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椎板切开复位技术治疗脊髓肿瘤

2014-08-07李宝龙李玉斌张海垠王自玲李宏波杨大为于俊华周益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棘突椎板椎管

李宝龙 李玉斌 张海垠 刘 阳 王自玲 李宏波 杨大为 于俊华 周益民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秦皇岛 066000)

·短篇论著·

全椎板切开复位技术治疗脊髓肿瘤

李宝龙*李玉斌 张海垠 刘 阳 王自玲 李宏波 杨大为 于俊华 周益民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秦皇岛 066000)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开复位技术治疗脊髓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2年6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脊髓肿瘤22例临床资料,采取全椎板切开技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分离切除脊髓肿瘤,椎板复位并固定。结果20例肿瘤全切,2例大部分切除。21例术后肌力及感觉障碍改善,1例术后肌力下降。术后3~6个月复查脊柱CT,显示手术节段局部椎板解剖复位良好,位置无下陷,切除的椎板与邻近椎板融合良好。结论椎板切开复位技术恢复了椎管解剖结构,保证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脊髓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椎板切开复位; 脊髓肿瘤; 显微手术; 神经外科

脊髓肿瘤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肿瘤,多需经后路手术治疗。多数神经外科中心将相应节段的棘突及椎板全部切除,术后遗留脊柱后柱结构缺失,不同程度地影响脊柱稳定性,对于尚处于生长阶段的青少年尤为明显。随着三维CT及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和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脊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切除椎板方式较前有了很大改进,肿瘤分离及切除技术较以往明显提高,同时,随着神经外科逐渐涉及脊柱内固定领域,对脊柱稳定性有了全新认识,术后重建椎管以恢复良好的脊柱解剖结构、减少并发症已倍受关注。而新型手术器械和内固定材料的应用,使得更科学、稳妥的全椎板切除复位技术成为可能。2010年9月~2012年6月,我们对22例脊髓肿瘤采用高速磨钻开槽,将相应椎板完整取下,术后复位固定,重建椎管的解剖结构,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2~70岁,平均4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感觉障碍(肢体麻木、疼痛、束带感)20例(上肢5例,下肢15例),运动功能障碍(肌力减退、肢体瘫痪)15例(上肢5例,下肢10例),括约肌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1例,2种以上功能障碍8例。病程3个月~2年。均行X线片、CT及MRI检查,颈段3例,胸段10例,腰段9例。髓内2例,髓外硬膜内18例,硬膜外2例。肿瘤长径1~4.5 cm,均单发。

病例选择标准:椎管内原发肿瘤,肿瘤尽量在1~2 cm,无脊柱生理弯曲变直、侧方畸形,无需要内科治疗的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1.2.1 主要器械 深圳生物桥公司生产的四孔颅骨连接片及5 mm自攻螺钉。

1.2.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切皮时缓慢静点甲泼尼龙1000 mg(静点时间>2 h)。后正中入路,以病变节段为中心做后正中直切口,分离两侧椎旁肌,椎板显露范围以显露肿瘤上下极为准,宽度近关节突关节,多个椎板切开最好保留棘上及棘间韧带,有利于术后脊柱的稳定。在关节突关节内侧,用1 mm金刚钻行双侧椎板开槽,用撬骨板轻柔撬动椎板,椎板离断后,切除上下节段的棘上及棘间韧带,完整取下椎板(图1、2)。这一步要非常小心,防止剪开过深伤及脊髓。硬膜纵行切开并向两侧悬吊。髓内肿瘤需要纵行切开软脊膜,并用钛夹向两侧固定于硬脊膜上。这样就完成了脊髓的充分暴露。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肿瘤[1]。连续缝合硬脊膜。完成椎管内手术后再行椎板复位,椎管重建,取四孔颅骨连接片,用5 mm自攻钛钉将其固定在取下椎板的两侧(图3),将椎板复位,用自攻螺钉将连接片另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椎板上。注意事先将连接片塑形成合适角度以对应相应椎板的曲度。两侧钛钉固定牢靠、对称,每一节椎板需要2枚连接片、6~8枚钛钉(图4)。放置引流管,缝合椎旁肌,依次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2 结果

手术时间2.3~5.3 h,平均3.25 h。出血50~400 ml,平均150 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病理诊断神经鞘瘤10例,脊膜瘤10例,室管膜瘤2例。术后肌力及感觉障碍均较术前获得不同程度改善,肌力增加两级以上者6例,15例感觉障碍(如痛温觉及位置觉、两点分辨觉)均较术前灵敏。1例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由于就诊时间过晚,长期受压的脊髓功能术后未能恢复。均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无死亡。术后3天复查脊柱CT(图5),显示手术节段局部椎体结构稳固,无一例发生椎板松动和椎板塌陷,切除的椎板与邻近椎板对位良好。术后半年复查MRI,显示肿瘤全切20例,2例位于脊髓侧前方的脊膜瘤仅获得大部分切除,肿瘤基底部硬脊膜处少量肿瘤残留。术后随访1~2年,2例术后半年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术中见椎板融合良好(图6)。

图1 椎板切开位置 图2 完整取下椎板 图3 取四孔颅骨连接片,用5 mm自攻钛钉将其固定在取下椎板的两侧 图4 椎板复位完成 图5 术后3天复查CT,显示椎板解剖复位满意 图6 术后半年二次手术见椎板复位及融合良好

3 讨论

3.1 椎板切开复位的临床意义

椎管内肿瘤的传统手术方式是后正中入路,术中需要将椎板棘突用咬骨钳全部咬除,以达到完全显露脊髓的目的,脊柱后柱的结构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椎板切除后,由于失去了脊柱骨性结构的保护,脊髓直接暴露于肌肉的压迫之下,长久将会导致脊髓的瘢痕粘连及缺血坏死损伤,同时肌肉失去棘突的附着点,将导致肌肉力量减退,这将加速脊柱退变的发生。如何既能完成脊髓的良好显露,顺利切除脊髓肿瘤,同时又能防止脊髓瘢痕粘连、椎管狭窄(医源性狭窄),有效地保持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已成为神经外科和骨科医师关注的焦点[2]。椎板切除复位手术能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复位的椎板将脊髓与肌肉软组织隔开,最大程度减少脊髓瘢痕粘连的发生率。同时复位的椎板也为二次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解剖关系,降低了由于分离瘢痕粘连而损伤脊髓的风险。由此可见,椎板复位是十分必要的。本组22例均未出现硬脊膜破损、脊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证明这一术式是安全、可靠的。

3.2 如何选择椎板切开复位的内固定材料

椎板切开复位的目的就是重建椎管的正常解剖结构,恢复脊椎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复位时要避免椎板陷入椎管内,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固定材料至关重要。有人采用钛板、钛钉固定棘突椎板复合体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3~5]。选择一种熟悉可靠的固定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于神经外科医师而言,我们对于颅骨连接片及钛钉固定颅骨十分熟悉,因此,我们采用颅骨连接片、钛钉固定椎板具有先天的优势。不但取材方便、固定方法简便可靠、固定技术熟悉,而且术后磁共振成像不受影响。本组随访1~2年,未见复位的椎板向椎管内塌陷、椎管后凸畸形、医源性椎管狭窄症等,亦无固定材料的脱落、移位;椎板断面相互靠近的一侧完全骨性融合,骨痂形成,缝隙较大的另一侧椎板断面形成纤维愈合。因此,椎板切除,连接片、钛钉固定重建椎管后柱骨性结构的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可实现理想的解剖复位,避免椎板切除相关并发症,值得脊柱脊髓神经外科医生推广应用。

3.3 椎板切开复位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操作技巧

手术适应证:原则上,所有椎管内肿瘤,只要椎体关节突无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就没有改变,就可以采用椎板切开复位技术。

手术操作技巧:术前在X线下用亚甲蓝注射于手术节段的棘突上,可以实现对肿瘤的准确定位,减少术中使用C形臂X线机透视,减少手术时间,同时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椎板切除范围应包含肿瘤的上下极,切除椎板时,尽量保持双侧的关节突,以维持脊柱较好的稳定性。根据椎管正常解剖形态,固定所用的连接片应根据椎管表面形态事先塑形,即将连接片弯折,保证连接片在无任何张力的前提下完好贴敷于椎板表面,这样可以防止椎板下陷,给椎管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又能防止椎板过度后凸影响外观和椎板的愈合。两孔连接片虽然可以降低费用,但容易导致椎板旋转下陷,同时由于椎板骨质较颅骨而言相对松软,一枚螺钉难以形成稳定可靠的固定,因此,尽量选择四孔连接片,一侧尽可能选择两枚钛钉固定,这样可以防止椎板发生旋转、移位,影响固定效果。一次切除取下多个椎板时,相邻椎板的棘上、棘间韧带应尽量予以保留,这有利于脊柱后柱结构的稳定。使用磨钻时,选择刃薄、细长的钻头,这样在切除椎板时所造成的骨缺损少,有利于术后椎板的复位及融合;初次使用磨钻要做到边切割椎板,边用脑膜剥离子探查椎板切除深度,防止切除椎板过深导致硬膜甚至脊髓损伤,一旦将椎板全层切开,即可探及椎板下质地较韧的黄韧带,此时就完成了椎板切除;取下椎板应按照自尾侧向头侧的方向进行,首先切除末节椎板的棘间韧带,提起末节椎板,依次游离椎板与黄韧带的粘连,边游离,边将椎板提起,最后用剪刀剪开最头侧椎板与黄韧带的粘连,一次性将相应病变节段包括棘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椎板整体切除,使棘突韧带复合体结构全部得以保留,并将完整切除的全部椎板解剖复位,最大限度保留脊柱的稳定性[6,7]。

总之,采用全椎板切开技术既保证了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又恢复了椎管原始解剖结构,做到了脊柱的解剖学复位,恢复了脊柱的稳定性,并防止术后脊髓受压及瘢痕粘连压迫脊髓、神经根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简单可靠,经济实用,临床应用效果明确,值得普及应用。

1 杨海峰,杨 俊,王贵怀.椎板切开复位术在成人椎管内肿瘤术中的应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5):429-431.

2 王振宇,林国中,谢京城,等.椎板成形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12):1088-1090.

3 翟德忠,蒋晓帆,王文学,等.棘突椎板复合体铣骨回植钛板固定在椎管内肿瘤术中的应用.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4):239-240.

4 杨福兵,刁正文,耿保伟,等.椎管疾病手术后自体椎板、棘突的复位.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2(5):504-506.

5 王一公,吕慧君,刘凯歌.后路椎板切开成形治疗椎管内肿瘤.中外医学研究,2011,16(6):138-139.

6 吴海滨,陈 军,颜士卫,等.棘突椎板切开复位在成人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7):66-67.

7 刘小波,林爱国,唐宏图,等.棘突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4):243-244.

(修回日期:2014-02-17)

(责任编辑:王惠群)

R739.42

:A

:1009-6604(2014)06-0542-03

10.3969/j.issn.1009-6604.2014.06.019

2013-09-17)

*通讯作者,E-mail:sjwkyslbl@sina.com.cn

猜你喜欢

棘突椎板椎管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腰部针灸取穴的一种新方法探析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搓腰
——壮肾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