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011-08-15李荣艳
李荣艳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加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可以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可有效防止疾病传播,而且对于治疗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感染疾病科于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对11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临床全面护理,针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感染疾病科就医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12例,男63例,女49例;年龄21~75岁,平均46.5岁,病程3个月~1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第七版内科学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9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1例,其他类型肝炎22例。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交谈疾病的治疗及愈合,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由于病毒性肝炎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对病毒性肝炎的预后、生活方式等存在恐惧感和绝望,加之治疗费用昂贵,常导致患者及家属思想负担及经济负担过重。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及家属心理活动情况、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对患者的关怀、支持程度。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护理,加强患者积极的情感体验,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稳定、愉悦的心理,有利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的控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毒性肝炎的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减轻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配合治疗。
2.2 临床病情护理 病毒性肝炎患者用药时进行密切观察:观察疗效的持久性和复发率。不良反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反跳、发热、低血压、全身不适、恶心、腹泻、肿痛、乏力等,初期可有流感样症状、暂时性脱发、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贫血等。治疗过程中如出现高热、黄疽等应暂时停止使用,干扰素应冷藏保存,干扰素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产生抗病毒蛋白质,从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保持皮肤完整性,每天可用温水清洗或擦洗;选择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的布制衣裤,减轻皮肤瘙痒;修剪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足量的热量和水分,以保证电解质平衡。定时测体温,如有发热,了解发热的原因,诱因及发热的伴随症状。观察有无因体液丧失而出现的低血容量症状,特别是药物降温后患者大量出汗,易发生虚脱。给予安慰,解除患者的顾虑,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1]。
2.3 生活护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饮食宜清淡,保证足够热量、蛋白质、维生素B和C,脂肪不宜太多,禁酒;保持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多吃含纤维素食物、蔬菜和水果;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急性肝炎:多为甲型、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通过手、水和食物这三种方式,生活中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贝壳类要煮熟吃,不能生吃。慢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随访病情,坚持按医嘱用药。应避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饮酒、精神刺激等因素,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也增加肝脏负担。
3 结果
通过护理后11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患者治疗疾病意识明显提高,症状减轻,使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质量。
4 讨论
目前,临床对多数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仍停留在对症治疗及治疗并发症,所以对病毒性肝炎预防优于治疗,为加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现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故心理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护理工作者应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调节其情绪变化,帮助患者增强适应能力,使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主动地接受治疗,在抗病毒保肝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护理,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病毒性肝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从而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
[1]刘秀华.病毒性肝炎不同时期的心理及心理护理.医学信息:中刊,2011,(4):1437-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