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微

2011-08-15李艳慧

中学语文 2011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性初中语文文本

李艳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所谓“有效性教学”,即“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以认为是有效教学。”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我们一线老师不懈的追求。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研读文本,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课要上出效率,教师备课时就必须细读文本,研透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及意图,把握教材主旨内容,认清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研究本文在单元之中的联系、作用。领悟文本,找准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文本,结合学生实际,将重点、难点进行分解,精心设计,实现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我就有这样的体会,教师在备课时,对文本读得扎实、读得全面,上课时就比较从容、思路清晰、教学有效;反之,对文本把握不透不深,上课时就比较容易漂浮、随意,教学效果相对低下。

二、明确目标,落实有效教学的关键

明确学习目标,对教学的全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学习目标的制订需周密考虑,认真审读教材和教参,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面规划,努力使目标体现全面性和实效性。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需做到:首先,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既要照顾到优秀学生,也要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得,以最大限度的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其次,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具体,易操作。要将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上,即每一个知识点是如何体现技能的,如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它怎么引导学生生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都要详细的在教学目标中制定出来。最后,教学目标的确定还要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要将初中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落实到具体实施的单元、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它们要能构成一个有序的、前后相关的整体。

三、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浓厚的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语文教材选入不少古文、诗词、散文、小说等优美作品,我们在课堂讲授这部分知识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切忌抽象空洞地进行语言说教,要积极创设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让学生直接感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内涵,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运用挂图、幻灯等教学工具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组织学生观察、想象,置身于课文情境,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笔者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巧用幻灯展现作者的生活场景,同时播放了罗大佑演唱的歌曲《童年》,亲切的画面,轻缓的乐曲,把学生带回天真烂漫的童年,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特定的学习氛围,迅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点突破,适当点拨

长期以来,由于受新课改中一些错误思想的引导,把教学角色由教师至上转变为学生至上,课堂由“一言堂”转变为“大放羊”,教师对学生可谓是听之任之,时时掌声,处处鼓励,学生决定一切,教师甘居人后,一堂语文课在稀里哗啦的“游戏法”中结束,其结果可想而知。语文教师是整个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个人知识、文化素养、人生阅历、个性体验等综合素质远远要高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要比学生全面精深,教师在学生学习迷茫时的适当点拨能让学生醍醐灌顶,柳暗花明,适当的精讲能达到认识教育、感染教化学生的作用,言传身教的课堂教学不能少。例如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鞭辟入里的议论、披文入情的分析、自然流畅的板书等都是主导作用的最好发挥。课堂上教师激情四射,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洒脱大方,指导有方,一定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感,学有所乐。

3.构建平台,交流探索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一味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机械地记、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其结果是越学越没味。初中学生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对文学作品的观察、理解、体会也不尽相同,互相交流正是让其在去交流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而丰富了学生的人生阅历。因此,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增强自身的体验是把握教与学最佳结合点的关键。如:有趣的成语接龙比赛、对联比赛、写文言短文比赛等等,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更好,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又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笔者让学生以自由组合的形式自编自演一个独幕话剧,要求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表演出皇帝的“虚伪、愚蠢与昏庸”。然后让坐在下面的学生为表演者打分、评述,评论优点和缺点,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初中语文教学还可以采用师生换位的方法,让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平时的学法,扮演老师进行上课,学生可以自选课题,确定内容并集体备课,相互研讨等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兴奋状态,学习效果也会达到最佳。

4.巧用多媒体生动教学

随着教学设备的改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课文中所涉及的各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生动形象地进入课堂,比单纯的讲授和板书要有趣得多。例如,笔者在讲解《背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文本所蕴含的亲情,在课前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父亲》这首歌,让学生在画面观赏过程中,去感悟为人儿女孝敬父母的情感。再如在《醉翁亭记》时,如果语文教师将醉翁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的秀丽多姿,用课件直接表现出来,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再加上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那种“与民同乐”的情操,这种立体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感、新奇感,并使之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生命力的表现,是课堂效果的很好体现。个人认为,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文本,从学情出发,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上增强学生的交流与体验,不断实践反思,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