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年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分析
2011-08-15孙彬高宇孙琦
孙彬 高宇 孙琦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新型的胃酸分泌抑制剂,代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PPIs的药理作用主要是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由于H+/K+-ATP酶又称做“质子泵”,故本类药物又称为“质子泵抑制剂”[1]。PPIs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返流性食管炎、艾卓氏综合征等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为了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的用药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08~2010年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应用PPIs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来源于本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用Excel2003进行分类、合并、统计、排序等处理。
1.2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计算各药的DDDs、DDC及其排序比。
1.2.1 DDD值的确定按《新编药物学》(第17版[1])中成人常用日剂量、《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2]上的推荐用量,未收载的则以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常规剂量确定。按不同药物的限定日计量(Defined Daily Dose DDD),计算其用药频度(DDDs),并以此进行排序,分析其使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
1.2.2 使用日治疗费用(DDC)[3]衡量价格水平,通过计算与使用量对应的药物的购药总金额数,以购药总金额数除以DDDs数求得每天的治疗费用。其计算公式为:DDC=药品总消耗金额/该药的DDDs值。
1.2.3 排序比=金额位序/DDDs位序,是反映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次是否同步的指标,接近1为同步性良好,预示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小于1表明该药品相对价格较高,大于1表明该药品的价格相对较低。
2 结果
2.1 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概况 我院在2008~2010年应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埃索美拉唑。本文统计分析的品种,为近年来临床大量使用的高密度用药品种。各种质子泵抑制剂中,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S型异构体,是第一个开发为异构体的质子泵抑制剂,与奥美拉唑相比,其代谢过程具有立体选择性,从而较奥美拉唑拥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抑酸作用优于奥美拉唑[4、5]。奥美拉唑对消化性胃溃疡有良好疗效,具有高效低毒、治愈率高、治愈时间短、耐受性好、价格合理、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所以是临床上使用的一线药物。本院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的频度从高到低分别为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其中进口药和国产药的使用频度也不同。国产药因为价格较为便宜所以使用频度较高,这不仅与药物的价格水平有关,还与药物的作用效果、医生的用药习惯相关。
2.2 质子泵抑制剂的DDDs排序分析 考察一种药品的临床认可度时,仅考察其销售金额是不够的,更应重视其DDDs,DDDs越大,说明其使用频率越高,反映临床对其选择倾向越大。奥美拉唑的S-对映体的埃索美拉唑(商品明:耐信),一方面受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的市场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其较高的DDDC(DDDC>130元)和始终小于1的序号比值,在当今有限的医药资源条件下,患者较难承受。注射用泮托拉唑作为第3代质子泵抑制剂,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且DDDs排名均为第1、2位说明其应用频率高,深得临床医生任同。临床用药是符合规定用药剂量的。
2.3 排序比分析 统计的7种质子泵抑制剂(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也分开讨论)使用情况中,有6种药物的序号比接近于1(0.5~1.5),说明这些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同步性较好。泮托拉唑注射液自2008年引进我院后,DDDs高居榜首,其片剂的DDDs位居前5位,连续3年均保持最佳排序比,说明泮托拉唑是我院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抑酸药中性价比最高的一个品种。奥美拉唑注射液(洛赛克)的排序比值小于0.5,说明其价格比较高,而药物日用金额排序较前,与表中DDC统计结果相符,其价格比偏贵是使用频率低的主要因素。
2.4 用药方法和用药安全建议 PPIs药物在低pH时不稳定,其口服剂都为肠溶胶囊或肠溶片,服用时应整粒或整片吞服,不能嚼碎。在饭前或和食物同时服用时,食物会延缓其吸收(但不影响其吸收总量),建议早晨空腹服或饭前半小时服。PP Is对孕妇及儿童的安全性尚未明确,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禁用。严重肝损害者每日剂量应限制。不推荐将本品用于长期维持治疗,对怀疑患有恶性肿瘤伴发胃溃疡者,须排除恶变后再应用,以免误诊;有药物过敏史者、肝功能障碍患者及高龄者慎用。
3 结论
近年来本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数量和频率呈快速上升状态,质子泵抑制剂的需求不断明显增加。通过上述分析,我院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方面合理,用药趋势的变化符合治疗的新要求。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要,2011.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 中国药房,1997,7(5):215.
[4]瞿天莉,泮琪琦,戴惠珍.南京地区23家医院2005~2007年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利用分析.中国药房,2008,19(32):2489.
[5]Wilder-smith CH,rohhss K,nilisson-pieschl,et al.E some pantoprazole 40 mg provides improved intragastric acid control as compared with lansoprazole 30 mg and rabeprazole on human cytochrome P450 acticities DMD,2004,32:82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