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2011-08-15谷韶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椎板椎管腰椎间盘

谷韶平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谷韶平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1~4年,其中优53例,良22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9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腰椎间盘再突出2例,椎管内血肿2例,无定位错误,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结论临床医师应熟悉老年患者的病理及临床特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应用抗生素,早期行直腿抬高及床上腰背肌功能练习,7~14 d后可带腰围下床活动。促进患者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随防

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各种腰痛症状,患者常有腰骶部疼痛,其疼痛较深,亦可轻可重。重者痛不能忍,卧床不起,稍动一下就痛,患者翻身极为困难。其腰腿痛症状明显,多呈持续性,既有腰椎侧凸又有间歇性跛行,腰部后伸,弯腰均受限。现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院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85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患者,其中男49例,女36例,年龄50~77岁,病程5~20年,均有腰背疼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本组所有患者均行腰椎x线片及CT检查。x线检查示脊椎侧弯和腰椎前凸改变者25例,相应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36例,小关节横突增生31例,腰椎轻度滑脱6例。CT检查示,均显示病变间盘髓核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和一侧或双侧神经根,黄韧带不同程度增厚者44例,小关节突增生内聚者41例。85例椎管矢状径测量均<12 mm,平均9.0 mm;同时合并神经根管前后径<3 mm者24例。合并糖尿病者31例,高血压病者37例,心电图显示异常者46例。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增生肥大、内聚,椎板增厚等。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确定位,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及髂部垫高或俯卧于椎柱手术支架上,使腹部稍悬空,以减少术中椎管内出血。于双侧椎板下神经根走行位置处,以薄而锋利的小骨刀开窗,先自有下肢症状或下肢症状重的一侧开窗,切除椎间隙黄韧带。以小骨刀开1.2 cm×1.5 cm大小之骨窗,切除关节突内侧1/3部分,将骨块及增厚的黄韧带一起切除,并以不同的椎板咬骨钳在窗口内潜行扩大,咬除椎板的内板以及内侧壁,切除增生的骨赘,保留椎板的外板。保护神经根,从神经根管再至侧隐窝减压,再作对侧开窗减压,最后牵开神经根及硬膜囊,暴露出突出的椎间盘,以小尖刀环形切开后纵韧带,以大小不同的刮匙配合髓核钳彻底清除髓核组织。而后大量冰盐水冲洗,如果发现有活动性出血点,应仔细双极电凝止血,并且取游离脂肪片覆盖创面,以减少术后的瘢痕粘连,关闭切口并放置负压引流管24~48 h。术后应用抗生素,早期行直腿抬高及床上腰背肌功能练习,7~14 d后可带腰围下床活动。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标准 优:随访时完全恢复正常,无残余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良:术后近期完全恢复,1~5年后在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偶有腰痛、腿痛或下肢麻木等症状,对生活、工作无明显影响;可:术后主要症状消失,但残留小腿麻木或疼痛,或劳累及天气变化时有腰腿痛,对生活、工作有一定影响;差:术后症状无改善,或术后主要症状改善,但近期内腰腿痛复发、间歇性跛行等。

2.2 治疗结果 本组8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1~4年,其中优53例,良22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9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腰椎间盘再突出2例,椎管内血肿2例,无定位错误,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合并程度不同的脊柱退行性变,具有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的双重临床表现;症状多且不典型,随着病程延长,症状有发作渐频及渐重的表现;其病程长,临床症状反复,具有阵发性及间歇性的特点;有典型的坐骨神经痛,多合并间歇性跛行病史,下肢麻木及疼痛与体位有较明显的关系;X线片显示腰椎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多有骨质增生及关节突肥大等表现;多无明显外伤史;CT检查显示多伴有椎管狭窄,黄韧带增生肥厚;因老年人机体修复机能减退,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消退较缓慢,神经功能恢复相对较慢;常合并多种内科慢性病症。并不是每个腰椎间盘患者均有腰痛的症状,有些患者只出现下肢症状,有的一开始一侧下肢疼痛同时伴有麻困症状,不久另一侧出现症状,一侧重一侧轻或是原来的一侧症状消失等。上部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表现为股前侧的股神经痛症状,下部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表现为股后侧的坐骨神经痛症状。还有的患者腰腿痛症状同时存在;也有出现下肢症状后腰痛症状减轻或消失。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下肢症状常与走、站有关,表现为持续性痛麻,症状重者影响行走活动,严重者下肢瘫痪。

3.2 治疗 临床医师应熟悉老年患者的病理及临床特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前要明确诊断,对伴有的高血压、心脏病、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手术尽可能选用硬膜外麻醉,尽量减少用药量,使其在短期内达到能承受麻醉和手术要求为宜。在充分减压的前提下需根据神经根受累及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再决定采取何种术式。患者只有一侧神经根受压的症状体征者,行患侧椎板间开窗或半椎板切除即能取得较好疗效,脊柱保持稳定,可早日下床活动。少数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者,硬膜囊和两侧神经根广泛受压时采用全椎板切除术,需尽量保留棘突和棘上及棘间韧带,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从而减少术后腰腿痛的复发。术后应用抗生素,早期行直腿抬高及床上腰背肌功能练习,7~14 d后可带腰围下床活动,促进患者康复。

[1] 石作为,姚猛,佟方明.影响腰间盘突出症下肢症状的因素分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09).

[2] 尤培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0,(24).

[3] 刘俊.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6):340-344.

[4] 张庆明.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长期随访观察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3):147.

[5] 杨宇航,杜奇峰,高玉会.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中外医疗,2009:32.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椎板椎管腰椎间盘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全椎板切开复位技术治疗脊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