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护
2011-08-15张毅华霍春慧
张毅华 霍春慧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多种病因或某些不明原因引起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及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引起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的综合征[1]。
中医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可与“虚劳”、“虚损”、“急劳”、“热劳”、“血证”及“温病”等相互参照。依据《金匮要略》《医门法律》等古典医籍描述,“劳”具有发热、出血及面色苍白三大症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有先天因素,体质因素和它病引发。临床根据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分为五种类型:热毒壅盛证,心脾两虚证,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肾阴阳两虚证。我们在临床中结合患者的不同证型采取了不同的辨证施护,现总结如下。
1 一般护理
心理护理;再障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病情凶险,病势缠绵难愈,患者容易失去信心而产生悲观情绪。中医认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这种情绪可使病情加重,所以要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以便于配合医生治疗。
饮食护理:再障患者多数都气血亏虚,善于进补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宜,五菜为充。可根据每个人体质和口味自制家庭药膳。
病室环境:保持病室内温湿度适宜,室内清洁,定时通风换气,1次/d紫外线消毒。尽量减少探视次数,尤其是感冒等高危人群,以免引起感染。
行为护理:因患者全血象较低,尤其是血小板的下降容易引起出血,病室内应摆放木制家具,活动地方应宽敞,以便利于患者行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患者,防止摔伤,跌伤等。
2 辨证施护
2.1 热毒壅盛证 症见:急性发病,高热,面色无华或面色赤,烦渴引饮,精神萎靡,甚则神昏吐血、衄血、便血、小便黄赤、舌苔黄燥、脉急数[2]。热毒是慢性再障的一个常见类型。
施护:①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咳血、呕血、肌衄、鼻衄等的护理,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鼻衄时可取坐位,头部仰起,用冷毛巾敷前额或用三七粉棉球塞鼻腔。②饮食宜清淡,勿食辛辣刺激之品,应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有出血倾向者,进食无渣半流质饮食。③内服中药,一般要温服,避免药物太凉对胃肠道有刺激。出血期间口服中药应偏凉,不可过于加热,以防血热妄行,使出血加重。
2.2 心脾血虚证 症见:心悸怔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夜寐欠安,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女子月经过多,淋漓不断等出血症状,舌淡苔白,脉细弱[3]。
施护:①心脾血虚患者一般要长期服药,护士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如长期服用激素,会导致自我形象受损,康力隆,达那唑,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②血虚的患者,时常失眠健忘,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情绪不佳,烦闷不安时,可以欣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或者听听音乐,这样可使精神振奋。
2.3 肾阴虚证 症见:发病缓慢,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无华,五心烦热或午后低热,盗汗耳鸣,舌质淡红,舌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黄帝内经曰:“形不足者,补之以味”,可以选用动物有形之品。如动物骨髓,鹿角胶、龟板胶等。
施护:①以清淡优质蛋白饮食为主,饮食不可过热过多,禁食辛辣之品,戒烟限酒,因酒能助湿生热,更能加重病情。同时应少吃油炸食品,油炸食品能劫阴使阴虚加重。②适当休息,劳逸结合,进行体育锻炼,如练气功、打太极拳等。
2.4 脾肾阳虚证 症见:腰背酸痛,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无华,形寒肢冷,心悸气短,食少纳呆,或有便溏,面浮肢肿,夜尿频多,一般轻度出血或无出血,舌淡胖,边有齿唇,苔白,脉沉细无力。
施护:①此类阳虚患者容易怕冷,正所谓“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应注意手足腰部的保暖,适时添加衣物。②此类患者倦怠乏力,少气懒言,但应适当运动。如散步可使体内的阳气得以升发,气血运动得以增强;
2.5 肾阴阳两虚证 症见:腰腿酸软,头晕目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咽干口燥,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舌质淡红或白,脉细数或细弱。
施护:①《黄帝内经》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起居有常,生活规律。尤其在冬季,冬季养肾,保养肾精至关重要,应“早卧晚起,以待阳光。”宜早睡晚起,以达到潜藏阳气、养阴保精的目的。②阴阳两虚患者还要节欲,因为脑髓产生于肾,肾精亏耗,使大脑虚空,精力更加不足。如果纵欲过度,耗伤肾精,使肾虚患者加重。③患者应合理饮食,因先天之精更需靠后天水谷化生补充,重视饮食调养也非常重要,如肾阳虚患者可多吃核桃、山药、熟地等[5]。肾阴虚患者可吃枸杞、熟地、桑葚、动物骨髓,脊髓等。
3 结语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药对于慢性再障的治疗具有较好的功效。大量再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症状得到改善,生存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对于慢性再障患者结合证型进行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每个人个体差异不同,采用不同证型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继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以实现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血液学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2]刘大同.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74例疗效观察.新中医,1994,(5).
[3]陈信义,陈志雄,邱仲川.常见血液病中医诊范例.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4]杨进.血液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
[5]练柳兰,杨柳青,吴建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 中国中医急症,2010,(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