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气象服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2011-08-15王连喜王延青
王连喜 王延青
发挥气象服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王连喜 王延青
深圳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城市。气象部门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业务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防灾减灾做出积极贡献。
一、深圳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成绩与问题
首先,在气象文化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两个融入”的发展思路。业务上主动融入全国、全省气象大网络、大格局、大思路,与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体系、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相衔接,大力推进包括综合探测系统、预警预报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在内的现代业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与之相配套的人才成长机制和科技创新机制;行政上主动融入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与地方各防灾部门相衔接,围绕地方政府管理社会的需求,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不断改革创新,从决策服务、公众服务和专业服务方面,挖掘和扩展公共服务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同时根据公共服务的需要,不断丰富完善气象的社会管理职能。二是始终坚持“共建共享,共研共用,联动联防”发展模式,做好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全社会综合防御能力。三是始终坚持“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原则。气象服务产品、渠道、对象和效率不断提高,服务内容无微不至,服务范围无处不在,服务产品从3类增加至15类,服务领域涵盖17个行业和300多家企事业单位。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5%,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达91.4%;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2003年的1%以上降低到现在的0.1%以下,人员伤亡逐年减少。四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气象公共服务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在业务平台方面:一是不断完善高时空分布的城市气候探测系统。共享共用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与水务、三防、环境监测等部门进行原始观测数据共享。二是改造现有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和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三是积累了长期连续的气象探测资料及其整编分析成果。积累了深圳50多年的气象资料,建立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候、旬、月、季、年值数据集,研发气候查询分析系统,极大地提高气候研究及资料应用服务效率;汇编《气象灾情大事记》,提高全社会对气象灾害的认识,为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在服务产品方面:一是提供精细化天气预报。以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气象服务为契机,气象局研发了定时、定点、定量的气象要素精细化预报制作和服务平台,提供未来48小时天况晴雨预报、短时临近风场预报、大气稳定度、雷暴潜势预报、环境风场、大气稳定度预报、精细到街道办的气象要素预报。二是提供人居生活指数预报。为了更好地为市民日常生产和生活提供丰富多样的气象指导信息,气象局推陈出新,制作了各类气象服务产品,指导人们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三是积极开展气象影响评估。围绕“灾害影响”,建立了行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评估即将到来的灾害性天气将对社会各行业产生的影响,做好防御准备。四是制作“社区城市内涝灾害防御和风险明白卡”,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最后,在服务方式方面:建立了“预警先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气象防灾体系初步建立;开展多媒体与高科技结合的高效的多种传播方式;实施行业对接服务。
深圳气象事业和气象公共服务在取得重大成绩和成熟经验的同时,还存在一些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表现在:气象服务能力与社会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方式有待改进,服务效果有待检验;灾时和日常防灾减灾体系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气象与多学科的融合力度不够,气象政务公开有待强化;有特色差异化气候业务体制建设以及项目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二、转变服务方式,有效发挥气象服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深圳的公共气象服务要加快转变气象服务方式,提高气象服务的“深圳质量”,增强公共气象的服务能力,提高气象服务的有效性,使气象防灾减灾和服务社会经济的水平不断提升。
(一)以借鉴先进城市气象服务经验为重要契机,转变气象服务方式
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城市公共气象服务经验。首先,提供优质高效贴心的气象服务要打牢技术和服务基础。气象公共服务决不能忽视扎实的技术和服务基础工作,尤其是气候资料的收集、加工、整理和研究工作,服务范围要扩展至深圳周边地区,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握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的发生背景和趋势,为应用服务工作提供坚实支撑。其次,努力提供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均等化和差异化的气象公共服务。科学化服务,是要求气象公共服务尊重自然发生规律和气象服务规律,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客观全面有效地提供气象服务。专业化服务,是要求气象公共服务要尊重科学的专业化标准,相互借鉴,共同吸收,和谐利用,使气象公共服务既有专业化水准,又有贴近百姓的张力要求,专业中见水平,服务中有百姓。精细化服务,是要求气象公共服务以科学化、专业化为前提,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事无巨细的全方位一站式贴心服务,织就一张精细化、网格化气象服务之网,突出气象公共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均等化服务,是要求气象服务部门以特区一体化发展为契机,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深圳的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均等不偏的有效服务。差异化服务,是要求气象公共服务部门建立差别化的业务体制,充分发挥项目的作用,使服务更具针对性。第三,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城市天文台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科研组织、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在现有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方面,可以通过人才升级与倍增计划,增强对新进人员的培训,利用预报预警平台,细化分区发布标准、规范、程序,锻炼和鼓励他们发挥作用,提升预警服务水准和能力。
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要正确理解服务的本意,服务应该是每个气象工作人员应具有的品格,是日常工作的(职责)组成部分,它不应成为一个纪律上的规范,应当是一个人内心的行为准则。气象服务要在服务方式上突出超前性、全局性和针对性,实现服务方式的“三个转变”:由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由一般性服务到优质服务的转变、由滞后性服务向超前服务的转变,使气象公共服务方式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围绕气象服务方式的自觉转变,气象部门要制订文明服务制度,实行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气象部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服务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立足大特区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当前,“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努力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期待和追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就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气象公共服务部门在特区一体化进程中担当了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气象部门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提升锻造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素质能力和执行能力,根据自身优势,整合服务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改善服务方式,从体制机制、人才财政保障等方面努力完成任务。
(二)以城市环境安全和民生幸福为服务导向,提升城市安全功能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和应对气候变化机制,保障城市环境安全。增强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防御和应对气候变化机制,逐步建立社区气象灾害应对能力认证体系。《深圳市人居环境工作纲要》布置了保障环境安全重要工作,正在完善“三防”(防洪涝、防台风、防干旱)、核应急、突发环境事件、地质灾害、地震、火灾等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要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和成因界定,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同时参与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工作,完善环境应急工作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应急指挥、应急监测、应急处置、应急防护和救援物资储备等保障能力建设,形成高效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健全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维护人居生态质量。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污染防治机制,加强水环境、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把全市各区建设成生态文明城区;促进低碳生态发展,树立低碳发展理念,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制度创新,完善碳交易、排污权等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完善生态环境政策法规体系,明确绿色城市建设标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指标考核和环保执法,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加强区域合作,加强深港战略合作、推进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尽快实现信息共享与公共服务对接,积极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合作。建立完善霾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控体系,着力解决霾问题,改善大气能见度。完善大气、水、海洋、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和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构建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城市综合环境质量,控制建筑施工扬尘,建立完善霾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控体系,改善大气能见度,到2012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对此,气象服务部门要给予积极响应。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和气候影响评价,规划引导城市发展。以城市功能提升带动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加强规划环评工作,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必须体现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在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中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和气候影响评价。落实环境保护和生态设计原则,建立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突出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引导和控制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特色的设计要素,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三)以气象科技研发与创新为服务力量,支撑城市低碳发展
构建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科研创新体系,统筹集约各方面力量发展气候业务。在内部挖潜方面,依据气候业务优先发展方向,优化细化岗位设置,明确业务人员的职责与主攻方向,使其能够长期专注于主攻方向的业务与科研工作,突出业务人员的专职化;注重通过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加快气候业务平台系统开发建设,提高业务的自动化水平,将专业人员从常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具创新性的工作;建立以在岗培训为主、国内外机构培训为补充的培训机制,有序开展岗位培训及知识更新轮训;有针对性地加大领军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确立按需进人的原则,将核心团队做大做强;建立联合科技攻关平台,加强科技攻关,确保科研活动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业务应用为目标,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加强科技成果向业务应用的转化。在对外开源方面,以更加积极、务实、开放、合作的姿态开展国际交流,不断深化和扩大与国际主流气候业务与研究机构的业务交流和人员互访;跟踪世界气象科技前沿,以引进、吸收、整合、创新为发展路子,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气象部门以及深圳市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合作,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共建共享,共研共用,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参与深圳气象研究与业务建设,以引进国内外先进预报模式和集成研究相结合,走“引进——集成——吸收”的发展道路。
在业务技术层面,全面提升气候业务科技含量,支持低碳发展。围绕深圳“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市生态设计、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发挥气象在大气环境的实时监测、跟踪评估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评估的作用,为建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城市提供气象科学支撑。
首先,建立城市气候环境跟踪监测网,为气象科技研发提供基础气候数据。监测网的数据为一分钟一次,通过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气象数据,可以为气象科技的研发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可以进行更为精细的城市气候研究。其次,以气象科技为服务力量,引导低碳城市规划。要建设城市热岛监测平台、城市霾监测平台以及发展城市通风评估技术,为低碳城市规划提供参考服务。第三,发展风能太阳能评估,为新能源发展服务。要着力做好深圳及周边(东莞、惠州)的风能、太阳能详查。通过选取典型年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调查深圳及周边的风能情况,通过分布式数值模拟的方法,调研深圳及周边的太阳能分布情况并用卫星资料进行订正。同时以细网格气候信息平台的形式展示深圳及周边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空间分布。第四,跟踪进行气候变化及可行性论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主要利用各敏感行业数据,以年代际为尺度,分析气候变化对相关行业或重点领域造成的影响,为产业布局调整、中长期规划、重大工程等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环境效应评估。最后,预警与宣传兼顾,促低碳意识大众化。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增强参与低碳行动的自觉性。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异常事件预警和部门联动、公众响应制度,建立健全包括严重霾预警、异常空气质量预警、扬尘污染预警、电力负荷预警等联动响应制度,通过预警、提示、倡导,使节能减排注入公众的日常行为,提高公众的低碳意识。
(四)以行业共研共享和政府间合作为服务保障,促进条块联动资源共享
建立行业间、部门间的共研共享服务机制。开展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不仅是当代科技创新与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气象局自始至终参与了气象共研共享服务过程。建立共研共享机制能够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扩大可供消费信息资源的总和。深圳气象部门应积极建立行业间、部门间共研共享服务机制,不断增强共享服务水平和能力,为深圳发展与民生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加强数据资源整合与历史资料抢救,为共享服务提供高质量数据集产品;以共享带动气候系统领域的资源整合与有效配制,构筑气候系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开展广泛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营造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机制与氛围;加大支持科学数据共享力度,推动气象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尽快制定深圳气象信息资源共享法规政策,营造资料共享新平台;打破信息壁垒,挖掘各部门数据资源,做好科学数据的收集、质量控制、资料存贮和管理、分级分类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建立城市间的跨区域合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跨区域城市间的技术支持与合作,建立区域信息共享机制,组织区域共性业务技术平台的开发,组建区域应急移动观测和保障支持队伍等。此外,还要加强跨区域城市间的气象培训能力建设,统筹考虑区域内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在职培训和科技骨干集中轮训等,区域内气象部门还要定期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平台开展交流研讨,共商合作之路,共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立决策者共同参与的气候风险决策与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决策者共同参与的气候风险决策与管理机制,利用气象灾害预警传真分发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将气象信息快报、重大气象信息快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送至市政府主要领导人、市应急办、公安局、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委等相关部门,事件发生地街道办事处和各防灾责任人。气象服务部门为做好重大社会活动、重要赛事、重大节庆专题气象保障,要不断充实和创新各类专题气象服务工作。
(作者:王连喜,深圳市委党校教授;王延青,深圳市气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