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外引内联”——谈如何做到紧扣文本与适度拓展相结合

2011-08-15林松华

中学语文 2011年11期
关键词:深山后置祥林嫂

林松华

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要使学生发挥主体精神,完善主体人格,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掌握新的学生方式,我们要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活泼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我们指导学生学习文本,不是纯理论的,它是现实生活中积累总结得来的,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因此,我们不能把文本与现实的联系割舍开来了,同时课堂上我们教学也应有一定的载体,也不能把文本丢到一边,大谈特谈现实生活中大而空的道理,让学生感到云里雾里,不切实际。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怎样才能做到既紧扣文本,又适度拓展,既实实在在,挥洒自如,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我认为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外引内联”。

所谓“外引”就是在讲课过程中,适当引述文本之外的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知识或事例,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把理论中的文本知识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在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探索,去实践,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外引”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讲解鲁迅先生小说《祝福》,分析祥林嫂的形象时,我引用鲁迅先生好友许寿裳的话“人生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还有女作家丁玲的话“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的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这些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论述,帮助了学生理解祥林嫂这个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从而对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外引”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一新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初次接触到“通感”修辞手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一修辞手法,我没有简单地诠释概念,讲一下书上的例句就完事,而是列举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说法给学生听,如“睡得正香”“这歌声很甜”等等,使学生化陌生为熟悉,感到通感并不神秘,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人都会用。在高三讲解话题作文,审题列举了多年前的一个高考作文题《我更喜欢××漫画》,我没有立即从题目着手分析,而是从宋代画院的一则故事讲起,宋代画院一次考试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一考生画的画面是:深山、古寺;二考生画的内容是:深山,远方隐隐约约显出寺庙的一角;三考生画的内容是:深山,山路上有两个小僧人在抬水。问学生三幅画孰优孰劣,学生回答,第三幅画画得最好,只有它最紧扣题目,体现了题眼“藏”字。由此我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高考作文题,也就是抓住题眼“更”字,“更”字就要求比较,在比较中得出为什么更喜欢哪一幅漫画。这样通过“外引”来分析,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比较,思考甄别,得出结论,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恰当的“外引”使语文教学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你课堂教学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所谓“内联”就是在讲授文本的过程中把过去学过的有关知识适当地联系起来,梳理一下,综合一下,使“这一方面”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从中找出规律,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叫学生回忆一下学过哪些离别诗,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是骆宾王笔下的壮士之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王勃与友人的豪迈之别;“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友人董大的勉励之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这是柳永眼中的伤感之别,这些都是写和人的离别,而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诗的不是告别人,而是告别“西天的云彩”,这一内引比较就让学生立即明白了徐志摩的这首诗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的俗套,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这样“新月派”诗歌的特点就不言自明了。讲到《祝福》时,我让学生回忆一下学过鲁迅先生哪些小说,学生说有 《一件小事》、《故乡》、《社戏》、《孔乙己》等,我又问这些小说分别选自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学生作了回答。我肯定学生回答正确,然后告诉学生课本中选了多篇鲁迅小说,只有《祝福》一篇选自《彷徨》,给同学们梳理一下,印象就更深刻了。

又如讲到《廉颇蔺相如外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时我板书了《石钟山记》中“石之铿然有声者”,《马说》中的“马之千里者”等从前学过的句型相同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里的“可使报秦”“铿然有声”“千里”都是定语,分别放到了中心词“人”“石”“马”之后,翻译时要把他们调到前面,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定语后置的特点,我又把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汉语的定语后置比较。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语:“This is a book that is very useful to us”(这是一本对我们非常有用的书)汉语中的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这里的马=book,之=that,千里=is very useful to us。这样一比较同学们既理解了汉语的定语后置,又理解了英语的定语从句,更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拓宽了知识的视野。理解了语言学科的特点,使教学资源得到了整合。学生由衷地感受到这是有趣的语文,更是有用的语文。

我认为“外引内联”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两者都不可偏废,只有把外引与内联统一起来才能既扣住文本,又能很好地拓展,这既能深入到文中本质的东西,又能把知识拓展开来。需要强调的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外引内联”绝不是无限制地旁征博引,繁琐考证,如果那样只能适得其反。我们讲的“外引内联”关键要适时适量适当,因人因文而异,做到即紧扣文本又能适度拓展,这样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是有利的,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成功的。

猜你喜欢

深山后置祥林嫂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深山之“花”为什么这样红
藏在深山里的歌
非正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后置处理算法开发
织金洞:从藏匿深山到扬名世界
五轴机床分类运动学建模及后置处理验证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深山藏古寺
后置式自动发卡机系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