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如何做到“文“”言”并重
——以必修五第二单元文言文教学为例
2011-08-15曾召辉
曾召辉 王 佩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怕,老师也苦于教学效果不理想,过去一味强调古汉语语法,后来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离开文本,离开具体的文言词语,大谈文章对学生的情感价值导向和熏陶,似乎只有这样,才是脱离“工具性”,完全违背了文言文自身特点和文言文的学习规律。本文着重讨论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如何贯彻课标中所要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做到“文”“言”并重的问题。
一、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言文,顾名思义,它既是言,也是文。言,简言之,就是指“文言”,指文中具体的文言现象,而文则指文言文中灌注的文学、文化内涵。这就是说,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既要关注“言”,也要关注“文”,既要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也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引导。新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明确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同时,新课标在谈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基本理念提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既要注重工具性,也要注重人文性,真正做到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二、教学性质
1.做到文言并重,必须承认它首先是“言”,这是文言文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文言文有两个很突出的特点,一是文字的简洁,二是意蕴的丰厚,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古代的书写载体不像现在这样简易方便,特别是在纸张发明出来之前,竹简布帛之类的载体,既不方便,也昂贵,这就要求人们在书写时,尽可能的少用词,做到言简意丰,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大多是经过历史筛选的名篇杰作,这些优秀作品之所以具有穿越时空的悠久生命力,是因为作者展示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生广阔与丰富的体验、认识。特别是选入高中的文言范文,作为古文中的精品,在语言和文意上,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2.文言并重,必须超越“言”而到达“文”的境界。
文言文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著名教育家钱梦龙先生在谈到语文的教育功能时,曾经说过:“语文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以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教学的内容,学生在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必然也会受到人类优秀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好的文言文之所以作为经典流传至今,除了文字简洁优美,更在于它以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形象给我们以真善美的启迪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李密……,他们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爱国精神、什么是不屈意志、什么是浪漫情怀、什么是志行高洁、什么是孝行天下,翻开一篇篇古文,他们似乎在向我们走来。
三、策略
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怎样做到“文”“言”并重,实现上述目标呢?
1.先言后文。它指学生在学习一篇文言文时,先扫清字词句理解上的障碍,知道每个字词句在文中的确切含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后现代课程理论甚至认为,理解语言,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是对语言所蕴藏的文化、生活的理解。要理解文章中承载的文化,离不开语言的掌握。例如在教授《滕王阁序》时,因为这一篇文章是骈体文,他讲求对偶,讲求辞采华丽,同时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典故,本身在理解文意上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不先疏通文意,不理解文中大量的典故的本意及在文中的含义,从整体上对文章有一个把握,想要达到理解文章的含义是不可能,更不用说来理解文中所传承的文学、文化含义了。
2.“言”这一关过了,才能进入“文”的阶段,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品味和评析,来吸取其中的文学和文化营养。在挖掘文中的文学、文化内涵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涵咏字词,挖掘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挖掘文言文中所传承的文化,必须首先从语言着手。古人说一字千金,微言大义,实际上就是强调字词的丰厚内蕴。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用诵读的方式来涵咏字词。在教授《归去来兮辞并序》这一课,在教授正文第二自然段来理解陶然明的人物形象时,我从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第三题体会句子表达效果这一题入手,带领学生理解“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这一句,学生很快就抓住了“安”“趣”这两个词,然后我对这两个词做进一步的引申,让学生理解“安”,除了解释为“安乐”外,还可以解释为“安闲”“安适”,“趣”可理解为情趣,这样一个悠然自得、悠闲的人物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我继续让学生反复吟诵这两句,学生很快就又抓住了一个“傲”字,再结合前面的然几个生活片段,一个傲岸不羁,回归田园后悠然自得的陶然明就出现了在我们面前了。通过涵咏这几个词,他不仅让我们认识到陶然明回归田园的欣喜,也让我们理解了他回归田园的原因——一身傲骨,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让我们认识到陶然明高洁的志向,给学生以精神的启迪。
②古为今用,联系现实
现在的学生,既有其优势,也有一些心理问题,反映在现实中,就是最常见的自以为是,缺乏体谅和宽容,那么,我们在教授古文时,如果引导得好,也可以起到传承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目的,例如,在讲授《陈情表》时,在理解文意后,我将李密对祖母的哀哀孝情与课后的《孝经》两章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孝”是我们文化中流传千年的瑰宝,让学生明白“百善孝为先”。针对有些学生辍学打工的现象,通过理解“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让他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尽孝,及理解了课文,又联系了现实,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的,起到了传承文化,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的作用。
③联系背景,内外勾连
联系背景就是指理解文中的文化内涵时,有必要从大的时空环境中来找到文章释放的文化因子,而内外勾连,则主要是指结合课本和作家其他作品来相互印证补充来达到对“文”的理解的目的。例如,在《滕王阁序》中,作为抒情散文,王勃在文中到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我们怎样来理解这种情感呢?作者所抒发的人生感慨,在文中找到,只要理解四五两个自然段,就能找到——不得志,仕途不畅。哪么他既然当时不得志,又为什么在抒发失意伤感之情后又马上变得昂扬向上?是不是假话?我们结合时代背景和王勃其他作品就能知道。一,王勃很年轻,26岁,有理想,相信未来;二是参加游宴集会,要“有益于世”,要符合宴会的场合;三,还有一点,可结合王勃另外一首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间有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离别,应该是充满伤感与无奈的,但是,在王勃的诗歌中,却吟唱出了一种高亢与豁达,意境开阔,这也正是以王勃为代表的初唐时期士人的一种精神风貌,它有别于魏晋六朝的颓废伤感,而显得昂扬奋发,生机勃勃,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