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2011-08-15李敏
李 敏
所谓的会计电算化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入到企业会计的实务处理工作当中。在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基础上,企业的收支情况、会计要素的变动情况等都可以通过电子技术来进行标准化的核算,而企业内部各种业务预算、现金流以及成本财务管理也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系统来进行集中操作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替代了传统手工处理,使财务管理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优化,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工作质量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那么,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当中的应用现状是怎样的?而企业又该通过怎样的方法途径,对其内部会计电算化应用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呢?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得会计工作当中数据处理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会计核算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也因此出现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替代传统手工会计,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也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得传统的记账方式、财务处理的基本程序以及会计工作基本控制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因而企业原有的财会制度无法满足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及财务需求,财务会计制度滞后的问题,影响着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另外,尽管会计电算化有效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但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也已经成为企业电算化应用中的问题;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软硬件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问题也是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电算化运用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优化与完善
尽管会计电算化在会计行业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但就当前多数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来看,却并不尽如人意,不管是制度的滞后、系统的安全性隐患,还是会计团队专业化水平的不足,都影响着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所以,加强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优化与完善也已经成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当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加快会计制度的修改与完善
在企业内部财会工作当中,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还是将手工核算作为基础,这与会计电算化的会计处理特点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制度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会计工作的发展。因此,企业方面必须从相关领导层做起,重视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从制度的重新规划与完善做起,结合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财务账户设置、登记方式以及账务的处理方式与程序等特点,制定出与现行会计处理方式相吻合的财务会计制度,使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及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在制度规范的约束之下有序开展,避免因制度的缺失或者是滞后而影响其内部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优化信息化系统,提升系统稳定性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由很多子系统所组成的工作体系,要切实保证会计电算化的处理水平,必须对信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首先,企业应当依照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解决好系统与成本核算、工资核算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之间的匹配问题,建立相应的子系统;其次信息系统信息交换的水平与质量也丞待加强,以便于企业财务信息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其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对于信息化的网络系统,企业方面必须通过添加防火墙等方式来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因恶意攻击行为而使企业财务信息被窃取或者是破坏。只有如此,才能够使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使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三)提升财会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当然,在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条件下,相关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但同时,对习惯了采用传统手工方式进行会计处理的财会人员而言,现代信息技术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他们而言,还是新鲜的知识,要满足会计电算化的工作需求,企业方面必须提升财会团队的专业化水平,使他们充分熟悉并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技术与管理模式,并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相应的管理,为会计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的有效运用提供保障。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发展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传统手工记账的模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随着信息技术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会计电算化正向着更深入的方向纵向发展,而要将会计电算化的会计处理方式有效融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充分发挥其在企业管理方面的重要价值,依照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进行相应的优化与完善是尤为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