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铁路新线管理模式 快速形成运输能力

2011-08-15唐士晟

铁道经济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路局新线新疆

唐士晟

(乌鲁木齐铁路局 局长,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面对新线集中投入运营,高速客专及电气化新设备从无到有的新形势,乌鲁木齐铁路局(以下简称乌铁局)创新铁路新线管理模式,快速形成新线运输能力,为新疆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创新铁路新线管理模式的背景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乌铁局将始终处于铁路建设规模大、标准高、投资多的快速发展阶段。到2020年,乌铁局营业里程将增加到1万km,电气化铁路达到3 050 km,投资规模超过千亿元。路网规模迅速扩张、新线集中投入运营、高速客专及电气化新设备从无到有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创新铁路新线管理模式,来破解铁路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

1.1 解决人员长期短缺的需要

按铁道部“接线不增人”的要求,接管新线所需人员完全由铁路局内部调剂解决。预计到2015年,乌铁局接管新线将达到8 185 km,是目前营业里程的两倍多。由于乌铁局人员总量少,每营业公里用人效率已处于全路较高水平,而新线接管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又非常密集,因此运输生产人员将处于长期短缺的状态。

1.2 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需要

既要从无到有改建3 000 km电气化铁路,还要新建时速300 km以上高速客专。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人员培训难度不断加大;而管理模式的形成、作业习惯的养成、维修经验的积累、技术力量的培养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新业务经验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1.3 确保新线运营安全的需要

新线的大量接管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战,2009年11月乌铁局集中接管了精伊霍、乌精二线、奎北、乌准4条新线,未来还将接管7条新线。新线集中接管加大了验收工作的强度和难度。加之新疆恶劣的自然条件及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新线在开通初期就面临着防春融、防洪能力不足,线路几何尺寸剧烈变化等问题。新线交付运营后安全管理水平与既有线有较大差距,新线的技术规章、管理制度需要经过不断的修订才能与现场实际很好结合。

1.4 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的需要

铁路对新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维护稳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服务保障作用。新疆GDP保持10%以上的增幅,决定性战略是优势资源的转换,而资源转换的支撑点就是重点物资的出疆运输。目前铁路运输能力仍无法满足新疆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运输“瓶颈”制约还十分突出,新线快速形成运输能力,对于推进新疆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2 创新铁路新线管理模式的内涵和做法

乌铁局确立了“提前介入、有效融合,创新模式、因线制宜,内涵挖潜、业务外包,确保安全、尽快开通”的新线管理理念,采取“延伸管理+业务外包”的新线管理模式,通过跨专业、跨站段人员调剂,合理设置岗位、定员和班制,优化生产作业流程,实施兼职并岗,选择性外包,实行两个半年“双向介入”,并将外委业务管理全面纳入到路局的管理体系中,确保实现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五统一”,快速形成新线运输能力。

2.1 超前研究,提前介入,创新铁路新线接管理念

一是成立了专门机构,对新线管理模式、劳动组织设置、人员配置和培训、生产生活条件准备等工作进行了超前研究。按照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要求,新线需要经过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初步验收、安全评估、正式验收等一系列步骤后,再由作为用户单位的铁路局接管运营。针对新疆铁路大规模建设的特殊情况,乌铁局提前介入新线建设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提前介入新建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管理办法》。路局相关部门超前参与到新线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中,主动与设计单位进行联系沟通,做好方案设计审查和优化,从源头上抓好技术应用、集成和选型,使工程技术方案能够与运营需要有效对接,从源头上保证了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是针对每条新线所处区域的经济环境、在路网中的作用、运能运量的不同,分线确立了延伸管理、业务外包等不同管理模式。

2.2 精简机构,减少层级,以实施延伸管理为主线

一是为全面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劳动效率,有效利用各站段的现有资源,对延伸接管新线的12个站段的职能机构按照“结构合理、职责清晰、精干高效”的原则,进行了优化调整。

二是按照“专业强化、区域集中、跨度合理”的要求,对相关站段的30余个生产车间设置进行了优化,为新线接管车间配齐配强专业管理人员。

三是加大了内部职工调剂力度,实施跨专业、跨站段的人员调剂。被调剂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补充到新线行车主要工种,在保证新线接管需要的同时,全面提高了路局整体劳效水平。

2.3 优化流程,动态弹性,积极创新劳动组织方式

一是充分考虑新技术、新设备给运输组织带来的变化,合理设置生产岗位、定员和班制,优化生产作业流程,实施兼职并岗,大力减少辅助岗位和后勤人员。

二是按照“班组设置动态化、劳动时间弹性化、货运办理流动化、客运售票社会化”的理念,对弹性班组、弹性作业流程、弹性工作时间等作业方式进行了研究实践。

三是人员逐步配置。由于新线运量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期,因此新线人员的配备管理按照逐步配套完善的原则,根据新线运营情况,逐步开站进点,设岗驻人,始终保持新线客货运量、生产布局、劳动组织、人员结构、设备设施运用维护的相互匹配。

2.4 专业融合,一岗多责,实施车工电一体化管理

在乌准线成立铁道运营公司,实行车务、工务、电务一体化管理。

一是将铁道运营公司按照路局直管站段模式全面纳入路局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承担乌准线运输生产业务主体责任。

二是根据实际需要,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广泛实行一人多职、一职多责,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专业管理体制存在的机构重叠、人员臃肿,分工过细、协调费力的弊端,促进了车、工、电各专业之间的融合与沟通,减少了结合部,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2.5 分线研究,有效监管,强化铁路新线业务外包管理

结合新线密集接管、人力资源调剂和培训的缓冲期较短的实际,在一段时期内将新线部分业务委托局外专业单位进行维管。

一是分线研究,选择性外包。合理确定业务外包范围,在科学测算自管成本、对受托方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选择技术强、信誉好的受托方。

二是全面融合,全方位监管。以科学的委管合同为纽带,将外委业务管理全面纳入到路局的管理体系中,实现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五统一”,解决了责任同体而业务异体的管理矛盾。

2.6 夯实基础,确保安全,尽快形成铁路新线运输能力

将确保新线安全质量作为尽快形成新线运输能力的前提基础。

一是实行两个半年 “双向介入”,强化责任落实。开通前半年,设备接管和使用单位提前介入新线验交工作,发生问题追究建设指挥部和机关相关处室的责任;开通后半年,建设单位介入设备运营维护,发生问题由建设指挥部承担全面责任。

二是强化培训,确保新线人员素质达标。以构建技能型人才队伍为主线,在新线开通前共举办局级培训班150余期,培训6 000余人。

三是加大新线安全管理力度。实行站段每月、业务处每两月、路局每季度的对规对标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同步加大对维管单位的安全监管,发生安全问题时,监管站段承担同等安全责任,有效地保证了外委业务安全受控。

3 创新铁路新线管理模式的效果

通过创新铁路新线管理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效果。

3.1 安全基础得到进一步强化

乌铁局从夯实新线安全管理基础入手,建立责任追溯追究机制,全面提高人员素质,落实专业负责,强化外委管理,为新线安全有序可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一次性开通了精伊霍、乌精二线、奎北、乌准四条铁路新线,迅速投入运营并形成运输能力,杜绝安全一般B类及以上事故。截至2010年末,全局连续实现第九个自然安全年,全路排名第二。

3.2 经营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通过对新线资源配置、劳动组织、生产流程的深层次调整,和实施大规模培训,全局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新线建设影响既有线运输、新线持续密集接管的不利情况下,经营任务超额完成。运输业从业人员换算每营业公里用人8.2人,劳效水平达到全路第一。

3.3 为新疆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2010年末,新增新线和电化里程1 271 km,全局营业里程累计达到4 396 km,有效缓解了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精伊霍铁路既是新疆境内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同时也结束了伊犁地区无铁路的历史,促进了北疆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的结合。乌准铁路作为一条能源大通道,吸引了国内43家大型煤炭企业入驻,为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链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运输保障。奎北铁路开通之时恰逢新疆北部地区遭遇特大雪灾袭击,铁路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满载粮食和物资的救灾列车为阿勒泰地区的受灾群众开通了“生命线”和“希望线”。在中央加快推进新疆发展的新形势下,新线快速、持续地投入运营,对持续推动新疆优势资源开发、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路局新线新疆
荣乌新线高速公路安全预警和主动管控系统
乘坐地铁
参考资料
新线引入高铁枢纽电务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研究
路局至总公司视频会议网络补强方案研究
新疆多怪
挂职女段长
尼日利亚将进行4000km新线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