个人应得他在社会中的最初有利出发点一样。”要平等地把每一个人看作一个道德人来对待,就应竭力排除由自然和社会偶然因素所造成的经济分配领域中的种种不平等,决不可再根据人们的社会或者自然运气来衡量他们在社会合作中利益和负担的份额。
那么如何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实现分配的平等呢?罗尔斯提出了差别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这样安排,使它们:①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②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即经济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只有在合乎最不利者的最大利益的情况下,才能够被允许。只有当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加处境最差者的最大利益时,那些先天有利的人才能够享有由自然天赋和社会环境等偶然因素带来的优势和好处。
通过差别原则,罗尔斯认为已成功排除了影响经济不平等的诸多因素,保证了最大程度的分配平等。德沃金却对其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认为罗尔斯的理论存有如下两个层面的问题和不足。
首先,差别原则对自然劣势者的补偿不足。为了使任何人都不会因为其在自然资质的分配中的偶然地位或者社会中的最初地位得益或受损,差别原则要求“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德沃金却认为差别原则“在选择对生活最差的群体的描述时,存在着过多的任意性,在任何情况下它都是一个其运气只能由某种神秘的平均数或以有代表性的成员来表示的群体。”因而“不足以对那些生理或智力上天生有残疾者——他们并不构成一个生活最差的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是从经济上加以定义的;也不会被看作是这类群体中的代表或一般成员的处境作出反应”。依据差别原则,社会基本善的分配应平等地对待每个人,天赋较好的人和天赋较差的人应拥有相同额度的社会基本善。但在实际享用这些基本善的益处时,那些遭受自然劣势的人,如天生残障者,却要承受额外的负担。差别原则尽管能保证这些身心残障者得到与天赋较好的人同样多的基本善,但他们仍要负担额外的医疗费、交通开支以及残疾带来的痛苦。然而先天残疾并非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从道德的观点看是任意的,不应对其负责。然而差别原则在对社会最不利者界定时,只考虑了影响个人生活的一般因素。如权利、收入、机会等,没有考虑像先天残疾这样的特殊因素,故而没有予以任何关照和补偿,使他们承担着本来不应承担的负担。德沃金认为这是不平等的。
其次,差别原则对个人选择责任的关注不够。差别原则的实质是把最不利者的利益作为参照点,通过对社会最少受惠者的关照和补偿,改善他们的处境,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德沃金认为该原则尽管有其合理性,但仅仅顾及了导致处境最差者的客观原因,却忽略了其中的主观原因。在他看来,社会最差者地位的形成,既与自然天赋、社会环境等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有关,又和个人的抱负、嗜好、勤奋、努力程度等主观要素相连。个人应该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并承担由其所造成的不平等后果。差别原则由于把造成不平等的主观原因排除在外,在解决不平等时又造成了新的不平等。如两个自然禀赋和社会背景完全相同的人,拥有足够的平等资源——完全相同的土地。其中一个爱好打网球,把土地建成了网球场;另一个喜欢耕作,把土地改造成了菜园。在自由市场的环境中,网球爱好者将很快消耗掉自己的最初份额,依靠偶尔工作刚好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方式。种植者却因为辛勤工作,使收入获得稳定的增长。尽管他们最初的资源份额相等,但由于各自的选择不同,形成了两人间收入不均的客观结果。依照差别原则,如果网球爱好者不能从这种不平等中获益,政府就应通过征税的方式把种植者的一些收入转移给他,以缩小二人间不平等的差距,实现平等待人。这显然有悖于我们的道德直觉。差别原则不仅没有促进平等,反而破坏了平等。也就是说,“当收入的不平等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而非境况左右的结果,企图消除不公平的差异原则反而会制造不公平。”因此,平等待人也应意味着人们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和付出代价。
显然,在德沃金看来,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并没有做到平等待人,在理应对先天残障者给予补偿的时候没有做到足够的平等,在不应对个人选择者给予关照的时候却承诺了过度的平等,这都预示了差别原则的缺失与困境,应予以相应的超越和修正。
二
基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局限和不足,德沃金认为要使每个公民都获得平等的尊重与关切,在寻求分配平等时,应把造成不平等的客观因素和主观选择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做到既“敏于志向”,又“钝于禀赋”。为此,他提出了资源平等理论。资源平等指的是:“一种分配方案在人们中间分配或转移资源,直到再也无法使他们在总体资源份额上更加平等,这时这个分配方案就做到了平等待人。”围绕这一目标,德沃金构建了一个非常复杂、精致的平等理论,主要涵盖如下内容。
1.区分造成不平等的两种因素——资源平等的前提
把影响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区分为客观环境和主观选择两个层面,是德沃金的重要创见。但以什么标准识别这两种因素,各自又包括哪些内容,则还要做进一步的探究。德沃金说:“我们的命运中的一些事情要面对承担责任的要求,因为它是人们选择的结果;还有一些事情不适合责任要求,因为它并非出自人为,而是自然或运气不佳使然,对此区分有着充分的理由。”前者属于选择的运气(option luck),后者归于原生的运气(brute luck)。所谓选择的运气,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和计算的赌博如何产生的问题——一个人的得失是否通过接受他本该已经预期到且可以拒绝的孤立风险而产生的。原生的运气则是一个以不同于慎思的赌博方式产生的风险。德沃金认为,人们的命运是由他们的选择运气和他们的原生运气(环境)决定的。一个人的选择反映着他的个性,主要包含着抱负与性格两个成分。人的抱负不仅包括他的总体人生计划,还包括他的各种兴趣、偏好和信念。他的抱负为他做出这种选择而不是做出那种选择提供了理由和动机。人的性格由一些人格特征构成,主要包括他的适应能力、精力、勤奋、顽强精神以及现在为长远回报而工作的能力等。一个人的环境由他的人格资源和非人格资源构成。人格资源包括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及能力——他的一般健康状况和能力,这包括他创造财富的技能,即他生产供别人购买的物品或服务的内在能力。非人格资源是指能够从这人转移给那人的资源——他的财富和另一些由他支配的财产以及在现行法律制度下为他提供的利用自己财产的机会。这样,德沃金就得出了划分原生运气和选择运气的标准:“一方面,那些决定着何为成功的信念或态度归属于个人;那些为这种成功提供帮助或阻挠的身心或个人特征归属于个人的环境。”这就是说,德沃金实际上将外在资源、个人的生理能力(身体的健康、力量等)和精神能力(天赋于各种生产技能等)划归于原生的运气名下,把个人的抱负、信念与善观念等划归于选择的运气之下。
2.明确消除不平等的责任归属——资源平等的原则
区分两种不平等的因素是为了明确各自的责任归属,实现最大程度的平等。原生运气之下的各因素从道德观点看都是任意的、偶然的,都是个人无法控制和选择的,所以人们不需要对其承担责任,选择运气之下的各因素则是可控制和选择的,在满足了原生运气的前提条件下,人们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为此,德沃金又提出了两种责任,这两种责任分别对应着伦理学个人主义的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重要性平等原则:从客观的角度讲,人生取得成功而不被虚度是重要的,而且从主观的角度讲这对每个人的人生同等重要。”该原则“要求人们以平等的关切对待处在某种境况下的一些群体”,由此要求政府承担相应的集体责任:“政府采用这样的法律或政策,它们保证在政府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公民的命运不受他们的其他条件(他们的经济前景、性别、种族、特殊技能或不利条件)的影响。”第二个原则是“具体责任原则:虽然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生的成功有着客观上平等的重要性,但个人对这种成功负有具体的和最终的责任——是他这个人在过这种生活。”该原则要求“政府在它所能做到的范围内,还得努力使其公民的命运同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密切相关。”由此个人要承担相应的个人(选择)责任:“就一个人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而言,在资源和文化所允许的无论什么样的选择范围内,他本人要求对做出那样的选择负起责任。”
3.设计实现平等的实施方案——资源平等的保障
资源平等要求的是在个人私有的无论什么资源方面的平等。为了实现资源的平等分配,德沃金设计了“拍卖”和“保险”两种程序。
“拍卖”程序针对的是个人责任。假设一个荒岛上的所有移民都同意:这里的任何资源,只能在他们中间进行平等分配。任何资源的平等分配都必须通过“嫉妒检验”的标准:一旦分配完成,如果任何移民喜欢别人分到的那份资源而非自己的那份资源,那么该资源的分配就不是一种平等的分配。又假设每一个移民手中都拥有同等数量的贝壳充当钱币,然后把岛上的每一件单独的物品都被列为要出售的一份。拍卖者为每份物品定价后公开拍卖,确保每一份物品最后都能清场卖出,做到人人都表示自己很满意,物品各得其主。现在,嫉妒检验得以通过:没有人会妒忌被人购买的东西,因为他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贝壳去购买别人那一份。在德沃金看来,拍卖充分保障了个人责任原则的实现。首先,拍卖做到了对个人独立选择的尊重。通过拍卖,“人们都能过上自己选择的生活,都有相同的能力去竞买最能吻合其人生信念的那组社会益品。换句话说,没有人能够声称在资源分配过程中遭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因为,假如某人愿意拥有他的那组社会益品,他本可以通过拍卖去购买。”其次,在拍卖过程中,这些选择都体现了人们对良善生活的理解和看法。每个人的资源所得都是每个人自由选择的函数。
“保险”程序针对的是集体责任。“拍卖”保证了资源分配的初始平等,但一旦开始生产和交换,嫉妒检验立即就会失效,人们的初始平等会因为运气、天赋、残障、技能等无法选择的差异而产生新的不平等。为消除这些自然天赋和社会环境等偶然因素对分配平等的任意影响,“使人们尽可能分享由于初始优势、运气和先天能力的各种差异所导致的他们本来应当分享但实际上没有分享的各种资源”,德沃金引入了保险机制,设想依靠虚拟的保险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德沃金假设了一种修正过的“无知之幕”来描述“虚拟的保险市场”:假定人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怎样的自然天赋(处于无知之幕之中),但却假定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可能性受制于种种自然劣势(打开无知之幕之后出现的)。人们要想免受残障这样的自然缺陷所造成的不平等,就需要用自己平等份额中的资源来购买保险。由于每个人遭受不确定的意外风险、自然灾害、残障等缺陷的机率是相同的,社会就可以强制实行某种保险,以保证每个人在资源分配上的平等。把虚拟的保险市场转换为现实的社会,就意味着政府通过收取税收的方式支付人们在假想状态下愿意支付的保险费,来为公众提供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社会福利,为那些处于自然劣势的人提供相应保护。
三
总之,德沃金构建资源平等理论的根本用意在于:想象最初有一种平等的资源份额,经过假想的保险(这能够针对不平等的境况为人们提供保护)和假想的拍卖(这能够敏于个人的选择)的调整,使我们能够确定一种公正的资源分配。“一方面,我们必须承受违反平等的痛苦,允许任何特定时刻的资源分配(我们可以说)反映人们的抱负。也就是说,它必须反映人们做出的选择给别人带来的成本或收益……。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允许资源分配在任何时候反映天赋,即让它受到有着相同抱负的人在自由放任经济中造成收入差别的那类能力的影响”。这样做,既为自由选择和个人责任留下空间,又为解决不平等的自然禀赋问题提供原则性的标准,克服和超越了罗尔斯差别原则的局限,是一个对平等和责任给予完美说明的“第三条道路”。但正如德沃金发现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缺陷并对之进行修正超越一样,他的资源平等理论也有着内在的问题和不足。
首先,现实中难以精确区分造成不平等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把选择和责任纳入进来,把个人看作道德主体,承认他们的自主性,认为负责的个人选择是有权利用资源的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公正的分配必须首先能够精确辨析“个人经济地位的哪些方面来自于他的选择,哪些方面是来自于与那个选择无关的各种优势与劣势。”政府和社会要尽力抵消原生运气的影响,承担集体责任,个人对他们做出的选择承担个人责任。然而落实到实践当中却很难实行。现实中任何个人的主观选择往往会受到能力、天赋、运气、志向、抱负、信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很难精确地辨识出个人选择中哪些是出于天赋等原生运气,哪些是出于纯粹的个人志向、抱负等选择运气,进而也就无从说清究竟哪些选择是需要由个人负责,哪些选择应该由政府和集体来承担。况且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并不是天生就能够具有做出合理选择的理性能力。任何偏好、抱负、善观念等主观因素的形成都“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不同的制度与环境必定能够影响人们的抱负与信念,形成、培养和发展个人的理性能力。由于人们的主观选择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具有的自然禀赋时刻紧密地纠缠在一起,以至于德沃金有时也不得不承认:“技能和抱负相互形成的影响阻挠着我们。技能是培养和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完整发现的东西。人们选择哪一种技能加以发展,反映着他们有关最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信念。”由于无法在才能中分清自然天赋与抱负,辨明哪些是选择的成分,哪些是原生的因素,为了解决由才能导致的不平等,德沃金索性把“才能”等同于“残障”,以化解理论自身的困境:“我们可以强调残疾和相对缺少技能的相似性,由此建议在原则上确定后者的补贴水平时,可以问一下在人人拥有平等资源的保险拍卖中,人们针对没有特殊技能水平会购买多少保险。”因此,把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固然有理论上的可取之处,在现实中要对其进行准确地测量和区分则面临着操作的困难。
其次,即使能够精确区分,德沃金的平等理论也面临着引致新的不平等的困境与悖论。依照德沃金,为了实现对所有人的平等关照与尊重,在“解除个人因其运气不佳的不幸特点而造成的结果的责任”后,应“对那些应被视为出自他们自身选择的结果负责。”这样看似非常符合我们的道德直觉,趋近于平等的真义。然而,越欲追寻完美的平等,越将会导致背离平等目标的“意外后果”。由于厘清了集体与个人的责任,个人要对其选择负责。这就意味着在境况平等的前提下,只要是出于个人自愿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承担责任。即使因之陷入困境,出现巨大的不平等,“他们也应受其不幸,社会没有必要确保他们免于贫穷。”那些希望用公共资源来补贴自己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的穷人“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得到相应的资助。这实质是默认了不平等的合法存在,任由贫富差距、极端贫困随意发展、恣意蔓延,又回到了“起点平等”:只要人们在生活的开始享有公平的份额,它自身并不太关心在自由市场中由人们的自愿同意所产生的苦难与从属地位。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的本意是要追求更大的平等,结果却是能够容忍更大程度的不平等,这显然与其目标初衷背道而驰。同时,政府在对社会不幸者提供帮助时,为了防止搭便车者的出现,必须首先分清主动的不平等和被动的不平等。这将会“鼓励国家用不信任的眼光来打量弱势公民,把他们当作潜在的欺骗者。”经过辨别后,如果是被动的不平等者,将被给予必要的补偿,其暗含的道德依据则是:“他们的身体或他们的生活方面有一些相对的缺陷或不足。”“人们对平等主义再分配的资源提出要求是根据他们比其他人低劣,而不是根据与他人的平等。……因此,将报酬基于怜悯的考虑,就没有遵守对所有公民表达同等尊重的分配正义原则。”人们要想得到必要的帮助,必须表明低人一等,是社会的累赘。结果,资源平等理论“用等级的和道德主义的观点来比较人类的差异:负责的与不负责的、先天优良的与先天低劣的、独立的与依赖的。对于标记为不负责的人不提供任何帮助,对标记为先天低劣的人提供了羞辱性的帮助。”既“没有能够对那些排除在帮助之外的人表示关注,也没有对那些包括在受益者之内的人表达尊重,”最终背离了德沃金平等理论的本意主旨,走向了平等目标的反面。
由此可以窥见德沃金资源平等思想的特质:理论上它克服了传统平等理论的缺陷,推进了当代西方平等思想的完善和发展;实践中却是在一方面实现了平等,在另一方面又可能导致了新的不平等,与其理论诉求之间有着难以弥合的张力与差距。于是,似乎走进了“我们越是致力于争取更大的平等或更多的平等,我们就越有可能陷入迷津”,最终导致更大不平等的悖论。
[1]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2]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德沃金.至上的美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葛四友.运气均等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德沃金.原则问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马德普等.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五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7]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Seek and Deviation of Equality——Super ficialanalys is of Dworkin’sequality theory
LIJia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On the basis of revising and improving the Rawls’theory,Dworkin proposed resource equality theory.This theory emphasizes the cause notequal distinguish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and realize equality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sponsibility.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Dworkin’s equality theory is to seek greater equality,but the results deviated from the target,tolerate theequality ofa greater degreeof inequality,into the paradox of itself.
Rawls;Dworkin;resourcee quality;equality paradox
D081
A
1009-6566(2011)02-0018-05
2011-03-01
李 佳(1987—),女,江苏常州人,南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