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写好作文在“品”

2011-08-15刘震宏

中学语文 2011年15期
关键词:好作文品位想象

刘震宏

中学生写好作文在“品”

刘震宏

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笔者以为,关键在于一个“品”字,这一个“品”字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涵义,一是指基础,二是指品位,三是指欣赏,四是指创新。

基础 品位 欣赏 创新

有老师说学生作文要多写,写多了就会下笔如神;有老师认为作文要多读,书看多了思路自然就有了;而我看来,学生过好作文这一关,要有个过程,关键问题在于一“品”字。

一、是学生要有“品”,即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常常在写作文时,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学生们经常会抱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不知道该写什么”。问题出在:一不会审题,二没有素材。我们要指导他们学会审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写作素材。素材的源头有两方面:一是生活经历,一是书本知识。

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抓住生活中感人的镜头,在学习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现实的素材。如在布置班级科技角、巧填古诗词、小小辩论会等活动中,当材料来自大家熟悉的身边事,学生也自然会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寻写作的源头。老师也可以利用季节变化,春日踏青郊游,夏日观察小池塘,秋天校园景色,冬季雪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掌握习作的素材。

教师配合各教学模块,围绕教学文本设计主题,激发学生兴趣,积累写作素材。如学习每一个模块时,课前巧妙设计教学活动,课上让学生阐述自己课前的准备和搜集的各种资料,并互相交流沟通,以此做好材料的积累,这样围绕生活的课堂应该是妙趣横生的。

二、是学生要在“品”,即品位

要提升学生作文的品位,要注意从这几方面下手:

①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平常作文中,对于题目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地理解题意,抓住要下笔的中心,明确题目所限定的条件。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失之偏颇。

②写作中,要具备必要的修辞意识。好文章品味的最大特点来自表达。修辞是从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运用语言的规律,掌握它无疑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大大提高文章的品味。写作中既要注意语法,又要恰当运用修辞。

③学生作文要提高品位,还要注意锤炼语言。当基础准备好了以后,万不可因为表达的枯燥乏味而功亏一篑。语言的简洁生动,充满意趣,往往会影响写作的表达,这样才会让文章出“品”。

三、是学生要能“品”,即欣赏

写作方法的指导仅仅是学生作文的拐杖,如果想写好文章,还要学会欣赏优秀作文,有很多老师建议学生模仿和借鉴范文,我个人认为是不妥的,借鉴和模仿到最后都会给人以邯郸学步的感觉。模仿性阅读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会给不会读书和写作的同学一点指导。学会欣赏作文了,才能发现作文的缺陷,而避免自己写作时犯错。

学会欣赏也是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学生作文中要表现“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写出的好作文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更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沉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而这些,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如果离开美学的引导,学生对美的认知无法超越,作文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显得苍白无力的脸。引导学生寻美,探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来认识理解课文的内容美和形式美,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文本的引导下,运用已获得的审美经验在自己作文中释放美的追求。

随着生活的不断积累,学生的思想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写作起来才得心应手。积累了很多生活后,灵感来时才喷涌而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善于将各科的有利地写作的材料拿来,为己所用,变传统的“要我写”为“我要写”,丰富生活储备,激发创作热情,提高写作能力。

四、是学生要成“品”,即创新

创新的思维很重要,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它作为语言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不仅适用于阅读教学,在作文教学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它更多地关注着习作者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作文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提供探究素材,留给足够的探索空间,在探究中学习写作。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些新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外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把探索的过程写下来,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语文课程标中,“个性”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语。学生的个性化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同时,在对学生语文水平中写作的评价时,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从个性出发,引导学生对课文情感去作进一步的体验和交融,促进学生对写作要求的理解感悟,从而突破和创新。

作文中具备创新精神前提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想像的能力。要写好作文,学生要有丰富的联想、想像能力,在平常训练中要有意识的多角度思维,通过相似点作出相关的联想和想像,锻炼创新能力。写作中的想象是学生的独立创造,是创造性想象。

如何通过对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来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

①植根阅读,培养想象联想能力以及再现形象的能力,创设情境,培养创造性意识。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从语言的描述中,在头脑里形成相应的新形象,这种再现是再造想象中最基本的形象思维过程。例如文本对别里科夫的描写:“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我们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闭上眼睛想象,一个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套中人”的形象便出现在眼前。这是再现了文本,联系生活,学生就可以进行创造性加工生活中的某些形象。

②立足现实,运用想象联想,培养想象力,提高作文的创新能力。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或虚构的事件不是直接写出来就能成为一篇好文章,“再现”生活中的事件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加工,使事情更加生动,其中的人物真实可感。至于景物描写、环境、心理描写等都可借助想象,根据自己的需要及平时形象的积累在脑海浮现出事情、景物等表象,如电影历历在目,那么何愁不能将形象转化成文字呢?至于其中的细节描写,更需不断想象、不断充实、不断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富有特征的动作。

写作的全过程是构思(包括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整合(包括选材、裁材、组材)到下笔成文。其核心是构思,就是心智活动(即思维活动),而想象正是人的大脑对曾经感知过的各种有关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产生出曾经感知过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的思维过程。我们结合文本来作想象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再在写作中释放这种能力,让学生有想象的舞台,创造的空间。我们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写作时就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写作是一种创作。没有基础、品位,不会欣赏、创新,很难想象能写出好作文。要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掌握要法,观察积累,记忆储存,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很好地利用起写作这块园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学生要细心读,勤心练,静心学,做到做好“品”,一切写作问题都不会是大问题了。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好作文品位想象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快乐的想象
好作文从“欣赏”中来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
金堆城钼矿床硫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提升城市品位 推进转型升级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