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路径研究①
2011-08-1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郑玲莉刘思思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郑玲莉 刘思思
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路径研究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郑玲莉 刘思思
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在梳理创新型企业文化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在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企业文化 创新型 建设路径
1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文化管理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在从事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为企业员工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的总合。不同企业之间企业文化有其差异性,也有其共性。差异性是由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劳动所决定的,共性则是由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抽象劳动所决定的。创新型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类型,其内涵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从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主体出发,指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的总和,另一类则是从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功能出发,认为创新型企业文化是能够激发、培育和创造企业创新的土壤[1]。国内外企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成功的创新型企业文化一般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企业目标远大,产品精中求新。因为只有追求的高层次和高境界才能激发出所有者和员工巨大的动力,全力以赴地去达成目标的实现。而最为远大的目标就是以奉献社会、服务人群为最终目标,因为它是以无私来代替个人的自私;第二,对人的高度重视。作为创新的主体和载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员工、依靠员工、培养员工和发展员工。企业只有最大限度地重视人的创新能力,才能发挥员工的创造能力,也就是说,企业要在不断更新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生存下来,必须依靠人的力量。创新型文化意味着不仅要提倡企业制造产品,还要培养员工和发展员工;第三,强调组织内部的沟通。随着人类知识的丰富,社会分工的细化,企业的创新活动逐渐由个人创新转变为团队创新,团队创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便是企业内部员工的沟通,通过对话、反思、实践,激发出新观念,最终形成创新的集体智慧,进而实现创新的目标。因此,只有加强沟通才能给团队成员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增强员工的团结协作能力与创造激情。
2 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均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2.1 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脱节
目前,许多企业建设创新企业文化,只是领导在会议上要求,文件上写写,口号上喊喊,在管理上没有专门的文化部门负责部署、检查和考核,这就形成创新企业文化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而不是技术创新主体—— 员工的文化,没有把企业技术攻关与员工的创新活动结合起来,造成创新文化与创新实践的脱节。
2.2 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体制脱节
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全体思维习惯的表现,这种思维习惯的养成要求员工经过从必须创新到自发创新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创新体制的引导、激励和约束,这就需要企业把企业创新体制与创新型企业文化现结合,通过目标的引导和非创新行为的约束,配合激励机制,推动员工进行学习和创新[2]。然而,目前许多企业的创新体制建设远远落后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速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建设速度。
2.3 创新型文化建设与岗位职责脱节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应该根据不同的岗位定位不同的文化建设标准,比如针对管理人员应该侧重提倡、支持创新,能够容忍失败,鼓励进行有充分科学依据的试验,而对于一线技术人员和生产者应该激励创新,并保护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对于创新活动中的失败行为不能一刀切,因为这样做容易损伤部分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创新活动起反作用。
3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建设路径
3.1 树立正确的创新价值观
企业所有岗位员工尤其是领导层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对本企业文化内涵有全面、深层次的理解,个人主动完成思想观念的转变,全面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3]。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企业领导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创新精神以及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
3.2 促进公平激励机制的形成
应积极促进公平激励机制的形成,这个公平主要体现在:第一,创新激励标准是否公平;第二,企业对创新引致的企业获利与个人获利是否公平;第三,不同企业之间对创新的激励是否公平。可以说,实现以上三方面的公平是企业产生创新成果的前提和基础。公平激励机制实际上包含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层面的内容,由于每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各不相同,再加上员工需求的差异性,要想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必须根据实际调查结果研究组织内部人员的需求导向,以便设置合理的激励诱因。
3.3 推动建立学习型组织
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让员工能够对专业知识能够深层次地学习。通过学习使员工从阶段性的学习走向终生学习,同时通过学习型组织使员工从单一的个人学习走向团队学习,为企业的创新提供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型组织首先是教育型组织。企业领导要积极营造教育环境和教育观念,主动聘请专家学者交流授课,结合激励机制请成功者积极介绍创新经验,让员工首先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之后再让员工结合工作实际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途径;二是转变学习观念,不仅要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其善于总结失败经验、勇于创新的能力。
3.4 建立适合员工创新的制度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实施参与式管理。由于创新型员工大多不习惯被指挥、操纵和控制,他们往往更追求自主工作,重视管理者、同事的尊重与认可。所以管理者应创造条件让他们的潜力进一步地解放,依靠自律、自觉的行为参与企业的决策以及创新工作。同时,也要依靠企业价值观对员工创新和管理行为和道德行为进行规范,逐步培养员工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能力,形成自主管理的组织风气;第二,实施创新工作制。在固定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管理者应充分留给员工团队创新的时间,让员工在工作场所,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探讨,通过科研小组讨论或竞赛的形式,形成你追我赶的创新竞争局面,进一步提高创新的速度和绩效。
3.5 营造宽容的创新环境
企业的创新活动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尝试失败的过程,企业管理者应努力营造出一个宽容的创新环境,及时总结失败的教训,而不是求全责备。一般来讲,相对宽容的环境会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相反,严苛的惩戒机制将会增加员工创新的心理负担,更有可能扼杀员工继续创新行为。此外,还应积极推动建立健康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员工交流场所,让员工远离黄、赌、毒引诱,摆脱侥幸获利的思想,拒绝道德堕落根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健康生活环境,比如,图书室、娱乐中心等等,一方面使员工在工作之余有一个健身放松的场所,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非正式组织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增强员工之间相互信任和尊重,缩短创新的周期,促进创新的实施。总的来讲,开放的气氛可以促进创新的成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对于必要信息的了解可以增加员工创新的信心,提升其努力程度。每一个企业在实施新技术开发活动时,都应该建立起交流所必需的渠道来支持这些活动,因为和谐的生活场所可以为那些通常不能在一起相互交往的员工提供见面的机会。
[1]曾伟,王良.基于成熟度模型的创新型企业文化研究[J].科学技术管理,2007,(3):11~15.
[2]陈春花,刘国江.中国文化的特征分析及对组织学习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2006,(6): 27~29.
[3]陈劲,朱晖,王安全.公司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系统理论假设模型及验证[J].南开管理评论,2003,(5):18~24.
F270.7
A
1005-5800(2011)02(b)-044-02
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武汉产业的区域空间布局和结构升
级研究》(09023)及湖北省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项目《湖北民营企业数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02010Q0809)资助。作者简介:郑玲莉,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产业经济学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资源产业经济、企业管理;刘思思,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会计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