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5-FU化疗缓释粒子植入的护理
2011-08-15曹霞宋晓梅马伟艳冯艳苓
曹霞 宋晓梅 马伟艳 冯艳苓
临床上经内镜发现的进展期食管癌,大多出现呕吐、乏力、纳差、消瘦、贫血等症状,化疗药物植入用缓释5-氟尿嘧啶(5-FU)可借助植入器经内镜直接植入食管癌病灶中,使其发挥长效、连续、高效抗癌作用,此项技术具有精确度高、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势,临床应用显示了广阔的前景[1]。现将我科经内镜植入(5-FU)缓释粒子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10例临床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CT扫描,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的10例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56~70岁,平均年龄63岁。
1.2 材料 RC-GIE150型消化内镜专用粒子推注器
1.3 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于操作台,操作前预先装置两副或三副推助器备用,每副推助器植入用缓释5-FU 5粒(每粒含5-FU 1.6 mg),在内镜直视下经植入器注射针斜向穿人隆起或结节型癌肿组织内,穿刺深度5~10 mm,植入时针尖可拔出少许,每点相隔2~3 cm,每次注入缓释5-FU粒子5粒,由远端向近端,行多点或密集型植入,使其长期、小剂量地慢慢释放起到治疗作用。注意勿于溃疡灶内注射粒子,以免发生穿孔。所有患者于植入术后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未再针对肿瘤做其他任何治疗。术后见少量出血者,内镜下局部给予喷洒止血剂(去甲肾上腺素8 mg+冰生理盐水100 ml,必要时局部喷洒血凝酶5单位),并观察5 min,无明显出血后退镜。
2 结果
10例患者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术后患者出现恶心、胸骨后灼痛,遵医嘱给予平痛新肌内注射后症状缓解,1例镜下少量出血,内镜下局部给予喷洒止血剂,未再出血。术后1个月内复查、评估,(5-Fu缓释化疗粒子药物维持时间为15~30 d),肿瘤大小及范围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评估患者临床表现,如恶心、腹胀、不能进食等症状有部分改善,其中临床有效8例占80%,无效2例占20%。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评估
3.1.2 术前准备 禁食6~8 h,并向患者说明禁食的重要性和意义。
3.1.3 心理护理 护士应耐心地向患者讲解粒子植入术的目的、过程、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等知识及各项准备工作,介绍植入成功病例,消除恐惧心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取得患者配合。
3.2 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屈曲,给予患者鼓励、安慰,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常规胃镜检查,术中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并备好抢救药品,尊医嘱给药。
3.3 术后护理
3.3.1 进行术后评估
3.3.2 生命体征观察 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密切观察呕吐物及大便颜色,以便及时发现出血等并发症并给予相应处理。本组病例中1例出现上腹不适、潜血(++),遵医嘱给予抑酸、止血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
3.3.3 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疼痛,症状轻者更换舒适体位,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如疼痛不缓解者遵医嘱给予止痛治疗。
3.3.4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从第2天起依次进食流质、半流质乃至普食。术后1周内根据患者进食后的自觉症状进行疗效评估。以进食普食不发生呕吐及梗阻症状者为显著有效;进食半流质不发生呕吐及梗阻症状者为明显有效;进食流质不发生呕吐梗阻症状为有效;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仍有呕吐及梗阻症状者为无效,易进温凉饮食,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遵医嘱给予抗炎、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
3.3.5 出院前评估并做出院指导 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做到按时服药、定期治疗、定期复查,以提高生存质量。
4 讨论
采用内镜下5-FU化疗缓释粒子植入术,经临床应用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在较短时间内解除一定程度的呕吐、梗阻等消化道症状,尤其联合食管支架植入者,效果更显著。且该方法患者痛苦小,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无明显影响,疗效迅速、确切、安全。在该病治疗过程中,我们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因人而异制定护理计划,有计划进行健康教育,突出阶段性教育内容,有文献报道,分阶段分时机进行健康教育,其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全部讲授者[2]。提供了舒适的护理措施,在为粒子植人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从患者人院术前、术中、术后到出院,我们按计划、分阶段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避免一次性大量将教育内容灌输给患者,患者没有时间巩固所接受的内容,知识消化不够,容易遗忘,通过有计划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升护理形象,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
[1]王俊杰,修舆荣,曲维强.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2]张艳峰,秦凤军.在疾病不同时期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4,20(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