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2011-08-15杨秀芬
杨秀芬
术后疼痛是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控制不住,而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导致患者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结果必然加强患者对止痛剂依赖,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术后康复,为此在结合药物镇痛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根据疼痛原因特点,困人施护,受到患者的认可。
1 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患者对疼痛的反应
外科术后疼痛与手术操作,组织损伤和各种导管插入或因伤口周围肌肉痉挛,心理紧张、抑郁、焦虑、恐惧有关。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个人心理因素,性别、年龄注意力等使人对疼痛感受、耐力和表达力各不相同,推崇勇敢和忍耐精神的文化氛围中,人更善于耐受疼痛,并尽量避免抱怨,避免引起别人的同情。过去曾经反复手疼痛折磨的人会对疼痛产生恐惧心理,当再次面临疼痛时对疼痛的敏感性会增强。情绪状态会改变个人对疼痛的反应、恐惧、焦虑、悲伤、失望、或不耐烦,往往能加剧疼痛的程度。反之,愉快、兴奋、有信心时疼痛感会减轻。个人的气质、性格、可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和表达。患者性格外向、开朗,稳定的人,疼痛阈较高,耐受性较强,性格内向、抑郁、胆小、较神经质的人则对疼痛较不耐受,而癔病性格的人易受其他疼痛者的暗示。当注意力集中于疼痛时,可加重疼痛,而增强后的疼痛又会进一步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到疼痛上。
2 护理体会
2.1加强心理护理 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获得患者一般资料和疼痛有关情况,人的焦虑情绪越严重,机体痛阈越低,心理高度恐惧的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护士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药物的治疗并不能代替良好的心理护理,在护理患者时,许多患者不能正确反映自身的疼痛,以致影响及时施护而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后患者加强疼痛有关知识宣教以便及时、恰当的处理。
2.2术前耐心劝导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术前耐心劝导,让患者消除不必要的顾虑,了解有关疼痛的知识和缓解办法,使患者认识术后疼痛的性质,采取预防措施,正确对待手术。
2.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家属配合 尊重患者,主动询问,积极有效的解除或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卫生健康和心理教育,在患者手术期间护士必须面对面地向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的生理状况及手术进展情况,告诉手术结束后的一般护理和特殊理护,这样能有效的减轻手术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减轻家属的焦虑情绪也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家属对患者最亲近,最了解他们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其参与对患者的术后护理。让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有信任感、依赖感、安全感,对完善护理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2.4正确的评估把握疼痛 正确的评估和把握疼痛,可以及时解除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感到疼痛剧烈是夜里开始至凌晨4时,此时是患者休息、睡眠时间,患者是唯一有权利描述疼痛强度以及疼痛性质的,护士应很好认识疼痛,重视患者的主诉及一些重要体征,评估把握疼痛,采取积极的态度,迅速解除或减轻患者的痛苦。
2.5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 有些患者术后出现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怒,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这些心理状态如不及时排解,必将影响患者及时下床活动。准确地分析患者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言语的涵义,主动关心、体贴他们,分散或转移患者注意力。采取视觉分散法,如看书、看报、听觉分散法,如听音乐,以及触觉分散法,如亲人的抚摸等。每个人的性格及以往经历不同,需选择一些方式来适应疼痛反应,某些生活不便处要细致照顾,总之使患者意识到既然已顺利手术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2.6镇痛药的应用 术后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预防性指导,患者尽量避免触碰伤口部位,咳嗽或深呼吸时用手或枕头按住伤口,以防牵拉缝线引起伤口疼痛,置引流管的患者,翻身改变体位时避免压迫或扭曲牵拉,以减轻伤口疼痛,给予预防性用药,而不是疼痛难忍时再给药,预防用药较疼痛剧烈时用药,药量小,镇痛效果好,硬膜外镇疼泵镇痛,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及尿潴留,注意测血压、脉搏、面色,观察呼吸频率及深度,防止低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
2.7疼痛与睡眠的关系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恢复健康很重要应给患者安排一个舒适的环境,即是地消除造成不舒适的各种因素,已得到最好的休息睡眠。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对睡眠质量,尊重患者睡眠习惯,因此在术后镇痛的护理中将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加强术后心理护理,积极配合药物镇痛是术后减轻疼痛的有效方法,并为患者术后创伤的回复,心理,生理状态的调整及整体康复创造必要的条件。
随着医学的发展,患者对手术镇痛要求越来越高,术后疼痛除手术部位、创伤大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还取决与患者的情绪、精神、心理状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术后镇痛不仅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而且能提高患者的自身防止围术期并发症的能力,因此每个护士都应主动的工作,提高护理技术及护理质量,认真学习及掌握疼痛管理有关新知识和技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