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1-08-15湖北陈志刚熊嘉逸
湖北 陈志刚 熊嘉逸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
湖北 陈志刚 熊嘉逸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其应用已渗透到各类专业之中,并且得到广泛应用。此门课程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不相适应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计算机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结合现状谈一些思考。
1 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基础不一
大部分学生入学前就已接触过计算机知识的应用,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常规应用已掌握得很好;少数学生根本没接触过键盘。两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教学,必然使得已有基础的学生感到老师所讲内容重复、乏味、没深度。未接触计算机的学生觉得刚好合适或者跟不上、听不懂,这样一来,使得老师的教学实施相当困难,基础好的学生得不到拔优的培养。
1.2 教学实施欠缺或陈旧
目前为止,很多学校教学实施匮乏,实施设备落后,还是在教室里组织计算机教学或几个班排队等着投影教室直观教学。在电教室完成了理论教学,课后机房又供应不上,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和练习,更谈不上熟练生巧,灵活运用,长此下去,使得学生学习压力加重,难得系统全面巩固,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1.3 教学模式陈旧
尽管现代教学手段已经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方式转向了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内容的表达趋于直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教与学基本关系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老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老师拿着光笔指指点点从头讲到尾,没有学生互动的机会,使得学生缺乏自学的能力,缺乏学会如何学习和多渠道的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信息的能力,影响了教学效果。
2 教学革新的想法
2.1 根据学生学习起点的不同,进行分组教学
对新入校学生计算机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或者进行摸底考试,根据测试结果重新分配这门课程的学习班,对于知识掌握好的学生,一方面可以缩短上课学时,另一方面提供上机或上网学习的环境,使掌握好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对于起点低的学生应该加大课时数,加强辅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因材施教。
2.2 明确目标,结合实际,注重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其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从而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正好与之相符合。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处理现实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所以我们教授的重点应在于教会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明确了我们的目标,应要求我们转变教学方法。精讲多练,讲主要内容,明确上机任务的要求,留大量时间让学生上机实践。在练习中辅导,练习中提高,鼓励学生探索、自学。由于上机实践内容比重加大,这就要求备课过程中,不但要熟练知识技能,更要求能概况知识点,明确有哪些必会的知识点,再结合实践,多出操作练习题,多走出去看看社会上正在用计算机做什么,有什么样的需求,然后再来教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计算机,必须大胆实践,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在摸索中进步,才能真正体现开设此门功课的意义所在。
2.3 关注基础水平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发展
由于起点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分化很快,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计算机水平,关注学生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也可针对性实施分层教学,对起点低的学生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对少数计算机拔尖的学生专门辅导,让其灵活运通,真正掌握计算机的实际用途,并让其带动基础不好的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2.4 改革现有考试机制,注重学生的全程学习
当前大部分学校考核方法是第一学期全校统一命题、统一笔试,此种考试方法很难体现一个学生的能力,因为本课程实践性很强,考不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好坏。第二学期课时递减,该门课程改为考查,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随意性大。改革现有的考试机制,在网络平台支持下,结合学生日常学习成绩记录,进行资格认定,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最后综合水平测试也占50%。这种考核机制的特点是突出能力考核、注重学习过程。
3 计算机教学对软硬件和师生双方的要求
3.1 教学设施要配套
至今为止,一些学校计算机配备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更没有组建校园局域网。课堂上讲了,课后得不到及时的巩固,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在网上自学巩固、扩充所学的知识。学校应确保计算机教学设施的配备,除了保证公共课程的教授之用,同时也确保了机电、电子数控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仿真教学,从而减轻学校购置数控机床等设施的经费,也避免初学者误操作导致机床等设施的损坏或引发安全事故。
3.2 对教师要求更高
3.2.1 中职教师要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的各项师资培训,走出去,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去用人单位了解实际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从事好该门课程的教学。
3.2.2 教学改革虽然注重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但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轻松无事,而是对教师有更多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任务较以往更加繁重了,压力较以往更大了。因此,首先教师自身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第二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另外,还要注重教书育人,培养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学习能力。
3.3 对学生的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掌握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要学会学习。第二要充分了解计算机课程的特点,了解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不要把这门课单单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要学会与其他学科,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结合。这样才会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
4 小结
教学要与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特别是计算机的教学,更要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已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不断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陈志刚,湖北省黄冈工程学校;熊嘉逸,黄冈交通学校)
(编辑 刘丽娜)