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中人际关系的教育价值分析

2011-08-15姜松林

中学语文 2011年21期
关键词:人际竞争语文课堂

姜松林

课堂里的人际交往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这个交往过程能使学生目标明确,保持态度一致与行为协调,有秩序地在课堂里学习和活动。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如果交往双方都能满足对方的需要,相互间容易形成接近、友好、信赖的心理关系,如果交往双方不能满足对方的需要,相互间就容易形成疏远、回避甚至敌对的心理关系。课堂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如何处理和利用课堂里的人际关系颇有讲究,下面以语文课堂中最常见的两种关系为例,提出一些看法与大家商榷。

一、在人际吸引与排斥中增强学生自我意识。

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人际排斥则是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为对抗为特征。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性以及外形等因素都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因素。

课堂里的人际吸引与人际排斥使学生处于不同的地位,出现人缘好的学生、被人嫌弃的学生和遭受孤立的学生。利用社会测量法所进行的研究表明,人缘好的学生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被人嫌弃的学生是最被排斥的学生,他们常常感到不安和气氛,并由此和集体对立,很有可能离开班集体而加入落后的小集团;遭受孤立的学生往往被同学们冷落在一边,他们因失意而埋怨集体甚至迁怒于老师。因此,课堂中必须重视后两者,要注意关心这些学生并帮助他们渐渐改正自己的缺点,同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全班同学热情的关注他们,主动接近他们,将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引导向人际吸引这个方面。

有时候,遇到特殊的学生,我们也可以利用人际排斥这层关系。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很聪明,成绩非常优秀,进班的时候选他做学习委员。他家里特别穷,孩子内心其实很自卑,所体现出来的却是一种自负,似乎对谁都瞧不起,包括任课老师,有时候在课堂上甚至还和老师顶嘴。但不知为什么,对我好得多。作为班主任,我有些欣慰也有些尴尬。无疑,他在班上是孤立的,是遭人嫌弃的,他却似乎不在乎。学生们多次反映不喜欢他。我找他谈过几次心,收效不大。

一次数学课上,他哼起了歌,数学老师忍无可忍,对同学们说:“这样的人你们讨厌他吗?”同学们大声齐说“讨厌!”平时似乎对一切都满不在乎的他第二天没来上课。我却窃喜——这其实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采用了书面交流的方式,这样“教师可以比当面谈话更全面、更真实、更细腻地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及其变化,从而更主动、更准确、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李镇西语)我把信封好了让他家附近的一个学生带给他,在信中首先表达了对他没来上课的惦念,以及同学们对他那种态度的遗憾,肯定了他的优秀之处,然后说到自己上学时的一些事情,再委婉的帮他分析了原因,最后中肯的提出了一些建议。他第三天就来了,并且带了一封很长的信,基本上敞开了心扉,第一次说到了自己的家庭。说实话,我和他一样的感动,一样的欣喜。

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上,我则不断的改变模式,让他“俯下身子”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给不同形式的鼓励。一旦有了进步,马上让全班的学生进行点评。并以“学习我身边的模范”这一活动,加深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并以此为契机,引导他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在其他课堂中体现出来。

二、在人际合作与竞争中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它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竞争是指个体或者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课堂里的合作与竞争各有其利弊。合作,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智慧和良好品德的发展。同时,易于忽视个别差异,造成“两极分化”。竞争也是这样,可以使课堂气氛显得活跃,避免或减轻学生对于例行作业的单调感,也能激发个人的努力,提高个人树立的标准和抱负,更好的发现自己的潜能;同时,竞争也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分紧张和焦虑,因而抑制学习,还可能导致紧张、敌对等消极的集体气氛。所以要靠教者相机调节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课堂上,我们往往出现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但是有时候讨论的过程成为一个放松的过程,更多的成员往往是听众。但是,稍变策略,比如在进行讨论时,让小组长记录下每个人提出的建议,看谁的更多谁的更好,这样在小组合作之时又会出现适度的竞争,效果会更好。

在教学《往事依依》时,曾在课堂上设置了这样一个讨论题:你的记忆深处曾有那么一两件难忘的事情吗?在第一个班,六人小组看上去讨论得热烈非凡,小组发言时,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原来在讨论时很多人在胡侃,有的就听着玩玩。我在第二个班上课时,同样的问题让四人小组讨论,要求小组长记录下每个人的主要发言,看看哪个组好,哪些人好。我看到学生们先思考了一下,再在小组内发言。集体交流的时候,说出了许多真实而确实难忘的事情。比如有个小组内的发言:上一年级的时候,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老师带来一杯水,很神秘很庄重的说:这是一杯聪明水,谁喝了它,会变得更聪明。于是班上的同学一个个兴奋而小心翼翼的喝了它。至今记忆犹新。显然,在第二个班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是合作与竞争的相互协调的结果。

在课堂的人际交往中,有时可能同时发生合作与竞争,有时则交替的引起合作与竞争,作为教者,不能片面的强调或者忽略哪一方。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是协调两者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实现促进功能的有益手段。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里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氛围,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协调,成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课堂艺术家。

猜你喜欢

人际竞争语文课堂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搞好人际『弱』关系
人际特质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一般他人评价的中介作用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