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
——巧妙设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2011-08-15罗春英

中学语文 2011年18期
关键词:焦家兰芝焦母

罗春英

最高效的课堂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设疑是关键。设疑巧妙、得体,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才算“巧”?如何通过巧妙设疑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且难易适度

教师的设疑应当是深究教材的结果。设问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应使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又非得对文本进行认真阅读、对问题经过深刻思考而不能。问题的设置应以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为宜。问题过于浅显直露,不但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抑制学生的思维;问题过于抽象艰深,又往往让学生无从作答,或莫衷一是,从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学《孔雀东南飞》,在分析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时,我设置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共事二三年,兰芝被遣离。兰芝该回娘家了,她在离开焦家时精心地打扮一番,请问兰芝如此细饰严妆仅仅为了以美示夫,让心爱的夫君记住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吗?

因问题有明确的指向性,经过一番思考,同学们很快能揣摩到兰芝的心理:她严妆,首先是要直面焦母,在焦母面前,她不能低头,也不会低头,她似乎在向焦母证明,被休不是她的错;她“严妆”还要回家面对娘家人,倔强美丽的她又怎能以落魄的仪容返归故里呢?这样学生对课文第九节“兰芝严妆”的理解就不会只停留在“表现兰芝美丽”的层面,而能透过这段描写体会到兰芝的从容镇定和坚强性格。

二、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设计的问题要抓住要害,切中肯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让学生由这一问题而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课内及课外的广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富于启发性的设问,科学而机智地创设教学情境,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启发性提问,能使学生在问题纽带的碰撞中闪现思维的火花,在思维的自由驰骋中享受智慧的精彩。

例如,教学《孔雀东南飞》,在分析刘兰芝、焦母等人物形象之后,我设置了这样一道探究题:美丽、善良、勤劳、贤惠的刘兰芝不为焦母所容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结合课文阅读,更要把政治课和历史课上所学的知识迁移过来,展开丰富的联想,并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首先,问题本身就告诉学生刘兰芝被焦母驱遣的原因不是因为她貌不美,人不善,不勤劳和或者不贤惠。这样就等于告诉学生不要在这些问题上兜圈子,促使他们从人物性格出发,从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诸方面去思考问题。旧时代妇女被婆家所“驱遣”(休掉)有七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即“七出”。教师可以把“七出”的内容告诉学生,供其参考。所谓“七出”是指已婚妇女“无子、淫逸、不侍姑舅(公婆)、口舌、盗窃、嫉妒、恶疾”。这样学生就排除了刘兰芝除“无子”以外的其他原因,并能很快的从诗中找到佐证。如诗中多处称刘兰芝为“新妇”,如果有了孩子就不能被称为“新妇”了,再联系封建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刘兰芝再美丽、再勤劳善良,也终难逃脱被驱遣的命运。经过讨论,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这一层。但是,仍有学生由于没有扣住人物性格特点去分析,理解也就难以再深入下去。如果此时启发学生从焦家的家庭成员构成入手,对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感情加以分析,再着重从焦母怎样看待儿子儿媳的感情生活上分析,经过讨论,学生就能从这些方面,特别是从焦母的性格和内心世界里探寻到焦母之所以驱遣刘兰芝的更深层的原因。从焦家的家庭成员构成上看,刘兰芝嫁过时,焦家只有焦母、仲卿和小姑三口人。很明显,焦母作为一个寡妇拉扯一双儿女生活不易。焦母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他盼望儿子尽早地娶妻生子,家庭红火。但可惜的是刘兰芝嫁过来多年,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这是她所不能容忍的。在这个被封建礼教主宰的老年妇女的头脑中,这个儿媳是在应驱遣之列的。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又似乎不一定非要这样做。因为自古男子有三妻四妾的权利,留下刘兰芝,另为焦仲卿娶一妾似乎也无不可。由此看来,促使焦母容不得刘兰芝是另有更重要的原因。儿子儿媳的感情甚笃,如胶似漆,焦母都清楚的看在眼里,作为母亲他感到儿子正一步步地在感情上远离自己,而造成这一切的“元凶”正是刘兰芝;再加上她守寡多年,感情世界里沙漠一片,迁怒刘兰芝,容不得儿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为她的无理和在驱遣理由上的“莫须有”,也就找到了更深层的答案。其实,还可以启发学生从刘兰芝刚强不屈的性格分析入手进行思考,也能得出较为满意的结论。

三、问题要有梯度和整合性

问题的设计要步步相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一步一个台阶,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把教学导入高境。

例如,教学《鸿门宴》,为了引导学生走进《鸿门宴》,充分展开与项羽和司马迁的心灵对话,从而真正把握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伟大形象,深切体会司马迁寄寓项羽的复杂感情和审美评价,在“解决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言句意和把握文本内容”(即“做实”它)的基础上,我着意设计了三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教学问题:

问题一:你心目中的项羽是怎样一个人?这一“教学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要求学生展开与项羽的“对话”,并将项羽放在“鸿门宴”人物关系的焦点上,且设身处地地研读、体验、感悟、揣摩项羽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风貌,这是学生评析项羽的逻辑起点。

问题二:司马迁心目中的项羽是怎样一个人?这一“教学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展开与司马迁的“心灵对话”,引导学生对项羽进行积极方面的评价,是学生全面公正评析项羽、走近司马迁的台阶。若学生对项羽的评价仅局限在其性格缺陷方面,则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既然项羽是这样一个笨蛋,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将他写入‘本纪’”?从而引导学生对项羽进行积极方面的评价。

问题三:李清照在诗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毛泽东曾总结这一历史教训说,“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你认可哪一种评价?从项羽身上,我们又应当学习什么,舍弃什么?这一“教学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和审美的高度,对项羽作出公允的评价。

总的来说,问题一和问题二意在引导学生“入乎其内”,而问题三意在引导学生“出乎其外”,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对项羽作出历史的美学的审视,使学生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性格有缺陷的项羽,而是一个血肉丰满、具有人格魅力的一代风云人物、一个“悲剧英雄”。

事实证明,这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教学问题”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思维活跃,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如果能抓住课堂提问这个关键因素,巧妙设疑,让“提问”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平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就一定会收到令人满意的好效果。

猜你喜欢

焦家兰芝焦母
焦家断裂带成矿特征分析
胶西北焦家断裂带成矿后断裂活动对焦家式金矿破坏作用及找矿方向探讨
三重面具
——《原野》中焦母命运倒错的三重隐喻
隐秘的心事
焦家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Blooming Air春风轻舞,妆彩飞扬
焦家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兰芝LUCKY CHOUETTE时尚定制版
兰芝发布最IN试妆APP《K妆美人镜》
兰芝被遣只因焦母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