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2011-08-15阮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危重心肺监护

阮静

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阮静

出诊护士;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护理

现代医学进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率的提高,而院前急救处理是紧急医疗救援的前沿阵地,危急、危重病发生后的“黄金一小时”内,特别是头10 min被称为“白金10 min”是决定性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如果得到正确有效迅速的急救措施,往往可以转危为安,为后面的救治赢得时间,相反,如采取错误的处理方法,则加重病情、甚至死亡[1]。出诊护士是院前急救中的主力军,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她们即是接诊护士又是抢救护士还是观察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快速准确执行遗嘱。现将本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诊的458例危重患者的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458例危重患者,年龄14~96岁,其中休克35例、中毒78例、心肌梗死68例、心衰58例、窒息16例、电击伤32例、大出血14例、昏迷23例、脑出血79例、脑梗死49例、动脉夹层8例。

2 护理

2.1 转运的准备工作

2.1.1 转运设备 救护车、急救箱、抢救药、心电监护、除颤仪、气管插管箱、吸痰器、简易呼吸机、夹板、颈托、开胸包、开腹包等。

2.1.2 转运方式 接到指令,进行应急准备工作,迅速奔赴现场,对患者病情判断,立即给予现场急救,待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电话联系院内接收科室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由出诊护士及医生和患者家属一起护送患者至病房。

2.2.2 转运前的处理

2.2.1 对接诊的危重患者进行初步抢救后,做好监管和稳定病情工作。这有助于提高院内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伤残率。主要是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状况要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2.2.2 出诊护士要对患者的病情,所用药物及患者目前的情况充分的了解,测量生命体征并初步稳定患者及告知家属转运潜在的风险并取得理解同意才能转运。出诊护士出对转运途中病情有正确的估计及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足够认识及采取急救预防性措施。保证患者呼吸畅通,血压稳定,给予情感支持,安全转运患者。

2.3 转运途中的监护与救治 转运途中的监护与救治对于保障危重患者的生命,阻止病情恶化起着重要作用,转运出发前,应检查理顺所有医疗管线,保持输液、通气、引流等各种管路通畅,做好相应的固定。

2.3.1 保持适当安全的体位:担架搬运,给予必要的安全约束,防止震荡损伤。护士站在患者头端,患者脚朝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心衰和呼吸困难的患者取半卧位;脑出血及心肌梗死,动脉夹层转运途中应制动,防止因颠簸导致病情恶化。

2.3.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转运途中注意管吃患者的面色和口唇颜色可以综合反映呼吸、心搏和周围循环状况,同时注意患者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检查氧气管和输液管是否通畅,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如果发现面色或监护指标异常,应立即检查分析原因报告随诊医生,遇有心肺骤停或呼吸困难,就地抢救。

2.3.2.1 心肺骤停 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简易气囊辅助呼吸,100%氧气在开放气道情况下通气,注意观察呼吸状态,面色,监护心率等,当患者出现心率骤降或心律失常时,静脉给予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复苏过程中特别注意监护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状态,心血管状态,采取相应措施,抓紧时间尽快转运[2]。

2.3.2.2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者随时有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或呼吸停顿,转运时必须注意观察氧饱和度及呼吸状态,如节律、频率、深度等,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理,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引等。自主呼吸微弱,潮式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时,提示可能出现呼吸骤停,可应用面罩加压给氧,或使用机械通气。如患者呼吸停止或自主呼吸无效,应在转运前或途中迅速给患者行气管插管并固定牢固。

2.3.3 认真做好交接班 到达医院后,与当班护士认真交接,详细介绍患者病情及急救用药情况,与接班护士一起检查患者病情,固定好各种管道,将患者安置妥当后方可离开。

3 结果

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一年间,由院前急救转入急诊科EICU病房的危重患者共计458例,危重患者平均住院天数8.6 d,治愈325例(70.9%),转科112例(24.4%),放弃4例(0.8%),死亡17例(3.7%)其中转运途中死亡2人。

4 小结

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减少伤残,转运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患者运输过程,转运中的救护能力也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技术水平[3]。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的过程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甚至生命体征的重大改变等。因此,要求转运的医护人员准确评估患者转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充分估计意外,组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家属的工作,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与接收科室联系好,备齐途中所需物品,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是确保危重患者院前转运的重要措施。

[1] 何忠杰.白金10 min-论现代抢救时间新观念与临床研究.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4,10:745.

[2] 黄爱珍.心肺脑复苏新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4,2:35.

[3] 刘均娥.急诊护理学,2002,2:8-17.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危重心肺监护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心肺血管病杂志》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