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分支财务的职能转变
2011-08-15张春燕寇雪静
张春燕 寇雪静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成为企业集团广泛关注和采用的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伴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扩张,在全球建立分(子)公司的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组织,使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形成了一种分散式的财务核算及管理模式。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核算与财务处理的不一致性,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的层层汇总,使得集团管理者很难及时监控基层业务单位及分(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致整个集团运作效率低下,资源配置协同难度较高。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将分散在不同分(子)公司的共同业务提取出来,通过制定统一的财务核算标准和核算流程,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完成,实时生成各分(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并通过相关支撑系统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从而集约了人员,提高了财务核算的效率。
一、分支财务的原有职能
传统财务的主要工作基本集中在财务核算,虽然财务管理上也作了一些工作,但普遍存在管理不够深入、手段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要求等问题。
分支财务一般行政隶属于所在地的各分(子)公司,在财务专业管理上,执行集团总部财务的总体要求。工作内容和主要精力集中在收集原始票据、审核记账、编制财务报表,在资金、资产、收入、工程等方面参与管理。各个分支财务的工作内容基本一致。财务核算结果逐层汇总到集团总部财务,形成总体的财务报告。
二、财务共享后分支财务职能的转变
(一)财务共享体系的基本框架
1.财务职能管理部室
(1)为CEO/CFO提供决策支持,提交财务分析报告。
(2)制定财务发展战略、公司制度、规定和政策。
(3)负责资金和投融资管理。
(4)进行风险管理、资产管理、考核业绩管理。
(5)进行对外信息披露。
2.分支财务部门
(1)在分支机构执行财务控制制度及管理流程。
(2)为各个业务流程提供经营决策支持,支持分支机构的计划、预算和预测管理。
(3)支持分支机构的投资分析,成本费用分析,盈利性分析以及其他财务分析。
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1)制定、执行财务核算规范和操作流程交易处理。
(2)负责财务信息管理,提供各种财务报告。
(3)管理明细帐、总帐,编制财务报表。
(4)装订、管理会计档案。
实现财务共享后,分支财务基本不再从事从大量重复的财务核算工作,这些工作集中到共享中心按照标准化的规范和流程完成。使得分支财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逐步转向经营方案财务咨询、点对点的财务分析、财务政策属地推行等以为各分(子)公司提供经营活动财务支持为主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涉及以下方面
1.协助属地分(子)公司做好成本费用预算、资金预算的编报和序时控制。及时向属地各业务部门的反馈预算进度完成情况,督促业务部门按时完成预算目标。
2.参与属地分(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合同、审核经济活动和营销活动方案等,为属地的各项业务提供有效的计划财务解决方案,提高效益,规避风险。结合经营情况,提供财务分析和财务专题报告。
4.协助属地分(子)公司制定考核办法、跟踪考核过程、测算考核结果等。
5.参与属地分(子)公司的资产、资金管理工作。进行日常资产的核查、变更登记、有效利用等工作。监督收入资金的足额归集和按时上缴。
6.发挥派驻属地分(子)公司的优势,引导用业务操作符合财务规范,坚持权责发生制等财务制度和财务内控。做好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职能部室以及分(子)公司间的业务协调、沟通、支撑、服务等工作。
分支财务职能的转变,是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迫切需要。各经营单元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其财务需求不再满足于支付、出报表等基本的财务职能。信息化手段的发展,为财务核算的标准化、一体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分支财务人员的精力从基础核算脱离出来后,其职能主要作为集团总部财务与各分(子)公司的桥梁和纽带,深入贯彻各项财务管理要求同时,全面掌握、反馈市场前端的情况和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各业务前端提供个性化、及时到位的财务服务,成为各分(子)公司领导的参谋和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