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培养探讨

2011-08-15周忠民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9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会计人员素质教育

周忠民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关会计人员的培养也在不断创新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会计职业素质作为会计人员胜任会计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特定能力,是决定其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一直受到会计教育界的关注和广泛探讨。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我国本科院校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对于提升我国会计人员整体水平、促进我国会计专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一、新经济时代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要求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也给会计人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本科院校作为会计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必须根据经济发展不断修正专业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具有高度职业兴趣、高尚职业道德和高超职业技能的会计人才。

1.高度的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活动具有比较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倾向,它是一个人探究某种职业或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个性倾向,它使个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情感,表现为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拥有职业兴趣将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职业兴趣受个人需要和个性、认识和情感、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社会因素以及职业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要学好会计、干好会计,首要的任务即是培养对会计的职业兴趣,能够对会计知识产生渴求感,对会计工作产生趣味性,具有通过会计职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远大理想。

2.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在我国,由于相继发生了深原野、琼民源、鄂猴王、郑百文、银广夏、黎明股份等财务造假与审计失败案件,会计人员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处于本科阶段学习的大学生,年轻充满活力,品格性情均在成长形成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做好引导非常重要。

3.高超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指人们从事某项职业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现代会计人员要做好相关工作,必须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首先,在专业知识方面,必须具备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信息技术、法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对现代经济运行规律、企业运作与管理、现代经济法律知识以及财务会计知识等非常了解;其次,在技术水平方面,要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能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能利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再次,在工作能力方面,要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等。

二、目前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问题

1.会计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职业兴趣培养

现阶段,绝大多数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都是采取老师讲、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特别是在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会计科目等的教学方面,基本上是靠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枯燥乏味,缺乏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

2.职业道德与诚信品质培养有待加强与创新

现阶段,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道德教育与其他专业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政治理念,培养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会计专业的诚信品质培养制定特别的方案。特别是在授课过程中一般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课堂讲授内容比较枯燥,部分学生对此并不重视,导致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有关道德教育也往往流于形式,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3.教学内容偏重于专业知识,相关能力培养欠缺

现阶段,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针对市场需要以及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设置了很多专业课程,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所以绝大多数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业务素质都不错,理论修养水平也较高。但是,由于本科院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相关能力的培养欠缺,导致学生毕业之后在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明显欠缺,严重制约着职业层次的提升。

三、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具体策略

1.树立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正确理念

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开展首先必须树立职业素质教育的正确理念。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其第一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中就强调“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对于学生来讲,职业素质的培养远比传授知识重要。知识在不断地更新,企业新的经济业务大量涌现,会计处理、会计规则不断更新变化,永远也学不完,如果没有学习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学过的许多知识很快就会过时。

2.建立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我国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育应从会计知识掌握、会计科研能力培养、会计诚信品质塑造、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来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建立起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首先,适应“宽基础、厚专业”培养学生的需要,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适当加大公共课程的比例,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继续学习的能力;其次,针对当前专业划分越来越细、相近专业之间的区分度并不十分明显的情形,课程设置适当淡化专业界限,减并一些不规范的专业方向,避免学生受专业所限而知识面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最后,对于会计专业方向课程,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合并,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或者以会计专题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主要是让其了解会计专业发展方向。

3.转变教学模式,注重相关能力的培养

目前,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其制定都由“规则导向法”向“原则导向法”转变。原则导向法制定准则的优点在于简明扼要,应用完善的概念框架反映会计准则的基本确认、会计计量和报告要求等,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性指南明显减少,这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力。在这种形势下,本科院校会计教学必须由实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理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会计理论教学,加强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有较高职业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会计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实务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要创新会计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要充分关注“会计事件”,特别是证券市场上发生的“会计事件”,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分析能力;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会计人员素质教育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