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出艺术

2011-08-15全静霞

中学语文 2011年15期
关键词:歌唱祖国土地

全静霞

选择出艺术

全静霞

课堂教学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十分重复的选择过程,既要选择恰当的教学目标,也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还要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好这些选择,才有可能打造精彩的课堂。

选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设计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既要选择恰当的核心教学目标,又要选择恰当的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及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中常说的“教什么”“怎么教”,实际上就是要解决这几个问题。由于阅读教学中对话指向的发散性、思维成果的不确定性的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师本对话的深度、广度和发散度。对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所得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一、选择教什么

前不久,我校一青年教师准备参加优质课比武,决定执教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首先,她进行了文本细读,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作最原生态的阅读,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整理出以下几个阅读所得。

1.两个意象的理解。

关于“土地”。土地、疆域是最具体、最直接的国家主权的象征;是民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家国的象征,是精神的家园,承载着具体的生活;是最坚实、最不容易变更失去的所有;曾经丰饶富足,美好温暖,如今被践踏着、支离破碎。

关于“鸟”。其一鸟很渺小、无力,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鸟能自由飞翔,飞越一切障碍,渴望自由;鸟可以居高临下,俯视一切,看得清。其二它喉咙嘶哑了,可以想见它曾经是怎样地奋力地歌唱着,呐喊着,声嘶力竭,它悲伤,内心痛苦,它累了,它受伤了,但却依然挣扎着,坚持着,歌唱着,吹响斗争的号角,它是勇敢的海燕。决心把一切的一切,哪怕连最难腐烂的羽毛都腐烂在土地里边也绝不后悔。生时歌唱,死后融入泥土,死得其所,无怨无悔。

2.两个指示代词。

“这”是近指,是祖国现状,祖国正在遭受欺凌、民众的愤怒正在积聚成浩荡的力量、愤怒的反抗不会停止;而“那”是远指,是对祖国将来光明的展望,对美好未来的期盼,透过林间层层阻碍,太阳会越升越高,光芒会越来越强,大地会越来越明亮。

3.爱的表达。

除了诗歌意象的选择外,淋漓尽致的修饰,铿锵有力的句式,与刻骨铭心的情感,互为支撑,互推高潮,无一处押韵却处处节奏鲜明,是这首诗歌的又一独特之处。每一个字,都为心而写,每一句诗都奔涌着激情。

4.为鸟歌唱的对象能否互换位置?

土地、河流、风、黎明几个意象不能随意互换。其一体现着抗日形势的发展过程,从眼前的“这”至未来的“那”,体现着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其二体现着事理逻辑关系,因为国土受蹂躏,于是人民起来反抗,且反抗形势越来越激昂,以期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难看出,这位老师的感悟能力很强,所获很珍贵,她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准确把握了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词语,解读出文本中很有价值的东西。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确定教什么问题了。诗歌以其强烈的爱国情感感动着读者,体会其中深沉的爱当是本首诗的核心教学目标。如何落实教学目标,就要选择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的内容,也就是师生在课堂上为达成目标而共同交流的核心内容。据此,留下123阅读体验作为与学生阅读交流融合的点,并确定第3条为本课核心教学内容。取舍以后,重点更突出,难点更易突破,课堂更有成效。

当然我们语文老师都明白,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这就更需要我们的老师根据学情,因人因时作出合理的选择。

二、选择怎么教

优秀的课堂必然有好的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合理方法,也就是怎么教的问题。教学方法是解决教与学问题的桥梁和媒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它关乎教学质量,关乎是否有效的问题,这是我们在设计课堂时必然应考虑到的。

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比如诵读法,讲述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实践法,探索法,归纳法,演绎法等等。

还以那位老师执教《我爱这土地》为例,说说教学方法合理选择的事。

诗歌教学朗读至关重要。选择读!大声读、用心读、用情读……

先放声读。第一次,请同学放开嗓门,大声地自由朗读这首诗歌。第二次,教师放开嗓门,范读。第三次,再次大声朗读,去发现:这首诗歌的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着什么?

然后,用心读。第一次,用心地反复地仔细地读,用你的心去感知诗人的心:看着这一切,看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着的这一切,他想做些什么?第二次,用心地反复地仔细地读,体会:哪些地方能特别强烈地表达这种情感?

最后,用情读。第一次,让我们一起用情朗读,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同时板书)(齐读)用我们的声音告诉诗人,我们读懂了你的亡国之痛、读懂了你的爱国之情、读懂了你的报国之志,更读懂了你对祖国的那一份炽热的爱!第二次,读懂这份情的人不止我们:(播放视频)第三次,用我们的真心把我们的真情大声地读出来!(再次齐读)

一首诗歌,一个俯首亲吻大地,仰天呼唤太阳的灵魂,拂过祖国的大江南北,轻触每一个生灵,使他们在土地的各个角落觉醒,站立,奔跑起来!通过三个大的诵读环节:大声、用心、用情,一首短诗一共读了八次,层层深入,渐次升华,绝无单调重复之感。在读的过程中完成师生对作者、作品、抒情主人公的对话,有序的实现目标教学,独到的阅读一个个渗透在激情的诵读中。

每篇文章都有它的核心价值取向以及通往其价值理解的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去寻找、去选择,一定能使课堂设计更优秀,产生更理想的教学艺术效果。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

猜你喜欢

歌唱祖国土地
我爱这土地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歌唱十月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