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分析
2011-08-15郭丽军
郭丽军
肺炎支原体(MP)为儿童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临床发现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率有增多趋势,病情较重,病程长并常伴有肺外多系统并发症,甚至迁延不愈,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2年收治的60例难治性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探讨难治性MPP的诊断和治疗,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儿均选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所有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60例患儿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8月龄~10岁,其急性期诊断均符合有关难治性MPP 的诊断标准[1]。
1.2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儿用特异性免疫凝聚试验检测患者血清IgM抗体滴度1∶80为阳性,提示为近期感染。所有病例均于入院时进行了血常规、CRP、血沉、生化、血培养或痰培养等实验室检查。之后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胸部X线片、胸部CT及超声胸腔积液探查等影像学检查。部分患者进行了免疫指标 CD3+、CD4+、CD8+、CD19+及免疫球蛋白 IgM、IgG、IgA的检测。
激素组给药指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正规治疗1周后,高热仍持续不退,并且经PPT试验等排除结核。激素用法用量为口服强的松1 mg/(kg·d),1次/d,连用3~5 d。
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对激素组与非激素组的热程、血白细胞数、CRP、血沉结果、住院天数及病灶吸收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
1.3 治疗方法 红霉素30~40 mg/(kg·d)静脉滴注2周,或阿奇霉素7~10 mg/(kg·d)静脉滴注3 d,停4 d,共2周。效果不佳者同时加用利福平10 mg/(kg·d)口服。合并肺外并发症的患者,及时加用相应的药物给予对症处理。对于疗效较差者,采用序贯治疗,耐心用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2 结果
60例患儿全部治愈,最短时间10 d,最长为4个月,有2例患者诊断为闭塞性支气管炎,疗效差,病情改善不明显。
3 讨论
MPP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是儿科最常见的非典型肺炎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文献报道支原肺炎(MP)的感染率为9.6% ~66.7%[2]。近年来难治性病例也越来越多。目前难治性MPP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所谓难治性MPP,通常理解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患儿病情重,病程长,迁延不愈。其具体特点为:热程长;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肺部大面积受累,易合并胸腔积液和肺不张;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效果不佳,治疗难度有所增大。感染症状常持续或迁延反复数周或数月,因而MP感染也是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
目前肺炎支原体检测主要有冷凝集试验、支原体分离培养、血清抗原和抗体检测、DNA探针及荧光PCR检测等实验室检查手段。国内儿科界在MP感染诊断上,近年来多采用颗粒凝集法(PA)测定MP抗体。值得注意的是其所测得的抗体90%为MP-IgM,但也包含10%左右的MP-IgG,滴度≥1∶80为阳性。因此,确诊MP急性感染应强调双份血清(间隔2周),恢复期抗体滴度上升4倍或下降原来的1/4有诊断价值;单份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滴度持续升高(MP-IgM>1∶160)也有诊断价值。
目前认为MP肺炎是由于病原体本身及其激发的免疫反应所致[3]。文献报道MP肺炎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介质增多,提示MP肺炎可出现类似细菌的炎症反应,这样的免疫炎症反应是引起肺脓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重症表现的基础。我们使用常规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目的就是为了抑制免疫性损害[4]。
本组病例研究发现难治性MPP主要与混合感染、肺外并发症的发生,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有关,因此,在难治性MPP治疗中,要耐心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行序贯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疗效差者可联合应用利福平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若序贯疗法效果不佳时,应考虑可能已发生混合感染,可加用头孢类抗生素,拓宽抗菌谱,以期达到广谱抗菌作用。对于合并肺不张的患者,应及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总之,MP可引起重症肺炎,但对于重症MPP目前存在误诊和治疗较保守问题,为避免之,首先应提高对重症MPP的认识,并及时寻找诊断证据。一旦确诊,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可早期应用利福平、激素和(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1]袁壮.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457.
[2]陆权.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中的若干问题.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34(4):235-238.
[3]黄海辉.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6):321-324.
[4]赵顺英.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11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7):4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